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
(浙江警察学院警体部 浙江杭州 310053)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警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警察行业特质的精神体现。当前,社会多元化,骄奢、安逸、迷乱的不良风气时有侵袭时,由信仰危机、信誉危机和信任危机导致的个别人核心价值观迷失已成为困扰公安队伍建设的问题之一。公安院校是预备警官的摇篮,对于公安院校学生进行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是警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然而,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灌输性强,已经难以深入打动“90后”“00后”内心,实质性地影响其思想,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亟待创新。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逐步递进的3个层次。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内化为人的自身价值并付诸于行动。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最终归宿是将警察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安院校学生的情感并形成行动的精神支撑,这需要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和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感悟能力。当前,体育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体育精神跨越了地域、种族与文化广为传颂,体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优秀品质,通过体育途径来培育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察核心价值观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与时俱进、创新的举措。通过体育媒介,可促进警察体育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融合,探索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公安院校特色之路,同时也为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警察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是指为实现警察使命而提炼出来的,深层次、稳定恒久地影响着警察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指导警察共同行为的准则。它是警察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是激发警察内在驱动力的引擎,是维系警察个体和警察组织的精神纽带,是警察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公安实践工作中形成的根本价值取向,它反映了人民警察对自身的存在意义、价值追求的理解和把握,是人民警察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和思想导向。
所谓体育,“体”是人之本;“育”指人的训练、培育。体育之目的除了形成强壮的体魄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意志品质的磨练与精神境界的提升。柏拉图认为体育精神是一种最为高贵的精神,接受体育锻炼就是接受教育,即“人们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在本质上是接受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而勇敢是诸多品质教育中的关键。毛泽东言体育是“载德之车,育德之所”,在他的眼里体育是强壮身体,以体塑心,健体强心的媒介,有利于参与者健全人格,文明精神。对竞技运动而言,更多的是秉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体育精神,它主要包含着人们在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宝贵品质,并为社会观念所积极接受的积极意识,即职业忠诚、公平竞争、勇敢顽强、乐于奉献、锲而不舍和协作精神,其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体育与文化、思想、教育融为一体,鼓励人生的奋斗精神,支持公正性和正义性,主张学习社会规范,树立社会榜样。
警察核心价值观首要的便是忠诚。何为忠诚,忠诚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追随,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是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之上,并伴随着不断的冲击与考验,但始终保持信仰不断,执着于理想。而体育精神中对于所参与、所从事项目的坚持,执着的努力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和体验的基础,同样需要知情意行的持久集中指向,具有职业忠诚度,在忠诚与执着上体育精神与警察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内在同一性。
警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法规,言行受到纪律的约束,执法中讲求公平、公开、公正,而体育精神同样要求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裁判还是运动员都必须严格恪守竞赛规则,在规则允许之下展开各种斗智斗勇的竞争,决不允许违规借助外力外物乃至服用违禁药物进行有失公允的比赛,违背者必将受到严厉惩罚,这一点无疑和公安工作要求一致。因此,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成长中的“未来警察”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其未来警务工作开展中的遵纪守法,公正执法。
公安工作在与犯罪分子斗争中必须表现出勇敢,勇于直面危险,勇于斗争,勇往直前,而体育精神中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参赛者所展示的勇敢坚毅,比赛对抗双方激烈的心理较量,不怕伤痛,不惧险阻,一往直前,这也正是公安警务实战中取得胜利的作风要求。勇敢顽强、勇于拼搏正是体育精神与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要点。
奉献是永恒的主题,在公安工作中犹显突出,公安工作繁杂辛苦,工作之外加班加点更是常事,不计回报地默默付出更是警务工作的现实需要。而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中,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日常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训练,竞赛活动的组织者与裁判员需要完成大量的组织筹备与执法工作,没有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就不可能呈现出精彩的比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奉献是体育精神和警察核心价值观中永远不变的组成。
在竞技体育中,永不言弃,永不放弃的精神支持着运动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攀登高峰,不断创造新的记录。即便是在失意或失败的情况下,仍需做到不放弃,屡败屡战。而警察作为人民卫士,在面对困难时,在开展工作停滞不前时,尤其需要这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背靠人民永不言败,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期望。
此外,警察核心价值观和体育精神同样强调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强调同伴之间的信任与协作,团结一致方能战胜万难。在参与体育运动中,一方面可以使大家在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及体育游戏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彼此的了解、默契度,更好地配合,更好地服务于工作。
警察教育中一直有着“尚武重体”的传统,普遍重视警察体育教育与相关活动开展。体育在公安院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为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提供有效途径,建立以育人为目标的校园运动竞赛体系;弘扬体育精神,突出体育精神与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同一性;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为体育促进警察核心价值观形成打造良好环境;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培育公安院校预备警官警察核心价值观。
当前,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有组织活动的奥林匹克运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近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提出奥林匹克精神之初旨意在希望青年能在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信心的同时,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精神和坚强的个性。如今,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丰富的精神蕴含与普世的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不同于职业竞技运动体系,校园里开展各种运动竞赛是借助竞技运动手段,以育人为终极目标。由于人天生通过竞争获得快速进步的进化特点,运动竞赛可有效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是强化学生身心的有效方式。这就需要建立校园竞技体育体系,让体育精神深入的激发、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除了定期举行的具有职业特点的警察运动会,还应举行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及其他项目比赛,教师指导,体育社团组织开展,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运动技能平台的同时,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竞技运动教育,使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现实依托的路径。在具体的实施上由团委警体部牵头,教师指导,学生组织,让学生通过作为比赛的组织者、管理者、裁判员、运动员的不同岗位得到历练和培养,在丰富的体育实践促进警察核心价值观形成。
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活动在参与者身上得以展现,其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较为抽象,难以把握。部分大学生在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活动之余并没有领会到活动的深层价值,知晓体育精神蕴含于活动当中,却很少深掘体育精神的具体内涵,体育精神的彰显无踪可觅。体育精神不是口号式的标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阐明的道理,更多的是需要警体教师结合具体体育活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及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断深入地理解和体悟体育精神与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同一性,通过对体育精神的领悟促进警察核心价值观内化。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体悟能力具有差异性,因此,需不断细化体育精神的具体内容,教学中不断引导,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精神弘扬,使其更好地同警察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是公安院校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体育氛围是一所学校生机与活力的外在体现。体育作为塑造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对于学生个人、班级集体的积极效用需要在良好的体育氛围中得以实现。良好的体育氛围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主动锻炼的自觉意识,进而实现情感、精神在运动中升华的文化教育效果。当前,公安院校更应响应全国各高校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落实大学生“体锻”达标要求,定期举行各项体育竞赛,发扬“尚武重体”传统,开展多种体育活动,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形成了崇尚锻炼、追求健康的风气,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体育促进警察核心价值观形成打造良好环境。当然,营造良好运动氛围,不能以运动式的突击为主,必须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体育精神、人人支持体育精神培育的环境,积极宣传,发挥体育社团及教师作用,让警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体育途径有所依附,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道德准则。
体育运动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价值观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经历检验强化才能内化为个体内心的准则,通过体育教育,为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发掘了方法,开拓了路径。当前,体育教育得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地有组织活动展开,如体育课程、校内竞赛、课外体育锻炼,不断丰富的运动项目如攀岩、拔河等,大至校级学生运动会、体育社团,小至学生自发组织的小集体活动和个人健身活动,无不在培养体育精神,契合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通过体育途径培养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形式仍然存在着拓展和创新的空间。如媒介方面可进一步使用微信、微博、贴吧、QQ 群、微信群等作为网络信息传递的流行通讯工具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利用通讯工具本身独特的功能为弘扬体育精神所用,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动员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精神的讨论之中,参与到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讨论中来。此外,开讲座,组织特色运动队、参与校局合作竞赛,强化“三拳两功”与对抗练习,提升体育考核层次,结合现实的重大体育事件开展即时教育,评奖树优树典型等。多元化的途径运用有助于体育精神培养不断保持动力与活力,有助于警察核心价值观内化。
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察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由于体育精神和警察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通过体育活动这种喜闻乐见、活泼有趣的形式与时俱进地来开展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帮助广大公安院校学生巩固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基础,有助于将警察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可并内化为自身价值观,自我反省、自我规范并形成持久的行为习惯,进而强化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必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警察队伍战斗力。
[1]龚正荣.构建当代中国警察核心价值观论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50.
[2]李宏.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12):15-17.
[3]陈友名.试论大学校园中的体育精神[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102-103.
[4]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杨文轩.序言[C]//任光耀.体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马翠凤.关于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23):78-80.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