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全运会后沈阳市高校体育发展趋势研究①
——以沈北大学城高校为例

2014-12-06 01:43张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5期
关键词:沈北大学城全运会

张慧

(沈阳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136)

第12届全运会后沈阳市高校体育发展趋势研究①
——以沈北大学城高校为例

张慧

(沈阳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136)

全运会为沈阳市高校体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借助全运会契机,提出促进沈北地区乃至沈阳市高校体育发展的对策。第12届全运会与沈北地区高校体育发展关系的科学探讨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认真研究第12届全运会对沈北大学城高校体育发展带来的正面效应,并规避其负面影响,对全运会后高校体育发展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这对沈北地区高校体育硬、软件实力的提升、高校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沈北大学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沈阳 全运会 沈北 大学城 体育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全运会经历过了半个多世纪,辽宁获得全运会的主办权,并成为东北地区首次举办全运会的省份。作为赛会的承办者,辽宁省政府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在高校新建了一批体育场馆,沈北大学城也成为几项赛事的主办地,沈阳医学院、辽宁大学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分别改建新建了篮、排球馆、武术馆和击剑馆,这些新建和改建的场馆一方面保障了全运会的成功举行,一方面使得沈北大学城的办学条件及体育硬件设施提高了一个新的档次,也为“沈北大学城体育联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全运会的举办为沈北地区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高校体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1 全运会为沈阳地区高校体育带来的机遇

沈阳作为第12届全运会的主赛场,赢得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机遇,而沈阳市各高校,尤其沈阳北部地区大学城高校作为部分赛事的主办地,全运会势必会对这些高校体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1.1 全运会举办后对相关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有着较大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全运会作为我国最大的全国型体育赛事,政府对于场馆建设的投资规模和力度是最大的。辽宁省政府为了确保第12届全运会的顺利开展,规定各级财政必须全力予以支持和配合,由政府主抓,各高校负责所承办项目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12届全运会期间,这些高校体育场馆为大会提供了数量充足、符合标准、功能完备的体育场馆,全运会后,这些大规模、高质量的体育运动场馆应该继续发挥作用,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并将改善多年来沈北地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存在不足,尤其是缺少高标准的比赛场馆的现状。

1.2 为沈北大学城体育联盟奠定基础

沈北大学城的出现本应使“同城”的各高校之间通过体育资源的共享,做到优势互补,并逐渐达到体育文化的共享与整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联盟”,但由于种种原因,“体育联盟”的建立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各高校都以自我发展为中心,造成了高校之间体育资源的闲置。这种“各行其是”、“校际分割”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于各高校体育的共同发展是不利的。第12届全运会的举办为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的联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为高校体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契机,各高校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针对场馆共享、场馆开放与利用、大学城体育联盟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快沈北大学城体育联盟建立进程。

1.3 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举办好第12届全运会,辽宁省政府在场馆建设、数字通讯及交通方面都投入了大量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在客观上改善了沈阳地区部分体育锻炼环境,提高了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促进了全省良好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这些都为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和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学校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教育目标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物质和文化基础。

1.4 有利于高校体育赛事欣赏等理论课的设置与开展

12届全运会期间,由于诸多赛事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自然吸引了不少了大学生观众观赛。媒体的宣传力度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整体环境的建设的实施都有助于体育赛事文化在校园内的渗透,在全运会各项赛事开展的同时,学生们的体育视野得到了开阔,学生们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被点燃,由此,学生们对于赛事相关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些有助于高校开设体育赛事欣赏等理论课,这些课程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灵,牢固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

1.5 全运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对于高级别的赛事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无论是全运会,还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学生都是志愿者群体的主体,尤其是本届全运会,很多比赛都设在沈阳高校的校园里,这为大学生参与全运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运会期间,来自沈阳市各高校的大学生组成了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他们以辛勤的劳动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大学生在参与志愿者工作的同时,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2 全运会为沈北地区高校体育带来的挑战

2.1 全运会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难度大

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投资大、规模高,赛后场馆对外开放收费自然高,这将使得学生及校外工薪阶层的大众对于进入场地锻炼望而却步。另外,体育场馆缺乏具有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士也增加了场馆管理的难度。体育场馆高效管理,体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全运会后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2 警惕高校体育气氛的“忽冷忽热”现象

随着12届全运会的结束,一些学生又开始远离运动场馆,冷落健身器材,运动场馆又恢复到全运会前的冷清状态,健身热迅速“退烧”反映出学生们不成熟的运动意识和不稳定的健身习惯。体育锻炼贵在持之以恒,运动健身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把运动锻炼作为“必修课”经常坚持,这就需要高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的场所,还要营造体育锻炼的气氛。

2.3 避免体育课教学重“竞技”轻“健身”

全运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次观看竞技体育的饕餮盛宴,体育教师也会借此机会着重向大学生传授竞技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规则及练习方法,以达到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但是要普及健身教育内容,还要将养身内容和现代体育教育内容相结合,增加理论知识的比重,帮助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

3 思考

沈北地区高校应抓住全运会这一契机,加强赛后场馆设施的经营管理和效益创收工作,努力发展高校体育,构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沈北地区乃至沈阳市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3.1 提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全运会场馆在赛后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维护和管理成本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赛后要加强场馆的管理,如有必要刻意引进具有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到场馆管理和创收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这些场馆创收,尽快提高场馆的整体效益。全运会场馆不仅可以对学生开放,也可以在不影响学校体育及其他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对社会开放,这种多种经营性开放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掘场馆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提高场馆收益。

3.2 提升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在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要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整体环境的建设,还应加强媒体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如图片、广播、条幅、录像等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在积极开展各项学生体育赛事的同时,开设体育赛事欣赏等理论课程,开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名人沙龙等,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体育情操,牢固树立体育室一种文化的观念。

3.3 加快沈北大学城体育联盟建设进程

第12届全运会的举办为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的联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为高校体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契机,各高校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针对场馆共享、场馆开放与利用、大学城体育联盟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快沈北大学城体育联盟建立进程。

4 结语

举办第12届全运会是沈阳市高校体育发展的良好契机,学校体育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体育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促进校园体育氛围的形成,加快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构建沈阳市高校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

[1]孙运伟.承办第12届全运会对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J].搏击·体育论坛,2010(2):38-39.

[2]苏寸草,苏图强.第12届全运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6):31-33.

[3]安民.后奥运效应与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0(29):128-129.

G807

A

2095-2813(2014)12(b)-0008-02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XRW-1338)第12届全运会对沈阳市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影响的分析。

张慧(1978—),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沈北大学城全运会
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以济南大学城地区为例
“活动随手拍”
侯亚丽摄影作品选登
蒲河记忆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文讯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第12届全运会击剑比赛技战术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