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晶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只有融入“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教育理论的提出,为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给幼儿营造了一片自由的天空。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在“生活”的天地里,立足生本观念,培养幼儿自主、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
一、在“生活”中长,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活泼,对生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幼儿生活阅历浅显,在他们纯洁的心灵里填图生活的色彩,将收获一幅绚丽的画卷。因此,幼儿教育中要为孩子营造“生活化”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发展。例如:春天到了,教师组织幼儿去田野放风筝,孩子们在烂漫的春花,轻柔的春风和湛蓝的天空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悟自然,热爱生活;到了秋天,带来孩子们去果园,亲身体验果实收获的艰辛,孩子表现非常活跃,在体验中逐渐明白,超市里的水果到底是哪里来的,那些光鲜的水果不仅承载了农民们丰收的喜悦,还凝聚了无数汗水和艰辛。另外,给孩子营造生活成长空间,除了走进生活,也可以将“生活”请进校园,如在幼儿园内设置区域活动“跳骚市场”“小小医院”等,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增长生活常识;再如幼儿园准备一些材料豆角种子、凤仙花种子等,为幼儿开辟一片园地,幼儿可以在里边种植花草、养殖小动物,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激发探索兴趣,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指出: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成长,有效激发生活体验和探索意识,对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在“生活”中教,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在生活中实施教育,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不管自我发现还是借助于别人的经验,只有经历一番个性体验,才能对知识进行深入体会。因此,幼儿教育提倡在“生活”中教,教师利用生活情境“教”,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才能带领他们发现新的事物,并逐步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一次“玩沙游戏”中,教师发现男孩儿乐乐用小铲子往瓶子里装沙子,每装一次进入瓶子的沙子很少,漏掉的却很多,装了好半天后,乐乐看着自己瓶子里少的可怜的沙子,眼里满是失望之情,此时,教师对乐乐说:“乐乐装沙子很认真,但是装进去很少,老师帮你好不好?”乐乐高兴地点点头,而教师找来一张白纸提示:“平时家里妈妈把油从大桶倒入小桶里,需要用到什么?”“漏斗”乐乐兴奋地回答。“那乐乐能不能也制作一个装沙子的漏斗呢?”听完老师的话乐乐快速的将白纸卷成一个喇叭形状,沙子很快装满了瓶子。在案例中,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让幼儿结合生活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在小小的心田里根植下创新意识。
三、在“生活”中做,增强幼儿实践体验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前的学校就是一个鸟笼,将孩子们困在牢笼之中,要想给孩子们飞翔的翅膀,首先要把孩子们从鸟笼里释放出来。因此,幼儿教育重在实践,通过在“生活”中做,增强幼儿实践体验,获得真正的成长。例如:在秋游活动中,教师让孩子收集各种形状的落叶,并创作一幅拼贴画,孩子们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无形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又如,利用假期带领孩子们去公园做“环保小卫士”,捡起游人扔掉的垃圾,分类装入垃圾桶,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幼儿明白了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再如,幼儿园开展“关爱生命我先行”活动,邀请消防官兵进行灭火演练,让幼儿认识和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孩子们在互动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也体会到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懂得了珍爱生命。教育的真谛不是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看孩子能将多少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增强幼儿生活体验,实际上是幼儿知识内化的过程,孩子只有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点滴快乐,点亮一颗童心,让孩子的世界更明亮。
四、在“生活”中学,提高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阶段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务必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生活教育理念渗透于日常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培养敏锐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生长,教师提出小小课题——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幼儿自己开动脑筋,探索测量方法,以数据记录的形式来表示小树的成长,教师趁机生成“自然测量”活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又如:在《小猪分面包》幼儿故事的讲读中,如何才能将面包分得一样多呢?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生成“二等分”活动,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幼儿一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积极引导,让幼儿勤思考,爱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为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作为幼儿教师要秉承这一教育理念,在生活中发现教育,将教育融入生活,以爱之名点亮一颗童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林梓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