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2014-12-06 21:02:12徐利平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徐利平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浙江 湖州 313009)

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讲,可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跟其他教学过程一样,体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而这样的交流得以顺利又不能少了外部环境,如场地、器材等的中介过程。也就是说,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学过程的是这两大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也是这两大因素,而其他相关因素只有作用于这两大因素,才能间接影响教学过程。因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关键要在这两个因素上下功夫。

1 人的因素

1.1 教师是关键

1.1.1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之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包括自身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技巧等教学能力。体育作为一项特殊的课程,不仅要求老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即教学能力要清楚、明了、准确地向学生讲解动作过程和动作要领,更重要的是处于小学生阶段的孩子属于对运动技术的初次接触,没有先前的运动经验可供参考。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更侧重对形象的感知。因此,教师还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多做正面示范,这样更利于学生形成鲜明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

1.1.2 教师的敬业精神 (1)教师的思想觉悟高低,是教师是否爱岗、敬业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必须心系党的教育事业,心系整个民族的命运。只有这样,他才会真正认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才会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才会在一种崇高的责任心的驱使下,爱岗、敬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干好这份工作。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因此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2)教师对自己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教师肩负培育祖国未来栋梁的神圣职责,但并不代表教师就不食人间烟火,教师也是活动的人,他们需要生活,他们也要养儿育女,照顾家庭。社会需要的满足应是个体需要的适当满足之后的指导。食不果腹的老师本身没有激情教学,而收入差距明显,地位低下时,又有几个乐岗敬业?因此,全社会都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较优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1.1.3 教师自身的素质 对利益的合理追求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当然有要求物质利益的权利,可得到丰厚物质回报的前提是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由于思想认识的不足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少老师除了上完自己的课,还在外面有自己的业务甚至公司,工作赚钱两不误,这必然影响教学质量,也有的老师对体育教学热情不高,工作敷衍,上进心不高,教学水平偏低,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因此,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约束形成规范,竞争产生动力,竞争上岗,能上者,庸下者,形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良性循环,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保证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1.4 专职教师的缺失 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课时总量明显增加。各校的体育教师有部分是兼职教师,有的未经历过体育教学,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就谈不上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1.2 学生是中心

1.2.1 学生的态度 我们常说这么一句话:“好不好是水平问题,做不做是态度问题。”这本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学生眼里,这就是一种对付老师的最好理由,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上述学生并未明确学习的目的,将学习视为一种任务,认为学习是为老师而做,为家长而做,因此,能少学就少学,能不做就不做,渐渐养成了极差的学习态度,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加强配合,共同教育,使其端正学习态度。

1.2.2 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 现代的青少年中有不少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害怕上体育课,有的是想上就是怕做不好。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很懒,不是说生病就是说家长不让上体育课,他们把体育课不当回事,认为体育就是玩的,可他们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也可以学到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素质的好坏,有天生也有后天的培养,不过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对待体育,怎么样去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2 物的因素

2.1 主观性

尽力确保每个项目都有器材。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或支持体育教育,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也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勤工俭学、困难自救、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优势,努力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展好体育教学,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2.2 客观性

主要指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体育场地器材上的不足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对体育资金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体育场地和器材方面的不足,如有许多农村小学没有篮球,或没有像样的场地等。这样一来,许多正常的体育项目都不能开展,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的方面,因此只有每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积累,加强学习,才能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营建一个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

3 结 论

3.1 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重心应放在教师这一环节上。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另外,也要注意关心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3.2 物质因素多与社会经济状况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相联系。从这方面讲,其客观性较强,但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摆正体育教育的位置,使各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完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3.3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缺一不可,但两者之中以人的因素为主,因为人具有能动性,人的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可以改善落后的物质条件,改善体育教学的外部环境,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有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有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学的质量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体育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