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霏 孙继新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吉林省现有少数民族48个,可以说是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吉林省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吉林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视,在省内各民族聚居地区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在近几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原本一些传统优势项目,其他省份已形成赶超趋势。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因此,通过第九届民运会吉林省代表队比赛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为提高吉林省代表队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代表队。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第九届民运会共有34个地区,55个民族,近6800名选手参加,大会共设16个大项、132个小项和188个表演项目。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在参赛人数和项目设置上是历届民运会最多的一次。在第九届民运会上,吉林省代表团共派出127名选手,参加7个大项42个小项和3个表演项目。从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吉林省代表团的参加人数及项目数量上看,均不如第八届民运会。
从表1获奖牌情况来看,虽然吉林省奖牌总数要好于前几届民运会的成绩,但是在奖牌的分布上,吉林省代表队在奖牌的获得主要是银牌最多,铜牌次之,而在金牌的获得上,除去表演项目的一块金牌外,在其他比赛项目上只是获得两块,金牌数量相比明显少于前几届民运会。吉林省代表团在各项比赛中的金牌争夺上竞争力明显呈下滑趋势,同时,这也说明吉林省在传统优势项目的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不足,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表1 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吉林省奖牌情况
表2 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吉林省与三各代表队参赛项目、比赛奖牌数比较
吉林省代表团参加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在奖牌的分布上,民族式摔跤、武术和秋千这三个项目所获的奖牌总数就有17枚(民族式摔跤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3枚;武术银牌5枚;秋千银牌4枚),已占奖牌总数的80%以上。在这17枚奖牌中,有14枚奖牌是由朝鲜族项目获得,这也表明了朝鲜族传统项目,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其他的项目中,珍珠球、押加、马术等项目上各获得一枚铜牌,马术、射弩项目原本是吉林省优势项目,但是马术项目仅获得一块铜牌,射弩项目无一人能够进入奖牌的争夺,已无优势可言。秋千项目是吉林省绝对优势的传统项目,仅获4枚奖牌,而且都是银牌。这说明了吉林省代表团原有的传统项目优势没有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其他省份的竞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吉林省优势传统项目受到冲击与挑战。押加与珍珠球项目,则是吉林省近两届开始参加的比赛项目,尤其是珍珠球项目在本届全国民运会上取得的第一块奖牌,这对于珍珠球项目日后的开展与传播有着促进作用。在表演项目上,三个表演节目获得了1金、1银和1铜的好成绩,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出吉林省少数民族的特色,同时也向全国展示了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第九届民运会奖牌大户贵州省和云南省参赛人数分别为1032人及405人;前几届成绩不如吉林省的湖北省参赛人数也增加到为234人,而吉林省参赛人数仅为127人。从参赛人数上看,吉林省是无法跟贵州、云南等省份相比,这也体现吉林省参加项目少,在项目上竞争力不强,整体实力不高。从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吉林省代表团的参赛人数和参加项目数量,都不如第八届民运会。在比赛成绩上,有的项目有着下滑的趋势,这就说明了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的问题。
从表2可以清楚的看出,吉林省参加的比赛项目和奖牌数量,都无法跟贵州、云南等省相比,虽然在比赛项目中比湖北省多参加了一个大项,但是在表演项目上却比湖北省少5个。在获奖的总数和金牌的总数上与贵州、云南等省相差甚远,连只参加六个比赛项目的湖北省,获得的比赛项目金牌总数都要比吉林省金牌总数高出三倍以上。从这一系列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吉林省参加的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过少,并且有些参加的比赛项目实力不济,这也导致了吉林省代表队夺金点少,竞争面狭窄。而最有实力夺金的秋千项目,也没有一枚金牌入账。这对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的发展极为不利。
吉林省民委和体育局共同宏观协调管理,合理分工协作,这样就不会出现职权交叉,分工模糊,协调不畅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没有参加全国民运会比赛任务的年份,积极督促各地区,协调社会力量组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单项运动会。
吉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设置的比赛项目与全国民运会项目设置接轨,这样有利于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优势项目运动技战术水平和梯队建设。加大力度发展优势项目,重视潜优势项目,增加表演项目的设置,有利于吉林省人口基数少的民族参加,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示和相互交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向竞技体育学习,走商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来源几乎全部依靠政府的投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来源渠道过于单一,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方面的布局等,阻碍了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必须转变观念,依靠图们江区域开发及长吉图卡发开放先导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民俗体育旅游、民族娱乐健身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等一系列内容的市场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民俗体育产业的投资,兴办经营市场。这样既解决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又能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吉林省在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上存在参赛项目和人数少;夺金点少,竞争面窄;后备人才明显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阻碍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瓶颈。因此,必须完善管理体制,各主管部门合理分工协作,根据全国民运会项目设置和吉林省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合理设置比赛项目,增加表演项目比重,扩大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争面;利用政策优势使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商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水平,促进了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而提升吉林省代表队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竞争力。
[1]韦雅青.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马志和,朱剑华,钱伟良.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J].中国体育科技,2002,39(8):43-45.
[3]熊伟.吉林省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2.
[4]孙剑.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状况的综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5]何小红.水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个案[D].北京体育大学,2011.
[6]程香.丽江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