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①

2014-12-05 06:28宁文晶范洪涤赵维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6期
关键词:教材专业体育

宁文晶 范洪涤 赵维明

(黑河学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社会体育也称为“大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体育专业不仅有利于全民健康,而且对于繁荣我国体育事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为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既定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体育专业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时间较晚,积累的经验较少,因此虽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1.1 专业设置不科学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此领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都是基层工作,这就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而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在社会体育专业下设置分支专业,如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体育健身指导等,其初衷是培养专业性极强的人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某一分支专业的教学深度,然而同时也压缩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知识过于单一化,无法应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体育工作实践,这与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设立的初衷背道而驰。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时间不长,教学经验较少,因此各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专业课为中心,按照专业课的需求来设置其他辅助课程,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然而这种课程的设置方式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如造成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二、二分层”,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各科课程在横向上关联性较差,学生难以用不同的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效性较差,过于死板,内容在几年内几乎一成不变,无法反映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科的新动向,不利于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1.2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社会体育领域的工作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为此,在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中,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高校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做法:第一,在大纲之外,教授并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以及社会统计方法等实际工作中会用到的方法,尽量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第二,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接触实践,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然而对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工作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等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1.3 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力量和教材、教学设施等资源相对其他学科较为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师资力量较弱。师资力量的强弱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科、专业的教学水平高低,在我国高校中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开设较晚,本专业的教学人员比较匮乏,并且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差异较大,难以与相邻专业之间形成师资共享;再者,由于教师数量少,教师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导致教师的授课水平不高,教师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深入研究比较欠缺,诸如以上原因导致师资力量普遍较弱,无法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需求。

其次,教材较为落后。由于学者们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的学术成果较少,导致当前专业教材和参考书资源匮乏,因此各高校有的采用相邻专业的教材授课,有的则用自编教材、自编讲义进行授课,由于这些资料对于社会体育学科而言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最后,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在当前高校中由于资金以及教学方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社会体育专业基本没有专门的教学设施,很多都是借助于普通体育专业的教学设施,而实际上虽然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体育专业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多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2 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相关对策

2.1 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毕业后是否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受教学任务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体育相关工作特点的影响,而由于社会体育工作岗位大多数在一线,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全面发展,具备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因此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应坚持“宽口径”的方向,不仅学习本专业知识,还要渗透相邻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便于其在社会体育工作岗位上快速适应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响应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就要改变当前以专业课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课程体系,突破“二、二分层”的模式,不仅重视专业课的培养,更要夯实基础,做到全面统筹,建立灵活的课程体系,加强在横向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注重关联性,建立科学的、立体的知识框架,使课程设置在兼顾系统性的同时具备延伸性的特点,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使之不断与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形势相适应,以保证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2.2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对操作、务实能力特别注重,因此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成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设置实践性较强、与实际工作关联大的课程,促进学生转变应试教育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第二,应当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充当主要角色,采用更加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实践能力为第一目标,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然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并非是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将教师变为教学中的主导,对教学进行方向性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可采用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社会实践调查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形成实际应用的能力;以问题探究法为例,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提出问题,比如:如何组织有新意的社区体育活动?使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进行研究,通过对社会的调查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使不同的组形成不同的方案,鼓励学生的创新性。第三,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出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促进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

首先,要组建符合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师资力量,为此,应当建立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待遇和给予其他优待,吸引高水平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进入到教学队伍中,同时通过引进外来人才的方式也促进教职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对全面提高教师水平大有裨益。另外还要注重社会体育专业现有教学人员的培养,通过激励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合理设置师资结构和明确岗位职责,使师资队伍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除此之外,还要尊重人才,鼓励创新,为所有人员提供公平的奖励和发展空间,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其次,促进社会体育专业教材的改革,一方面政府应当充分鼓励社会体育专业学术成果的形成,为编写符合当前教学形式的教材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的各高校间要互通有无,集合国内当前社会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进行教材的编制;另外通过对外文社会体育专业教材的借鉴,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教材的编写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应当加大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优先投入使用频率高、通用性强以及与其他体育专业相比专业性较强的教学设施,为日常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专业设置时间较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当以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措施,解决问题;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人员,应当本着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尝试和探索,为社会体育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专业。

[1]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14,103-106.

[2]刘善云,仇丽琴,刘保华,等.从社会岗位需求状况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531-1533.

[3]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25-1327.

[4]车志宏,李月华.内蒙古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1(1):81-85.

猜你喜欢
教材专业体育
教材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