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
10月21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GDP增速7.3%,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尽管与之前各界的预期基本相符,但从数字正式公开后的反应看,仍然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是改革主义者认为,7.3%的增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正常表现,政策的关注点应该是通过改革,为经济再平衡夯实基础,而不是再次启动刺激计划,一味追求漂亮的数字;另一种被称为有节制的刺激主义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仍然有必要出台相应的刺激政策,避免经济的失速,为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好的条件。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经济每次周期性调整时都会激烈交锋,但目前的形势要比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复杂得多。在经历过4万亿的刺激政策之后,宏观政策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宏观政策事实上是在火中舞蹈,既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观众还要挑剔舞姿是否优美;既要避免过度刺激造成难以消化的负面效果,又要避免经济快速下滑而失速,这对于决策层的智慧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在遏制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方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已经微乎其微。刺激政策无疑能让数据看起来比较漂亮,却无法扭转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也无法让库存高企的房地产重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价格和库存已经处在历史高位的房地产更是一把双刃剑:不救则拖累经济,有可能引发金融系统风险;救则使得已经危险的泡沫更加膨胀,有可能酿成大祸。
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刺激都应该抱有极大的克制,这也是当下政策极力强调的。因此,呼吁再次出台刺激政策,只能制造更多的过剩产能,更大的房地产泡沫和更危险的债务杠杆,把中国经济拉向更危险的深渊。那么,面对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复杂的局面,应该怎么办?
中国的宏观政策在长期战略和周期性战略上应该有所区别。就长期而言,经济下滑给了修正过去政策负面效应的机会,这种机会并不是总出现,历史不会给中国再一次犯错的机会。在刺激失效的情况下,宏观政策的最好选择就是推动改革,夯实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基础,而不是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无论是产能过剩、创新匮乏、中小企业困难、实体经济低迷,还是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刺激性的政策都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更为严重。
对于宏观经济的长治久安而言,最好的稳增长措施无疑是推动结构性改革,以改革激励转型,并淡化对速度的追求,只要就业稳定在合理水平,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推动改革,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利用中国经济减速的时间窗口,扭转国人的“经济世界观”,为经济改革打开一条通道。
但是,就改革的现实逻辑而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在一个很坏的经济环境下推动。就此而言,周期性的宏观政策非常重要。中国当下的政策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美国经济已经复苏的大背景,一定要认识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大变局对全球流动性的巨大影响,一定要考虑到房地产的稳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既不要为讨好利益集团而再出刺激政策,也不要为讨好民意而不作为。
基于此,我认为:当下的政策应该长短兼顾,在稳定经济预期的同时,更多的采用具有结构调整因子的宏观政策,不要让冒险的刺激主义主导中国宏观政策的舞台,也不能罔顾流动性紧张的现实而在货币政策上无所作为。
这样,供给主义的减税、改革主义的简政和政策向中西部倾斜以及通过降准降息对冲美国货币政策引发的流动性应该成为当下可选的政策组合拳。供给主义的减税为企业减负,增加宏观经济的供给能力;改革主义的简政意味着政府进一步的简政放权,释放民间的创业欲望和活力;而政策和资源向中西部转移可以保证在经济整体减速的同时确保中西部仍然处在高速增长的区间,避免中国经济大幅度滑坡;降准降息是为应对未来的流动性紧张。特别是及时降准降息不应该理解为再次货币放水,而是对冲美国货币政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