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朝,赵壮壮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38)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由于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对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无法完成运动技能的掌握。当前,学术界已经认识到兴趣培养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在强调技能教学的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依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运动兴趣不是对某项体育运动的表面关注或简单参与,任何一种兴趣的产生都基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某种活动所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满足,运动兴趣也是如此。”它具有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等特点[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当中,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种水平的竞赛活动有利于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增加学生体育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易于使学生产生运动需求的满足感。需要是兴趣产生的基础,需要的满足可以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因为有更多时间学习和体会体育课程内容,有专门的课外辅导以及可能在竞赛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习得需求、技能习得需求、健身方法和理论掌握需求,以及取得特定成绩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学生就能产生愉悦感,激发和巩固运动兴趣。
其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其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深入,学习兴趣才会越强烈。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深度相较于其广度而言,更容易影响运动兴趣的形成与发展[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由于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平台,从而使得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体育运动内在的魅力,领悟到运动技术所蕴含的奥妙,也就更容易保持运动兴趣、更多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再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能带给学生更多成功体验。人对于其所参加的活动本能地产生达到活动目的的愿望,当其目的得以完成时,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社团中的学长及同伴提供的指导和帮助等更容易使得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获得成功体验,进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反过来又会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去,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更易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产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学习兴趣。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由于增加了教师和学生共处的时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因此学生更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严格来说,社会生态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理论,虽然这一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但近些年才在国内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在社会生态学理论框架下探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学原本是生物科学中的词汇,指的是生物体同它们所处的环境的关系,而社会生态学则将研究对象指向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作用,探讨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和原理[4]。此理论模型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认为个体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是由互相联系的四个系统组成,即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其中微系统是对个体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如家庭、同伴团体、学校等;中间系统主要是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外层系统是中间系统之外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等;最外层的系统为宏系统,往往指个体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潜移默化的作用。Urie Bronfenbrenner认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动地与周围的各层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从中获得了发展[5]。学生作为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其心理发展、行为变化等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样,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受到社会、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同样的社会生态环境中,个人的体育参与行为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对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干预应该着眼于改变其周围的社会生态环境。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改善学生体育参与的社会生态环境,主要为微系统和中间系统。
首先,从个体内相关因素而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显著改善了个体微环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双重保证,对于学生体育知行的各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学生反馈而进行的课外指导也更容易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积极有效的教学(尤其是课外辅导)可以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增加学生自我效能,从而反过来促进他们的体育参与。
因此,人的德性均可用“气”来加以说明,如刘宗周说:“意者,心之中气;志者,心之根气。”[1](8册,P940)延续刘宗周之说,黄宗羲提出了良知即平旦之气的观点:
其次,就个体间因素而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显著改善了个体与其他个体及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体育知行不仅有来自自身的内驱力,而且还有来自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影响,比如同伴团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和价值认知、师生关系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割裂了学生体育学习与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或者退一步说,至少没有足够重视它们的重要性。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改善这些环境因素的质量,以提高它们对于学生体育参与的支持程度。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师生间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所在集体的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认知水平,从而为学生个体获得同伴的支持、鼓励提供了更多可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不仅使得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参与环境,从而为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供了校园文化方面的支持。
从社会生态学角度而言,学生行为的改善有赖于社会生态环境的改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从改善学生个体内环境和个体间微环境角度寻找突破口,提高学生个体与环境间的作用频率和信息交换效率,为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按照自组织理论中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一个系统从无序达到有序的状态必须满足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关及涨落机制等四个条件。一个系统要想向有序方向演化,首先必须满足开放性的要求。开放性是就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而言的,系统与环境通过系统的边界相分离,而又必须互相作用、互相联系;这种作用和联系是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的。系统开放的越充分、有效,自身的运行发展也越有效。就教学而言,每个学生个体自成一个系统,而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提供学生维持自身知识、技能系统有序发展耗散所需的能量与信息。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以及校园文化氛围构成了这个环境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面对教师时充分开放,积极利用教师的知识、技能信息丰富自身就是系统不断耗散外部能量的过程,是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不断走向有序的前提。这就要求,首先学生和教师之间必须以诚相待,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学生和教师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和讨论[6]。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正是符合了这两个要求。
第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由于重视了课外指导,使得教师更容易接收到来自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从而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过于注重信息的单向输入而忽略学生信息的反向传输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加以指导,然后进一步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此反复,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不断提高。
第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开放自身。鼓励学生多与教师交流,同时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得开放的学生自系统能够接收来自教师、同伴团体、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环境系统的信息输入,这是学生的体育学习走向自组织的有力保证。
第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学生与环境系统互塑共生的机会。学生的体育行为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的影响,对同伴团体锻炼热情和有效组织的影响,对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影响等。而体育教师、体育社团、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环境的改善,又反过来影响着更多学生的体育行为。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遵循了系统学关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一般理论,特别是在系统开放性方面所做的努力,重视教、学系统之间信息、能量的传递和反馈,充分开放教、学系统的边界,致力于通过开放性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传教提供良好的演化条件。
体育作为人们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在千百年的发展与演化历程中将其自身所蕴含的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价值首先内在于其规定性之中,然而其价值之所以成其为价值,必须是发生在以人作为主体、以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客体的实践活动中。体育活动的价值实质就是,在人与体育活动的双向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体育活动对人的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与主体尺度的符合或一致程度。当前所存在的诸多远离体育活动的现象,归根到底是学生在价值层面对体育活动的负向判断起作用,或体育参与的程度不足以使学生继续产生价值需求。需要说明的是:首先,体育价值必须体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体育实践是体育活动一切价值的源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实践的本质是人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在人们的体育参与实践中,人们的活动对象显然是各类体育活动(器械、组织形式、规则等),其目的则是人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在学生多层次和多程度的体育参与实践过程中,凝结在体育活动中的功用逐渐被学生所发现,经过他们理性思维的认知和评价,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反价值才被人们认识和区分,从而为今后的体育参与行为提供正向或负向的动力。体育活动的价值以参与实践为基础,离开了实践,就不会有价值。其次,体育活动的价值体系是其与人之间的双向作用的过程体系。在体育活动实践中,它们的价值被人们认识是这个价值判断过程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要将价值活动的结果反向地作用体育活动本身,这在系统科学中被普遍地称作反馈。一旦体育活动的种种价值被人们体验到,在人们先前的与所体认的价值之间的对比就会自然的发生,这种对比的结果就是满足、部分满足和完全满足。在这个对比完成之后,人们就会将这些结果反馈给体育活动,要么是因体育活动不满足或者体育活动反价值高于正价值而被舍弃;要么是因体育活动完全符合自己的需要而被接纳;要么是保留体育活动的合理部分,对不满足自己需求和目的的部分进行改变,更改项目规则、项目器械等以使之完全符合自己现阶段的诉求。正是这种双向的实践过程和双向的作用,才使得体育活动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越来越高的层面上符合了人们的需要。最后,体育活动的价值是其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或其与人们的一致性程度。毋庸置疑,需要是人的现实活动的驱动力,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随着人们实践深度和范围的发展,人们的需要也不断增加。体育活动同人们不断发展变化需要的符合程度决定了其价值的大小。从体育活动的价值与人们需要的一致性维度上讲,价值本身也是具有层次性的,其外延也是不断变化的。探寻体育活动的价值如果脱离了对人们需要的考察,则失去了活力和说服力。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增加了学生体育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与体育课程内容之间的互相作用随着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是不断流变和扩展的。只有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后面的价值判断过程才会发生。更重要的是,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尺度的重要性,从而完成主体性意识的觉醒,这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
综上所述,本文从心理学、社会生态学、系统学和价值论视角考察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试图为这种教学模式寻找恰当的理论基础。根据逻辑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有足够的理论可以支撑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作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1]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04(1):40-43.
[2]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
[3] 李雪苹.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兴趣调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22-23.
[4] 丁鸿富.社会生态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32.
[5] 杨雄,刘程.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1):93.
[6] 邵桂华.体育教学中耗散结构与学生系统自组织的生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