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新世纪,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让青少年拥有更强健的体质,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复兴。十八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份子,高校体育是实现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战场,高校体育发展方式必然面临着新的选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高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优化对策。
发展方式是认识了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们推动其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用什么方式推动发展,不仅取决于人们的发展观,而且取决于人们对事物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发展阶段的具体判断。高校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社会整体运行的结果,更是解决高校体育内部发展存在问题、推动高校体育平衡发展的关键。为适应外部社会要求,高校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对自身状况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是对当前高校体育发展面临问题的解决。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体质状况认识是根本,是决定高校体育发展方式是否转变的必须,而高校体育实施的方式是造成学生体质好坏的主要因素。
转变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式就是要对阻碍高校体育发展的体制、思想以及方法进行改良,以全新的思维推动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结合体育发展方式的着眼点,我们认为高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建立在学生体质状况基础之上的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指导思想以及运行机制中不利于其发展的部分进行修正以求推动高校体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现有的高校体育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构成了高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所谓动力结构是指推动事业、工作等前进和发展事物的要素组合的排列产生的力量。高校体育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与高校体育需求,投入需求、健康需求、制度需求共同构成了推动高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因此,高校体育发展的动力结构是由价值观、要素投入、健康水平、制度条件四大部分组成。价值观是对于高校体育的认识观念,是发展的意识形态,要素投入是对高校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等主要资源要素的投入,没有这些投入就谈不上高校体育的发展。健康水平是根据高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体育的本质提出的,学生健康水平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落脚点。制度条件是保障高校体育良性运行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情况。价值观、要素投入、健康水平和制度条件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源泉,四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式与速度,其中价值观是发展的方向指引,健康水平决定着各要素的使用效率和方式,而制度条件则通过影响要素的使用激励结构作用于要素的使用效率和方式。价值观是方向,要素投入是根本,制度和健康水平只是通过改变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提高要素的产出效益和满意度。
价值观念,要素投入、健康水平、制度条件是高校体育运行的主要动力基础,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着眼点。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指导思想模糊、要素投入严重不足;学生体质下降,健康水平担忧;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力、执行力不够等制约高校体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的确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迄今为止,所形成的体育思想不论是“健康第一”还是“终身体育”,都比较笼统,这些观念的提出缺乏中国高校体育特色,同时也缺乏指导性。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主导者,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事实上体育教师数量严重缺失,整体学历偏低,这些因素均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发展要求,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更加突出。体育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在高校都普遍存在,体育经费问题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经费投入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意见》针对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这一事实现象颁布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预措施。然而,中央下发的正确决策文件的贯彻,其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柔韧素质、爆发力、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对于高校体育的认识不仅仅是建立在对高校体育教育认识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对学生发展的把握上。体育是教育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在开展过程中,要把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当做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思考,综合考虑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体育的本质是永无止境的强化体能,体育乃以身体活动为方式,是针对人的整个机体的教育。而不仅仅限于身体方面的教育(整体教育观)。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质较差,很多家长、学校老师或者社会人士都将问题归咎于学校的体育老师,这显然是一种偏见,高校体育的发展,终点应该是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根植过程,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体育老师单方面的责任,学校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宣传这一根本思想。学生的体质下滑,体育老师责任无可厚非,但是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显然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努力。
充足的财力资源是保证高校体育良性运行的基本要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将高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教育经费预算,保证高校体育经费的资金到位并规定高校体育经费在学校教育行政经费中所占的最低比例,并对贫困地区进行针对性地帮扶以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经费的落实,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资金筹措等方式统筹社会资金。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的物质要素之一就是完善的场地设施。现有高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人数而配备合理的场地设施和器材。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应当做一件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事情来做,是目前高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基本点。增强学生体质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搞几个启动仪式、出台几项文件就可以做到的。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创设科学、合理、实效、有趣的教学内容,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价值观念笼统、要素投入不足、学生体质下降,制度体系不完善是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的主要特征,阻碍了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进行,高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新体育教育价值观念、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完善法规体系、提升法规执行力、切实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体育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推动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刘福垣.试论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N].中国经济时报,2010-04-23.
[2]董翠香,季浏: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89-92.
[3]张洪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82.
[4]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