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东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新课程实施多年以来,广大体育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生对学习的评价方式等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可以说,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我们还应看到,课改实施过程中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学生体能的下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体育教学的效益还不高,甚至低效。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技能、防止伤害事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区别:(1)追求目标不同;(2)教学内容不同;(3)教学组织形式不同;(4)教学方法不同;(5)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同;(6)评价方法的不同;(7)教师的角色不同;(8)关注的对象不同;(9)课堂气氛不同;(10)创新程度不同。
掌握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和保持健康,而且有利于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 给学生创造宽松、快乐的学习的环境
教师应多采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使枯燥乏味的体育基础知识转变成学生易于接受和便于接受的生动形象的知识。让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
2.1.2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体育基础教材内容
在选取体育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那些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健康,有助于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健康生活的内容。
2.1.3 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灵活多变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留有讨论的时间,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获得终身受用的体育基础知识。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把快乐带入课堂,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在进行技能教学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 技能教学的设计思路
关注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的,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是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从讲授为主转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及从教材为主转变到以学生发展为主上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技能教学要优化设计流程,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对于体育老师来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锻炼和活动,是教学时的主要活动方式。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学生为中心注,注重教学对象的把握。
就是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时,要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知识基础、动机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设计出的学习进度、活动计划与方式才能符合学生的需求。
(2)目标的制定。
要用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用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力求合理、准确,体现能力、技能,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变化、态度、价值观以及思想教育进行关注等,这些都是教学目标制定的方向。既要让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感到适合,更要让体育成绩欠佳的学生感到适合。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然后给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一个恰当的“度”,这样才能二者兼顾。
(3)教学组织要严谨,教学方式要多样。
严谨的教学组织不是把学生统得“太死”,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以求得教学实效并节约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以“学”为中心展开的,注重学生发展,培养个性化学生;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素养。目前,教师的教学行为已落后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使学生能够相互合作,积极主动、有探索性的学习,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师要及时合理指导、示范,使学生思维兴奋点得到激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采用激励的教学评价。
多年来技能学习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为了达标测试,而紧紧跟随在教师的背后。对学生来说,体育学习已不再是一种乐趣、一种来自内心的需要和渴望,而完全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外在的压力。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改革教学评价方式,采用激励的教学评价,一改过去终身评价、单一评价的做法。对学生技能学习的掌握程度,教师可采用如“非常好”“很好”“不错”等即时评语加以评判。对学生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成绩应该使用准确量化的方式予以即时反馈。这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判方式,不仅是对客观的反映,也是对学生技巧掌握的一种肯定,这样对学生也是巨大的心理安慰。通过学生自评,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师生的共同评价、教师评价等,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对技能的学习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技能的掌握也更加容易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权威的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师生平等、生生互动的方向转变。并且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激发者、辅导者,人生的引路人。
进行实际教学设计时最大的困难就是什么样的选择教学方法才是合理的。整合观点,才能使体育教学有效地开展。选择教学方法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课程的标准作为指导,以教学和学习作为基础,来进行有效选择。在实际教学时,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时遇到疑问时,就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果经过探究还不足于解决疑问,就可以分成小组或者集体参与谈论解决。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三种方式的学习并不是同时展开的,是有先后顺序的,这也可以作为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的指导原则。在设计课程时,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因为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安排,所以这三种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实践的同时,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课堂情景的预设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它只能有大概的描述,使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明确,并留下足够的余地给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课堂更进一步的展开也正是基于这些不可预测的事情。生活、体验、经历、探索以及感触就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课堂,才是最具生命力的。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体运动规律,课堂教学设计要丰富多彩,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的特点,适当、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如此一来,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伤害事故的防止,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都有重要的作用。
[1]教育部.体育新课标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4..
[3]苏正南.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M].体育与科学,2003(6):67-69.
[4]王章明.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一与苏正南先生商榷[J].体育学刊,2005(4):92-94.
[5]马卫东.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能力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1(25):I0165-I0166.
[6]马卫东.体育差生的成因、课堂心理表现及教学策略[J].体育时空,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