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霞 邱麟 贺昭泽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2)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道德准则。[1]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公民的社会公德素质的高低反映着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当代大学生正接受着高等教育,是国家的建设者、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公德失范是当前学校生活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有些学生目无尊长,为我独尊、注重自我个性,公德意识与公德责任淡薄等。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程度,不仅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是会影响当前整个社会风气、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高尔夫是一项严格要求遵守礼仪、规则,时刻为人着想的自律、文明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形成与实践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尔夫运动精神——“超越于球技之外的高尔夫文化、文明,集高雅、诚信、自律及博爱于一体的运动”。大部分的参与者对自身球技很关注,然而,只有在赛场上遵守规则与礼仪,懂得谦让、友爱的人,才能真正深入领悟高尔夫文化内涵,才会更加受人尊重。正因为高尔夫特殊的文化性质,才使得它在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法纪”等方面有着独有的作用。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养成社会公德意识、宣传维护与践行社会公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礼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日常生活注重以礼待人。礼,能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减少纷争,缓和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高度文明、礼貌谦让的体育运动,不仅仅运动形式有所呈现,其具体内容也有所规定,规则中有阐明,不论对抗有多么激烈,所有运动员都应自觉遵守运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礼貌谦让和良好的运动精神。主要表现在:着装要求,几乎所有球会俱乐部认为着装不整齐,不符合高尔夫运动的要求,是对俱乐部及其个人的一种侮辱。如着装必须穿带领的T恤,杜绝牛仔进入高尔夫,女性不能穿暴露的服装等;开球时,要准时到达指定开球的发球台,在开球时要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嬉笑;球道上击球时,如果别人在击球,就不能讲话或空挥杆,不能在打球过程中吸烟,同时应将手机关机或静音,避免影响同组球员。击球时要将击起的草皮捡起放回原处,并铺上细沙。球落入沙坑,要从离球最近且沙坑坡度较小的地方进入,击球后将沙坑耙平,以免影响其他选手;果岭上,不能踩踏别人的推击线,保持安静等。可以说高尔夫礼仪贯穿整个打球过程,如果不能遵守礼仪,那么你将很难融入高尔夫,甚至很容易让别人失去对你的尊重,在整个赛场上所呈现的是高度文明氛围,是一场真实的文明礼貌实践活动,不仅是球技的较量,更是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的展现。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过程中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最大限度保持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地下井铺设补给水时要设计回收渠道,尽可能收集雨水等。进入高尔夫球场,要求参与者爱护场内的设施设备,如整个球场绿葱葱的草坪,给人一种环抱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在打球过程中,要将击球过程中被铲起的每一块草皮捡起来放回原处,然后铺上细沙踩紧,恢复其原貌;球落入沙坑后,要从离球最近且坡度较小的沙坑边缘进入,击球出沙坑后,用沙耙将沙坑耙平恢复原貌,并从原路返回;在高尔夫草坪维护精细的果岭上,不能在上面随意跑动等。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地球、大自然不被破坏,高尔夫运动的这种实践过程中时刻伴随着礼仪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对自身行为及内心欲望自我控制的自觉自律品格,需要规则、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的高度自觉、高度自律行为。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视规章制度、破坏环境等。高尔夫文化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守法品质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运动的高度自律性和自觉维护规则。高尔夫成文及不成文的规则体系充分展现的是运动的整体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高尔夫规则中最基本的出发点:(1)所有参赛者必须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比赛;(2)在其比赛过程中,要客观地处理对自己有利的状况,如开球时间、水障碍区处罚杆的处理、遗失球的处理、差点规则等,在保障人们行为举止得体而规范的同时更是确保了球场的运作顺畅;(3)在大多数高尔夫比赛中没有裁判监督,主要靠同组队员相互监督及运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规则机制对守法品质、维护法制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遵纪守法,严格按照规则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如果故意违规,如将球移到较好的位置,将会受到处罚,甚至被人嘲笑、不被人尊重。②自我调控,自律克己等品性。违反规则往往是出于某种利益,而高尔夫时刻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博爱胸怀。③培养自省与改过的品质。在其运动中因为没有裁判随时在现场,参与者只有依靠自己自觉思想,反思自己行为的合规则性[2];在比赛中,有些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会受到处罚,但如果不能知错就改,可能会罚杆甚至取消必比赛资格。如9月12日,美巡赛中国赛-凯迪拉克锦标赛第二轮开打,张新军因为首轮签错记分卡被DQ(取消比赛赛资格),这是张新军继6月份的上海览海公开赛之后第二次因签错记分卡被DQ。高尔夫规则以特有的语言,规范了球场秩序,为所有参与者营造了规范的社会环境,这些对公德意识和公德责任的培养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环境可以孕育人的品性的形成。高尔夫是一个高度文明、自律的运动,为社会公德教育营造了很好教育氛围。高尔夫礼仪时刻都让人们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不管高尔夫参与者是在竞技运动中,还是在高尔夫会所,如果不遵守礼仪,就很难融入高尔夫圈子,无法真正享受高尔夫运动的魅力,更无法体验别人对你的尊重。当参与者进入高尔夫球场之后,一切的言行举止都要遵守礼仪、运动规则,而礼仪和规则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尚、诚实以及博爱的高尔夫内在精神,无疑符合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在高尔夫技术交流中,不仅仅是技术技能上的交流,更多的是球场礼仪规范、诚信、为他人着想的友爱友善的高尔夫运动精神的传递,[3]效仿他们的人格品性、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的养成、教育的效果,是受教育者们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高尔夫运动中没有裁判随时在现场,它要求参与者自觉遵守规则,严格要求自己。这不仅仅是规则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对规则的尊重,表现出自觉自律的行为。只有把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才是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教育。[4]
诚信是人们的第二个“身份证”,包括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中的信用。即待人处事真诚、诚实、讲信誉。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和责任感。高尔夫是一个高度自律、讲究诚信的运动。在高尔夫比赛中,没有裁判随时在场,但有许多状况且不容易被人发觉的利己行为,参与者要诚实地处理每一杆,如可以将长草区的球移动到较好的击球位置、水障碍区击球处理等,这就要求参与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举止言行都须高度自律。“诚信、遵守礼仪、为他人着想”等高尔夫礼仪规范,时刻牵引着人们吸收和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人性品质。这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培养无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和谐社会形成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文化积淀。
社会公德区别于其他的意识形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表现的是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是书面上,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际行动中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责任感。社会公德教育不仅是要把道德标准灌输到大学生们的头脑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做或做什么,更应该、更重要的是要能在实际行动中以道德标准、社会公德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社会公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目前的思想、情绪、观念都还未形成稳定,需要潜移默化地良好环境影响,带动和鼓舞正化自己的思想。高尔夫运动的内在精神,正是符合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将社会公德教育内置于运动之中,不仅可以促进运动的发展,更能实践人们的行为,使他们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更是一定社会的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一定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人们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不是很熟悉,在中国还不是大众化的运动。虽然政府发出了限令和整改,并不是要禁止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只是更好地规范高尔夫行业的发展,消除不和谐因素。高尔夫文化的内涵和运动精神,将文化功能融入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公德修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礼貌谦让是一种文明现象,要使文明成为风景线、成为社会形象标杆,要将优秀文化、文明置身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1]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培山.议高尔夫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积极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5-7.
[3]李今亮,冯立源.下场学规则[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陈立栋.大学生公德行为培育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