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飞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221116)
持续高效的阳光体育支点在哪儿
——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做大、做实、做强的支点例谈
武云飞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221116)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虽然有些调侃,但反应了我国国情决定了一个区域、一个单位、一个学科、一个运动队,如果拍板人或责任人不真正重视以身示范、知理善做、促进上下联动、创设好的工作氛围,单凭“干活的人”想做点事情不太容易,想把事情做好就更不容易了。
笔者在经历、经营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摸索挣扎、突破提升,想尽办法让区域领导了解、亲历、支持学校体育,力求深激“老大”层面的最大潜力,使其率先在理念、行为、效益一体化模式下使优产率达到最大化。目前在铜山区已呈现出了从区长到局长到校长层层讲学校体育、做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这种一杆子插到底,层层责任人联动的做法,实现了“事关学校体育零障碍”。
在铜山,学校体育已经成为政府的“大”事,教育的“大”事,学校的“大”事,教师的“大”事。铜山区委区政府努力践行“学生的健康、我的责任”,2011~2013年拿出近2个亿为全区中小学建造143片塑胶田径场,这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原铜山区分管区长,现区人大副主任何长征撰写的《学生的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一文,发表在2006年第1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这个题目就来自于他对学校体育一贯支持、参与的实际行动。全区大中型体育活动、体育代表队出访交流各级各类比赛等,只要告知,他都会欣然赴约,很多活动他都换上运动装参与。
“学校不能没有体育、学生不能缺少体育”、“健康第一、身体为基”,这是铜山区现任分管副区长房浩常挂在嘴边的话。全区的各类体育活动,只要不出差,他几乎全部到场,他还常常“微服私访”,深入到学校,督查学校体育器材、设施设备及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情况等,几年来,全区几乎校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学校体育不兴旺则学校不兴旺、学校体育不规范则学校不规范”、“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校长,不论头上有多少光环都不是好校长”,这是铜山区教育局局长王慕启的话。他在任十二年来,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事从未说过“不”,撰写了多篇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上,在其批准下发的《加强铜山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文件中,对全区中小学校长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即:体育办公室看看(教师办公条件、备课、上课情况,听取想法、建议等)、体育器材室算算(对照省厅关于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作些添补及管理、维修、使用的意见等)、司令台站站(全校做操的参与率、质量、精气神、检查、评比等)、运动场转转(体育课的开设、活动开展的质量及安全隐患等有效地监督、干预)。
铜山区教育局分管局长何勇提出“缺少了精气神的人,就不是健康的人,而体育教育恰恰就是铸造精气神的载体”,他是全区大大小小体育活动的“常客”,用他的话说,“与校长、教研员、教师、学生融为一体、零距离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事半功倍”。
铜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校长吴亮经常对他的师生说:“体育首先强身健体,但体育更是精神的主体,是积极进取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2012年郑集高级中学决定申报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校,整个申报过程吴校长亲力亲为,甚至逐字逐句地推敲斟酌文稿,最终高质量地一举通过申报。此次基地建设获省拨款100万、区配套300万,郑集高级中学又自筹350万,这些钱全部用来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教师的办公条件。吴校长同样重视体育理论研究,经常在全区体育教师培训班上开设讲座,撰写的四篇关于学校体育的论文均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在领导的带动下,该校教师也踊跃提升自身能力。
“用体育终身化的理念抓体育,就是对学生的终身健康负责”、“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持久、高效”是铜山区棠张中学校长薛振利语。四星级学校升学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薛校长懂得锻炼→体力→精力→智力→效力是高效学习、高质量生活、生存能力获取的必由之路,学校成立了学生的各种社团,组织学生远足拉练,带着教师、学生锻炼,严格监督管理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研、读书等活动,积极提倡教师待遇要一视同仁,把体育教师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合理地纳入工作量,2011年该校13名体育教师就有7人获得年终考核优秀等级。
“校风好不好、态度正不正、质量高不高、关键看做操”是铜山区启星学校校长裴世明语。该校是一所高中、初中、小学一贯制的私立学校,他认为做操是“一日之大典”,一个学校的学生连队都站不整齐、操都做不好,何谈综合管理、教育意志、锻炼效果。铜山区教育局也因势利导,树立、推广了这样的理念与做法,现在已演变成全区好多学校(包括四星级高中)开家长会都把“四操”(即广播操、武术操、特色操、眼睛保健操)列入主要内容,让家长在观摩中看到了学校的管理、读懂了教育的内涵、欣赏到了孩子应有的精气神,正是这种正能量,把目前社会、家长、学校、学生单一追求分“数”向着追求分“值”的正确大道上推进,这也是对当前缺失的教育质量论的一种冲撞、一种修正。
“一个学校重视体育运动可以强健一校师生,一个教师重视体育教学可以强健一班学生,每个校长都重视体育课程,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是铜山区棠张镇小学中心校校长王修刚语。王校长不但强调体育课要开足、开齐、开出质量,而且经常到本镇的各小学督导、检查、增添设施设备、解决困难等,并把地方特色—排球项目大众化、教材化、生活化,创立了由竞技排球向教学排球、向生活排球转化的范例,学校创编的排球特色操享誉大江南北,小学女子排球队几十年来参加省级比赛均在前三名,并多次获得冠军。柳新小学中心校崔伟堂、大彭小学中心校马礼民等校长常常一见面就说:“还有什么活动能在我们这儿安排吗?体育组打报告要经费、添置东西、搞活动,只有两个字‘行、好’”。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凡来过铜山区的各级领导、专家、媒体等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算是一所不起眼的村小校长也能把学校体育的事说的明明白白。试想如果领导们都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这样出资、出力、认可,阳光体育何愁不兴旺!
领导定好调、铺好道,一线教师更是群情激昂。每年的体育中考时,都需要抽调70余名体育教师担任执考员,为了方便考生,一天换一个考点,每换一个考点都要装、卸、搬运器材,重新布置场地,条件差的镇,住宿条件十分艰苦,空调淋浴没有,跳蚤蚊蝇搅得人难以入眠。这样艰苦的考试过程,十余年来从未出现任何纰漏,没有人抱怨,不需要督促,也没人提待遇,每年这个时候真的都是我们队伍凝聚力的一次新升华。
2013年11月上旬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在铜山区郑集高级中学召开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推进会,为了连夜赶写报道稿,柳新实验小学的体育教师姜秀工作到深夜12点多,其爱人抱着幼小的孩子在外边的车里就这样等到12点多。某个教师到片、区、市、省参加优质课、公开课,全组上下群策群力,分析教材、集体备课、预设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或鼓劲加油等,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凝心聚力,大家平时有点什么磕磕碰碰的,这时看起来也是微不足道了,这种凝聚力和氛围不就是我们想看到和真需要的吗?铜山区体育教师在体能测试时规定男55岁、女50岁以上的教师不需要参加,但众多老教师积极自觉参与、以身作则,虽然跳的不高,跑的不快,但身正步坚,让人折服。老先生都这样做了,年轻的还说什么呢?这种教育意义及震撼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运动本身。
笔者认为,阳光体育要搞好、体育工作要干好,作为领导要把工作当大事讲,作为体育教师要把工作当大事干,作为教研员要把工作当大事管。由于县(区)级教研员好多是行政、教研一肩挑的,就像是解放军部队中的连长、排长,乡镇中的村主任,既要能上达下传,又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要乐于奉献、精通业务,既要做一线教师业务上的伙伴和后盾,又要做上级精神和一线教师的纽带和桥梁。
体育人聚到一起常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体育课以外的其他活动如何计入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二是大课间活动中操如何做,不做肯定不行,做得不好更加难堪。铜山区在长期针对性的实践中总结、提升出了能解决此类问题的“两种意识”。一是课程意识,即: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均属课程范畴,晨锻、大课间、体育课、课外活动、测试、课余训练、竞赛等均排入课表,用深层的了解和有效的行为来定位课程、实施课程、效益课程,解决了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待遇不能一视同仁的棘手问题,成为解除体育教师后顾之忧、激发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二是全员参与意识,即:学生健康、阳光体育不单是体育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干部乃至全社会、全民族共同的使命与责任,因此,我们要求阳光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为两个100%(教师、学生全参与)。课间操做得好不好,活动质量高不高,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长要首负其责,这就较好地解决了操做不好、活动开展不好体育教师负全责的肤浅认识问题,明确了一个学校的操、活动是全校整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教育的系统工程,真正把学校教育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了实处。
各级领导、专家、媒体、兄弟学校前来交流或笔者每次外出讲课,大家都不禁要探讨铜山区开展阳光体育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等。为此,我们感到较成熟的做法主要有五点:
1.一年三培训。几十年都坚持对全区体育教师每年进行三次培训,不论困难有多大,就在二十多年前各地普遍拖欠教师工资的困难时期也不例外。在每期培训上都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教材、有光盘、有磁带、有作业、有考核、有展示(局长、校长出席,区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省学校体育网等宣传报道)、有楷模(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及教学经验现场传授)、有成效,号称“九有”。每次培训教师们都确实充盈提升了自身能力,把满载而归的热情、责任、态度、技能、方法等一一落实到课、操等活动中去,用变化、效果、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角体验,使局、校领导,教师,学生看到了新颖,享受了实惠,有的校长开玩笑说:“有的老师出去培训,培训费就算打了水漂;体育行的培训不一样,花钱就能见效果,值!”
2.四级教研活动。建立了区、片、校、组四级联动教研网络,制订了针对性较强的计划、方案,注重过程,关注监督、视导、评价。如:以铜山区塑胶场地化为契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塑胶场地做成了我做什么”的主题教研活动,将学习、写作、演讲、计划、备课、上课、评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层层构建、层层推进,最后到区级评比、决赛,这种金字塔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效益及持续效益不可估量。再如:2013年针对郑集高级中学迎验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的教研活动,提出了“八个一工程”,即一本书、一堂课、一场操、一台展示、一个课件、一个视频、一篇论文、一套校本教材的文本。过程性研磨、小结、反思、提升、调研、调度了四次,一个个的磨,一件件的做,一次次的提升,最后验收时专家组用“前卫、新颖、高效、实用”对“八个一工程”的实施效果给予高度评价;每一次活动的结束都要求关注资料建档的系统性,即:活动计划、方案、主题、主持人、主讲人、过程形成性记录(题目、内容、程序、总结)、成果展示、照片、视频等,构成了一份每一次活动的系统资料,按顺序当年装盒,过年装订成册等。这样不仅明晰了谋事(教研活动)、成事的过程,历练了教师学会与会做教研工作,也给备案、备查作了一次次的完善资料储备,更为下一次活动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一年一评估。铜山区教育局制订了阳光体育评估细则,对于一年来的所有活动均有得分点,采用面对面打分,即:评估组持细则、学校持材料、出示现场及有关测试等,这一项得几分或失几分,为什么?怎样改正或补救,都是和校长、分管校长、教研组长、全组成员面对面进行的,最后在双方都无任何疑义后,学校所得的团体总分再由评估组、校长、体育教研组长三方签字生效,向全区公示,并列入年终评优的唯一依据。如:决定在全区22镇的小学中心校中,表彰前八名,就从全区1~22排名中取前八名进行表彰,不需要再评。几十年下来这种真刀实枪的评比,令人口服心服。一年一总账,对不足之处限期整改的举措,效果立竿见影,平时的工作不做实,临阵磨枪根本来不及。每年评估结束后第一要务不是急于统计排名(有分数在呢),而是先把在此次评估中发现的不妥之处,大家的合理建议、意见,在认真整理、整合的基础上对评估细则进行修订与完善,使其日趋科学,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4.四操、排球比赛。铜山区每年都举行上半年小学生、下半年中学生的“四操”(即:广播操、武术操、特色操、眼睛保健操)、排球比赛,“四操”比赛要求各校全员参与,直管学校、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必须参赛,村小、村中学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比赛地点均在各校,评委组流动评比,广播操、武术操在基本要素不变的前提下,为了让学生有新鲜感、趣味感,在节拍、发声、队形、小造型等方面提倡变化、创新,同等条件,创新元素处理较好的名次列前,特色操要特色鲜明,紧扣地方色彩且与时俱进、常做常新,全区整合、创编的操、特色操近50余种,极大地充盈了校园,彰显了学校特色,推动了师生,孕育了学生,成为铜山学校体育的“一日日之大典”、一张张亮丽名片、一堂堂生动课程。
一次次对学校综合管理及校风、教风、学风的考量,真正是一场场全区各校间的综合较量。排球比赛不论上半年的小学生还是下半年的中学生均有70支(有时近100支)队伍参赛,开展之广、普及度之高体现了“龙头”项目——排球的优势,也在普及与提高上做足了文章,这为铜山区排球代表队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披金夺银、出国交流研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一年一会。每年由铜山区政府牵头,召开教育、体育、卫生三局联席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三局”:局长、分管局长、业务负责人员、全区各校校长、分管校长、体育教研组长、优秀体育教师(获奖者)。会议内容,一是总结表彰先进;二是下发下学年工作计划、提出要求;三是由分管区长、局长作动员、激励,强调突破工作的重难点及完成任务的节点。这种区长、局长、校长、组长、优秀教师直面对话的会议震动极大,效果甚优,起到了扬优促差、鼓舞斗志、明确任务、促进交流、相互比对、共同提升的目的,特别值得传承。
目前业内讨论热烈的话题之一为:如何唤醒、激发教师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水准;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基于几十年的摸爬滚打、酸甜苦辣,切合实际、层层递进地实践总结,笔者提出了“六个一”、“三不怕”、“三能”工程和体育教师备课、上课、评课的五个抓手,教学的五个转向、评价的四个偏重,高考体育的四会议、四阶段、四理念模式及教体结合的构建体系。最终水到渠成地促进教师们做到了“三会”(会讲、会做、会写)、拥有了“三权”(位置权、版面权、话语权)。
1.六个一。即:每天读一小时的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精读一本专业杂志,每半学期上一节公开研讨课,每学期写一篇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每学年编写一个本校特色的单元教学计划。十几年下来铜山区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体育教师不仅“不怕练”,更是“不怕讲”、“不怕辩”、“不怕写”,体育教师教学、教研的功夫硬、底气足、成效大,并在全区各学科教师队伍中处于领跑者的位置(区教育局领导的一致评价)。
2.三不怕。即:体育教师不怕写,学校体育不怕看,学生体育不怕测。体育教师不怕写:历来,体育教师的长处是练,短处是写,写是学习理论、反思实践、发现问题、提出观点的提炼过程,是从知识到应用的实践过程,而铜山区正是把这个过程作为教师提高体育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区体育教师人人能文章、校校有课题,正如大家所赞:铜山区体育人正信步走在“能文能武”的康庄大道上。学校体育不怕看:“不怕看”是指体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仅需要自己满意,还要领导和家长满意、同行认可和学生喜欢。“三不怕”把促进学生健康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把文件、理念的“硬件”转变成看得见、照着干、善评价的“软件”,这样的“抓手”对于促进各校更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3.三能。即:体能、技能、教能。体能按照苏教体艺〔2012〕1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技能按照2011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细则要求;教能包括理论测试、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和其中一节课教学计划的撰写(课件)、演讲、模课、上课。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对“三能工程”的具体内容反复研读、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采用自测、他测、统测的方式进行测试、评价、评比。技能测试全区以校为单位,初中、小学共分12片,先进行预测,再与高中组同时进行全区按学段举行的决赛测试,排出单位预、决赛测试和各单项前六名的优胜教师,各单项第一名的教师获得本年度体育教师“技能明星教师”称号,并进行各项、各类的公示、奖励,体能、教能也是如此。这种一招一式、一点一滴的真功夫上的研磨,诠释了“打铁需要自身硬”的箴言,有了这些“自身硬”的本事,工作就好做了。
4.备课、上课、评课的五个抓手。即:一个指导思想,两个为主,三个关注,四个呼应,五个对接。一个指导思想:以坚实的“育体、育人”为载体直面健康第一及学生受益的指导思想(是直面而不是确立或树立)。
两个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认知、技能、体能、情感一体化下的最大化(显性、隐性相容,铲除位置误区);信息、能力产生下的学会、会学、发展的链条;讲解、示范、管理、点拨、激发、展示的贯通程序。当今课堂上的整队集合多、讲解示范多、滥用表扬多、口号表态多、学生练习少、运动量少、批评教育少、主观能动少,四多四少的现象得到有效扼制。学生主体体现在有自信、有主见、有创意。
三个关注:关注课堂常规、关注教育意志与兴趣爱好、关注弱势群体。
四个呼应: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呼应(为什么准备、为谁准备),教法、学法与教材重难点呼应(对路、有突破),身体素质与基本部分及学生发展敏感期呼应(课课练练什么、怎么练、为何练),结束部分与基本部分呼应。
五个对接:学情、校情、师情与教学全过程对接,教学规律和发育规律对接,学习目标预设与达成之间对接,身体练习载体与情感社会适应对接,场地器材与创新教材、教法、学法对接。“五个抓手”内涵与践行的润育为教师们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2013年有8位教师参加省、市级优质课评课,一位获得省一等奖,五位获得市一等奖,两位获得市二等奖,教师们无不感慨地说:“抓牢五个抓手、发展五个抓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就会更有底气。
5.教学的五个转向、四个偏重。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五个转向”,即:由自身教转向学生学;由依靠高嗓门、管、卡、压、威逼学生学转向依靠教学艺术性来吸引学生学;由讲解示范转向新颖、丰富多彩的学练活动设计;由直接给予知识的结构转向帮助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由不合理地拼体力、汗水的消耗型转向高效率的智能、技能型教学。在教学评价上坚持“四个偏重”,即:偏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偏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偏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情感,偏重评价指标的多元性。
五个转向、四个偏重内化为了铜山区体育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具体行为,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效益,好多教师的此类成果在全国、省、市级比赛获奖、成文发表或课题顺利结题,也使全区中小学生对体育课“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盼望再来”。
6.创设了体育高考教学四理念、四阶段、四会议体系。每年形成了以“四理念”为基础,划分为“四阶段”,召开四次研讨会的制度。“四理念”:以最小的身体代价,换取最佳的训练效果;抓好柔韧性、协调性、规范性训练;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协调同步发展;训练负荷、恢复、营养常规顺序的倒置。“四阶段、四会议”:每一阶段召开一次研讨会,“四阶段”即“四会议”。具体阶段的划分及每次会议的任务、内容、负荷特点如下:
基础期(8~11月):任务:全面发展一般身体素质,打牢基础阶段;内容:一般耐力、两种力量(克服自身力量、轻力量练习)、三性(柔韧性、协调性、规范性)、三样(跑有样、跳有样、掷有样);负荷特点:量和密度适合,强度由小到中。准备期(11~次年2月):任务:发展全面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学习、改进、提高专项技术和战术;内容:5圈变速跑、长距离耐久跑、长跳,60米、100米跑,力量、各种投掷,髋关节柔韧、身体的协调能力;负荷特点:运动量大、强度中,训练水平、身体承受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均达到最高。竞赛期(3~4月):任务:提高专项素质,完善专项技术,提高训练强度,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内容:60米、80米、100米、400米、600米跑,次重量少数量、立定三级跳、双手向前掷实心球;负荷特点:运动量、强度稍超考试时强度。管理期(5月):任务:积极恢复,消除生理和心理疲劳;内容:谈心、聊天、做游戏和轻松的球类活动等;负荷特点:运动量小、强度小。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对于农村的高中,考上大学是衡量办学质量的敏感性标尺之一,体育学科也不例外。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提升的“四阶段”、“四理念”、“四会议”教学、训练模式越来越显示其价值,铜山区近二十年高考体育生均在百人左右(不含高水平、运动训练专业),约占全省招生总数的十三分之一左右,如:铜山区棠张中学2013年双过线就达36人。
7.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课余训练、竞赛的核心理念。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体育属于教育的范畴,课余训练、竞赛又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核心当然也是育人,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事,目前,我国课余训练、竞赛状况就不尽如人意。笔者牢固树立“核心”、践行“核心”,深有体会、尝到甜头。笔者在此项工作的认知、实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992年之前,笔者在棠张中学教体育、任教研组长,是徐州地区、铜山县中小学女子排球队教练。“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当时的实际条件下,就是让学生一定要有出路,因为带的基本上都是农家子弟,送走一个中专生或中师生都是件了不起的事,送走一届又一届队员,好多优秀的队员刚上手,家长、学生总想走,能解决“硬本本”问题,当时真是忍痛割爱,但也无怨无悔,当然也有很多上高中入大学的,就这样棠张中学的女排越办越好、越办越强,为后来棠张中学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笔者调入教育局,由于站的高度、管的范围不一样,逐渐认识到课余训练、竞赛“以人为本的核心”,不能只简单的让学生有出路,还应为国家民族从体育强国走向体育大国的战略大策着眼,从找“出路”到真正“核心”内涵的提升过程中,明晰了课余训练、竞赛、工作,成长→成材→成人的路径,也确立了三个具体抓手,即:“育人第一、竞赛成绩第二”,“用最小的身体付出代价换取最佳的训练效果(逼迫教练用心、用智、用规律做事)”,“在训练场上就要预留给学生学好文化课的体力、精力”;并坚持作为考核课余训练工作、教练员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发展到现在,铜山区的课余训练、竞赛成绩斐然,排球比赛号称百队千人比赛,铜山区中小学生女子排球、篮球队均为市队校办、教体结合的典范,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中披金夺银,出国交流比赛也是常事,在目前国内课余训练、竞赛状况整体不理想的大环境中独树一帜,唤醒了部分中小学和体育教师课余训练、竞赛的热情。
县(区)教研员是最基层的教研员,好多都是教研、行政一肩挑的,这与省、市教研员不尽相同。他们面对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和教学活动打交道,可谓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特殊的工作使命,繁琐的工作程序,复杂的工作环境,给县(区)教研员这一角色赋予了深厚的内涵,怎样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这就要求教研员不断提升自己,从业务水平到理论修养,都要不断增强。笔者认为首先要端正认识,明确三个“什么”,即:县(区)教研员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还应做什么。
1.县(区)教研员要做什么
县(区)教研员应做到深究教育教学内涵,熟知教育教学规律,要做既有着前沿嗅觉、又充满现实灵感的“大家”;要做内化理念、优化手段、潜心教学、驾驭课堂,教、导、评得当的“专家”;还要做贯通全局、适应社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人良师、善结益友的“杂家”。要想搞好一个县(区)的学校体育工作,教研员做到这“三家”还不够,还应善于打造具有一个区域优势的“三家”县(区)团队,才能群策群力创新发展。
2.县(区)教研员能做什么
县(区)教研员要能“三书”,即:读书、教书、写书。在读书的问题上,笔者始终认为,读与不读对从事一般行业者是个选择、兴趣和爱好的问题,但对于从事教育的人就是责任、义务。一个教人文化的人,不注重学习,肚里没“货”,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教书“匠”。有的人一本书教上几十年,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一成不变,学生备受煎熬,这样的教师误人、误己、误事业、误家庭(自家的孩子也受到不良影响)。笔者几十年来坚持刻苦读书,每天不读上一小时书不记笔记,总觉得有件事没办,一定得找时间补上。星期天、节假日更是读书的好时间,办公室、沙发上、床头上,处处以书为伴,自身通过长期的阅读提升,结合实践,提出了针对铜山区体育教师“六个一”、“三不怕”、“三能”工程,已成为自身及全区体育教师读书学习的准则。大家明确了教书先要知书,书中自有学理、教理、情理。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要时刻怀有一颗拜师求学之心,向专家学、向老教师学、向优秀同行学、向一线教师学。
写书是体育教师的弱项,但担负着广大中小学生健康的重任又要求我们“文武兼备”。能写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必备技能,肚子里有了墨水才能改变人们眼中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才能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享受运动、享受学习、身心和谐发展的更高需求。写书不光是指著书立说,也包括所有教学文本及教学经验的提升、教学成果的推广。这一过程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笔者的第一篇文章就发表在第一次投稿的六年以后,六年读、思、写的功夫没白费,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铸造了坚强的意志,不怕失败,失败一次就离成功靠近了一步,笔者抓紧一切业余时间,边读边写、边思边写、边做边写,迄今为止有专著两部,合著3部,在省级及以上级别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在国内外交流讲座达100余场次。
3.县(区)教研员还应做什么
县(区)教研员的任务有三,一是能承上启下做好方方面面工作的“润滑剂”。一个教师的课堂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可控因素,“我的课堂我做主”,但涉及到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及大型体育活动时,相对就是不可控制因素,自己作不了主,如无“润滑剂”就很难成事。相比较教研员的圈子更大,事情更繁琐,再加上行政的事就难上加难了,所以有的教研员总觉得力不从心,工作很难开展。基于此,笔者的体验是:可控因素要做实、做细、做完美,不可控因素要会争取、善做成,让人信服。要力求将一件事先预设好、方案做好,胜券在握才行。搞体育活动要钱、要物、要人、担风险,每一次拟方案、写报告都尽心去做,报告名称贴切,对活动的意义、价值、要求、程序、注意事项的用词、语句及经费、人和物的调用与使用等都仔细推敲,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考虑到其感召力,真正做到了报告递上去局长一定会批准,活动结束后从报告、方案、活动过程中(包括图片、视频)总结出一套系统材料,力求做到有需、有理、有据、有案、有果,一次活动、一个闪光点、一个里程碑、一次厚积累、一次大震撼,“家当”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做到这份上想不“润滑”都收不住,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不论是教研员还是一线教师的“活”就好干了;二是应有真功夫,教研员有无真功夫,一线教师是裁判。说、做、评、导,教师们要认同,乐意与你谈话、愿意接受你的指导。要让体育教师们“亲其师、信其道”,更要尊重教师,让教师们从心底里拿你当良师益友,这一点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真不容易,但作为教研员一定要做到;三是要有好团队,要把一个县(区)的工作做好、做出彩,必须有自己的“三家”(“大家”、“专家”、“杂家”)团队。铜山区坚实地打造出了三支这样的团队,即:中小学片级兼职教研员、中小学教科研骨干教师、中小学名师工作团队,三个团队几十个骨干人物,切实保障了铜山区阳光体育工作的落实和提高。
武云飞,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徐州市中小学生男、女排球队总教练,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体育与健康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荣获徐州市优秀专家、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学体育特级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70篇,著作3部,在国内外进行学科交流讲座达百余场次。指导铜山区体育教师在区级以上获各级各类竞赛奖项达100余人次,为铜山区获得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