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邵文兴
(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熟 215500)
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①
杨静 邵文兴
(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熟 215500)
高校篮球教学作为促进大学生篮球技能与健康锻炼习惯养成的教育手段,篮球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大学生身智的发展为基础,在基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智能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该文结合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以多元智能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篮球教学的应用策略。通过该研究以期为高校篮球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高等院校 篮球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空间智能和肢体动作智能的提出对篮球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校篮球教学当中,需要教师对篮球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做出科学的设计与安排,让学生在身体活动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达到提升篮球技术水平,获得健康运动习惯的目标。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让篮球教学中不易讲解的动作在教师多次示范以后,学生大脑中产生运动的表象,进而为学生亲自练习、体验篮球技术提供良好的刺激。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是指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篮球教学的效果,顺应大学生发展与高校篮球教学规律的特征,通过将多元智能教学的精髓贯穿到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构建出具有多元化的高校篮球教学方式、多元化的高校篮球教学内容、多元化的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多元化的高校篮球教学评价等为特征的篮球教学模式。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构建以后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例如: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向大学生进行技战术的讲解与示范,让大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的技战术,对于提升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篮球技术练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对篮球和环境的感知作为一项专门性的知觉体验,手指、手腕对篮球的控制能力、个体全身运动器官的协调能力等都会对篮球教学产生影响。同时,在教学比赛等篮球实战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重要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的控制性、学生智能发展的时效性有一个及时、有效的把握。
2.1 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篮球技术的影响
篮球运动技术指的是能有效地发挥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能力,高效、合理地完成篮球攻防动作的方法。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技术、篮球技能教学作为核心内容和主要的方式,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篮球锻炼兴趣的重要途径。多元智能教学视域下的高校篮球教学更加重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篮球学习的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不同智能的特征,创造性地提出适应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篮球教学方式。借助篮球技能展示、视频观看等手段,让大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篮球动作的结构,帮助其加深对篮球重点技术环节的理解,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征,获得最为有效的运动技术学习效果。
2.2 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理论知识学习的影响
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高校篮球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掌握篮球动作技能,为其篮球技战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校篮球教学,可以使用问题情境教学、分组教学等手段,让大学生在与同伴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篮球技能学习的认知,进而为篮球学习效果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学习对篮球理论知识的要求,需要教师注重这一点。
2.3 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语言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语言的运用能够将教师的要求等向学生进行表达。所以,在篮球教师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可以使用直观法、语言法等。语言法和口令法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从思维上明晰学习的内容,并且还可以使学生理解并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因此,一个优秀的篮球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校篮球教学,从其理论角度分析将会比传统的教学更能够促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1 激发大学生的篮球潜能,构建多元化的学生智能观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人类智能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在传统智能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的结果。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的智能差异是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在篮球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凸显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让大学生在篮球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体验篮球带来的快乐,乐于通过努力获得更多的运动技能与方法。教师对学生各种智能的挖掘与激发,将有效地促进篮球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3.2 以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开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才”是学生的“智能”,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学生有不同的智能表现和发展的个体特征。其次是不同学生的才能表现与发展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也正是因为学生智能的多样化,需要教师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时,要按照学生的智能结构特点、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等,选取和创设适于更多学生学习的教育行为,促进更多大学生篮球技能、篮球兴趣、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3 体育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身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要求高校篮球教师要具备评估大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敏锐的观察与了解,掌握大学生篮球兴趣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篮球能力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改变过去单纯以体育成绩为唯一评价的方式。此外,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大学生篮球学习的指导者,按照大学生的智能类型、学习的兴趣,帮助其选择更为适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方式,进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4 以科学的评价实现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目标
不同的教育评价会反映出不同的智能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的智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机会与个体生理相互结合的产物。因此,不同的大学生、不同的认知过程都会有学习状态的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的时候,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正确的评价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信心。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篮球学习效果的评价,要从单项技能、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情感态度、运动能力的差异等方面出发,提升篮球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与有效性。
3.5 体育教师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智能也是相对独立的,学生的智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外显与组合在一起。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面对多样化的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时候,体育教师心目中不能出现差生等不正确的学生观。而是应该树立一种积极乐观、正确的学生观,给予每个学生有效的指导,为其篮球技能的发展、参与运动的信心提供有效的鼓励与支持。
综上所述,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在使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在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大学生、篮球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不断丰富高校篮球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同时,需要教师对篮球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做出科学的设计与安排,让学生在身体活动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达到提升篮球技术水平,获得健康运动习惯的目标。使高校的篮球教学更加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让高校篮球教学成为大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阵地之一,为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实践与保障条件。
[1]刘强德.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体育教学评价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1):79-80.
[2]苏娟.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673-674,677.
[3]郭文彬.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4]林小敏,于可红.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下普通高校“四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7(4):60-64.
G807
A
2095-2813(2014)12(a)-0113-02
杨静(1981,7—),女,汉族,江苏常熟人,讲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