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在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中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体教结合”模式在高等教育阶段的主要形式,但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中“走过场”的问题突出,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依然深刻。可以说,体育与教育表面上结合了,实际上“两张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存在着运动员的学籍在学校,补课拿文凭的现象较多[1]。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目前多数高校忽视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在教学环节上存在着教学质量较低、措施不得力、管理涣散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2]。面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是一类特殊人才,其训练是特殊训练,其教育也应是特殊教育。而高校如何有效实施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必须要清楚了解其特殊性。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殊性。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教练员眼中的要为学校、地方、国家争光的“运动员”;另一方面,他们是各个院系教师眼中的还需要接受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身负“运动员”和“学生”双重身份的高水平运动员,既要参加竞技训练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又要进行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质。这一特殊身份从根本上使得他们与普通大学生在学习时间与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的双重身份并不会保证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就能顺利就业,融入社会,他们仍然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需要面对就业压力。大量研究表明,在校运动员的很多精力和时间必须投入到运动训练当中,这就造成其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相对较薄弱。而在企业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把文化素质作为硬指标[3]。由此可见,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关系到其今后的发展。因此,加强和提高运动员的文化课程学习,努力提高其文化素质,是高水平运动员在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
目前,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大致包括地方体工队、各类体校及中学的体育优秀者,他们大都从中小学开始练体育,有的甚至从几岁就进入体工队或体校训练,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为国家、地方、学校争得过荣誉。正因如此,高水平运动员在运动专项技能突出的同时,文化素质水平较差、程度参差不齐。高水平运动员群体的这一特殊学情,使其在接受与普通大学生同专业文化课程学习中表现出“听不懂、跟不上”等情况。另外,高水平运动员作为高校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好胜心强、感觉敏锐、可塑性大而鉴别力弱的特点,还带有许多自身的独特特征,如活泼好动、个性豪爽,但易冲动、行为欠规范等。这一特殊学情要求高校教师在充分分析高水平运动员学情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虽然教师是促使学习者变化的直接操作者,但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能动因素的介入,还有学校这个专门教育机构的一群人和那种特定的教育环境。高水平运动员从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普通学生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对该群体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偏好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运动员影响最大的教练员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递着“只要自己训练成绩好,能够在各大比赛中出成绩、拿金牌,就有好的未来”,这样的“捷径”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讲诱惑很大,不仅可以弥补文化成绩差带来的差距,而且不必在象牙塔里“苦苦煎熬”,依然可以“前途光明”。于是,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造成了这一群体对文化学习目标的曲解,甚至认为“训练是必须的,文化学习是可以选择的”。
当前,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上大多采取放松政策,例如,减少文化课学时数,降低文化课程考核难度,以比赛名次换取学分等等。这类放松学习要求的政策,不仅没有让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到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知识,反而造成了高水平运动员自由散漫,“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因此,要让高水平运动员从思想上重视文化学习,高校应建立全面、严格、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
第一,共同负责。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在管理上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专门成立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由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后勤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进一步明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的是“大学生运动员”,而非“运动员大学生”,制定出高水平运动员相关文化学习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第二,单独编班。由于高水平运动员学情的特殊性可考虑单独编班,但在管理上同样严格要求。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可选派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生活、思想认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积极排解。
第三,严格管理。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造成高水平运动员群体不重视文化课程学习、上课学习不在状态、学习自律性不强等问题,这需要通过严格而有效的教育管理,来促进该群体良好学风的形成。单独编班是为了任课教师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提出,而非降低标准和要求的借口。高水平运动员虽然可?单独编班,但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堂规范等方面应与普通大学生班级要求一致。同时,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形成良好学风奠定基础。
教师团队作为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提高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核心力量。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该群体特殊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研究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教学方法。
第一,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师团队应结合专业特点、职业发展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一方面可提高教师对该群体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技巧、解决问题的平台。教师团队应围绕“高水平运动员”这一高校特殊群体展开调研,了解该群体学生的教育需求和职业规划,探讨适合于该群体的教学方式。
第二,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是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易受压抑。大多高水平运动员生性活泼好动,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时间使用单一讲授法,会使他们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因此,在对高水平运动员授课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第三,适当安排选学内容。高水平运动员群体文化素质水平较差、程度参差不齐,这一学情不光要求教师应从专业基础知识讲起,还要求兼顾基础较好的运动员。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分类安排选学内容,选学内容可针对两类学生设计,一类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另一类是对某一部分知识特别感兴趣的学生。
高水平运动员应明确自身学习目标,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还有智力成分的参与”[4]。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目的大多是清晰和明确的,主要是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为今后的高层次的学习或者就业做准备。但值得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的是今后的考研、出国、就业道路并不仅仅是依靠那一纸文凭,更需要依靠的是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新时期,社会更需要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所以,高水平运动员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应明确学习的目标不是“拿学分换文凭”,而是真正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在提高文化素质的过程中,应做好未来职业规划,并清楚从事该职业所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1]陈宁,卢文云,王永安,等.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6):8-16.
[2]李梅月,王汝尧,孙玉芹,等.山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问题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2):78-80.
[3]朱迅华,何志林,须晓东.新形势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9):83-87.
[4]虞重干,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26(6):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