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前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学体育组 广东佛山 528247)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本身就具备了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适当的加入一些“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提高实效性的有力手段之一。能够有效的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教学目的。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骨骼硬度小、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肺活量小、易疲劳等便是中学生身体素质特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对于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而言,其运动的时间不能过长,运动的负荷更不能过大。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其教学的内容不但不能对学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学生带来身体健康的影响。而在体育教学中,将“教”与“玩”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张弛程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这样的方法非常适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具备了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的特点。而“教”与“玩”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为动力,根据学生的情趣特点为基础,采用灵活多变的体育游戏来对体育的课程进行讲解、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度,更能有效的在体育游戏中体现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所有课程的教学目的都一样,那就是“育人”。体育课程也不例外,体育教师需要在自身的正确指导下,在学生的自我锻炼中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等。这样的效果,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对于中学生而言,尤其是刚从小学步入中学的中学一年级学生。其理解能力、实践能力都很差,在体育课程中,对于教师的讲解,往往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单单一个“教”字是无法达到根本的教学目的的,还必须和“玩”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效果。通过一些体育游戏的融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性,更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较好的理解,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各项能力。
在中学体育教“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玩”是作为“教”的辅导手段而存在的。要真正将“玩”在教学中发挥其助学、促练的作用。不能盲目的玩、不能毫无目的的玩、更不能毫无节制的玩。在“玩”的过程当中,必须对教学的意图进行具体的体现,从而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及要求。
作为教师,应该从诱导、引导的角度来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这样的渐进过程能够有效的将“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更加紧密、更加和谐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循环渐进,按照教学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进行各种体育游戏的活动。比如:在初一时,所进行的体育游戏大多以“老鹰捉小鸡”这种简单的游戏来进行教学。而到了初三,所进行的体育游戏将进化为“投篮、射门”等难度较大的竞技内游戏[1]。
在体育教学的课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通过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规范后,教师便可以讲体育游戏融入到其中。比如:在接力跑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后。在规范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前提下,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游戏形式的接力比赛,让学生在快乐的奔跑中去感受和理解接力跑的内容。
为了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目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比如:播放一些节奏感强烈的歌曲,让学生在强烈的音乐节拍中以“舞蹈”的形式去做体操。这不但能够适当的放松学生,而对于学生对体操动作的记忆,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得到提高,更能让紧张、枯燥的体育课变得轻松、生动。
对于人类大脑的发育情况而言,它与人心里还击以及生活环境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因为体育游戏是一种具备了复杂条件反射过程的活动。对于学生,它是取决于自身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官所产生的对各种信号的分析能力。所以,“教”与“玩”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力、创造力、接受能力等,还能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比如:分小组的接力跑比赛,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在竞争的意识中来发挥自身的思维、应变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整体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4.2.1 教学内容更新颖、形式更活泼
在“教”与“玩”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下,需要有效的将体育能力的培养、身体素质的锻炼紧密的与趣味性的游行结合为一体。让体育的课程达到高刺激性、高趣味性、高竞争性、高知识性、高娱乐性、高智能性的教学效果。首先,这种具备了乐趣性的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的充满活力,还能有效的将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促使学生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团队、集体意识。其次,在学生体验体育课程的乐趣之中,能够不断的曾倩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的果断性、自觉性、主动性以及胆量上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
4.2.2 使学生情感体验更加强烈
对于情感而言,它是人与客观事物的一种关系反映。情感的增加和减少,能够对人的生活、学习、行动等人类活动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它不但能够直接的影响人们智力因素的发展,还能对人们非智力因素的带来不同的影响。而对于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而言,“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使学生在娱乐的“玩耍”中快乐的学习、锻炼。因为学生愉快的内心活动,将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性得到不断的提高。而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有了较高的兴趣性后,学生的思维将更加的开阔,条理将更加的清楚。同时,兴趣性的提高,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里状态。这样的心里状态,能够让学生的性格、个性、气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得到相对较好的发展。
4.2.3 适当的体育游戏,有利无弊
在“教”与“玩”结合下的体育课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比如“听号抱团”、“拉网捕鱼”等)是必备的环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这些生动活泼的趣味性游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性,还能有效的对学生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以及各种器官的活动能力进行一个相对提高的作用,从而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具备了较好的实效性。另外,在体育课程中正确的运用各种体育游戏,不但能够将简单、枯燥的练习形式转变为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形式,还能有效的对课程的负荷进行增加。比如: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由于田径项目的教学本身就很枯燥,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其教学的效果就会较差。而在“教”与“玩”结合下的体育课程中,可以利用”迎面接力跑”、“圆圈接力跑”等体育游戏来进行教学。这不但有效的加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性,还能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奔跑能力,在奔跑中得到各项能力的提高[2]。
4.2.4 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教”与“玩”结合下的体育课程中,各种综合性体育游戏的适当加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课程中穿插“通过障碍”的综合性游戏。学生们能够在游戏中通过跑、跳、钻、抛、跨、越等多种人类基本动作来对障碍物进行成功的躲避。通过多种动作结合下的活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体魄能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与“玩”结合下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性,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极大的提升。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在目前是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1]吕中胜.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147.
[2]钟红玉.善用体育教学游戏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248-249.
[3]周卫勤.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