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散打运动发展

2014-12-05 20:33张保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柔道跆拳道运动员

张保国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1)

传统武术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散打是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体育项目,全国散打锦标赛和全运会散打比赛的相继设立是散打运动在国内发展的有力证明。此外,散打以其较强的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和竞技性等鲜明特征在世界上获得了认同,不断向国际竞技体育行列靠近——于1998年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以“特设项目”的形式进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1]。但是,散打运动本身也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而且世界上同场对抗类的运动项目拳击、跆拳道、柔道等运动项目的迅速发展,我国散打运动面临巨大的冲击。所以用系统的方法对散打运动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是有必要的。

1 “SWO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SWOT”战略分析法又被称作态势分析法,它是由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Andrews)教授在1971年提出并广泛应用的,“SWOT”即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Threat的简写。它是组织思维、评估现状,制定出行动计划从而把项目提升层次的一个有效的方式[2]。SWOT分析法首先把一项事物的发展环境分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然后,把内部环境分为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把外部环境分为机会与威胁。最后把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起来制定战略,主要通过:1、针对机遇利用优势;2、针对优势克服威胁;3、利用机遇消除劣势来实现。通过这样的结合,可以明确具体的战略课题以及事业应该发展的方向[3]。使用SWOT分析法对散打运动进行研究可以找到对其自身发展有利的、需要保持或发扬的方面,找到自身的短板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并加以规避,抓住机遇克服威胁。

2 我国散打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

2.1 Strength:散打运动发展的内部优势

2.1.1 散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国传统武术是根植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4]。中国传统武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一营养的滋润下才得以繁衍并发扬壮大,散打运动虽然是最近三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的理念和技击动作都是由我国传统的武术转换而来甚至是直接借鉴传统武术的,在某种程度上,散打运动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首先,散打重视武德的培养。武德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中国武术众多的流派,其拳谱家法开章明义几乎无一例外的阐明武德,历代大师在择徒授艺之际,从来都要从天质和德行上苛求,要求习武者在习练武艺时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武德[5]。现代武术散打在教授过程中提倡“要学武先学德”,把武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这从散打练习者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见义勇为的行为上就可见一斑。

此外,散打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很深。散打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道”为其境界的最高追求,在练习方法和动作的技战术上形成了实战中的求稳求整的特点。基于练习方法来分析,散打提倡练习者内外兼修、内外合一,并且主张全身多个部位都能够得到锻炼和作为攻击工具,以及拳法、腿法和摔法综合运用与变换。从技击应用层面来分析, 散打的技击方式很重视防守和进攻的转换,练习者经常提到的“防守反击”就是通过把防守迅速转化成进攻来实现的, 这些都是散打在我国传统哲学方面的继承。

而且,散打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礼仪。我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尚礼”的,提倡“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6]。同样的,散打也非常注重礼,“抱拳礼”作为散打的一种独特的礼节在赛前、赛后和平常的练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和受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礼让”、“中庸”和“不为人先”的传统美德的影响不无关系,进而形成了一种淡化激烈竞争和“以和为贵”的文化意识和道德精神,这种意识与精神都是和我国长期以来所提倡的传统文化礼仪是相契合的。

2.1.2 散打具有较强的锻炼价值

散打具有显而易见的体育属性。散打的技术动作是很系统的——拳法、腿法还有各种摔法互相组合、完整统一,练习时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全面锻炼。据有关研究表明,长期从事散打练习能增加骨密度、增大骨维度,而且可以明显增大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面积。坚持练习散打可以促进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以及抗击打能力的提高。另外,坚持散打练习还可以增进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的目的。

由于散打的比赛性质是两个人同场对抗,使得练习者必须根据场上的变化随时采用不同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策略进行应对。所以,散打还可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场上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突出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上。经常进行散打练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兴奋性、灵敏性、应激性和平衡性,延迟大脑机能的退化,尤其可以培养人在危急之时保持冷静从容应对的能力。

2.1.3 自身改革有利于项目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11年在散打运动规则上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最新的竞赛规则即《武术散打竞赛规则2011》。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散打比赛较易导致运动员受伤的问题,2011年版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第七条关于服装护具的条款就有规定:运动员必须且只能穿戴竞赛组委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胸,并且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和缠手带,裁判在比赛时发现参赛选手没有戴缠手带时,可以直接判定对方运动员为本场胜方[7];在比赛犯规的处罚上增加了侵人犯规的一项处罚规定: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对比赛中相关护具的使用规定和侵人犯规的处罚规定是对散打安全性的考量,增加了比赛的安全系数,消除一些受伤因素,有利于改善人们对散打比赛易受伤的疑虑。此外,为了提高散打比赛的观赏性,新的散打竞赛规则还在得分、犯规和暂停比赛等条例中增加了新的细则。在得分方面,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另一方得一分,在一局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时,判主动进攻技术多者为胜方等;在犯规方面,背向对方逃跑将被判技术犯规;任何情况下运动员不得攻击裁判员,否则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在暂停比赛方面,在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裁判员除可以判对方得分外还可以暂停比赛。而且还规定对边裁的整个评分过程进行公开显示,从而体现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性。以上对散打比赛规则的修订以及裁判法的修改对散打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自身的改革将有利于该项目更好的发展。

2.2 Weakness:散打运动发展的内部劣势

2.2.1 社会影响力不够大

散打运动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现在已经拥有了很多的练习者,但近些年来发展呈疲软态势,社会影响力不够大并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这从散打的商业比赛接连遭遇重大挫折就足以证明——首先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早在2005年时就因为承办方的资金出现问题而停办,其次是影响力空前的国际商业性比赛“中泰拳王争霸赛”时办时停,然后是河南电视台在2004年开始主办的曾经红极一时的“武林风”出现造假传言。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散打比赛对于赞助商缺乏投资吸引力,难以获得赞助商的资金支持,散打运动员也没有形成经济人包装和推广的制度,诸多因素导致市场环境难以培育,内部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都对我国散打运动的商业化运营能否继续发展提出了疑问。

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相比,散打运动的发展之路也具有其局限性。它不同于一般项目“先普及后提高”的“金字塔”型的发展模式,而是竞技散打先入为主,独步天下,形成“钉字”结构。没有广泛的基础、形式单一缺少层次,没有合理梯队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广泛的影响力[8]。如果无法扩大散打运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那么其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

2.2.2 后备人才不足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具有广泛的爱好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现, 散打同样也不能例外。但是目前我国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不尽人意,普及程度和群众的热爱程度都较低[9]。在普通人的观念里, 散打是一项很残酷很残忍的体育项目, 甚至认为从事散打运动的运动员, 都是好勇斗狠的人。再加上近些年来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对子女更加溺爱等原因导致大多数的武术馆校都面临着生源短缺的困境。而且,从武术馆校到高等院校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散打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衔接机制,由于散打运动员从小就从事散打训练,在文化课成绩上往往较差,因此在后来的升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难免给大家留下散打习练者“都不是好孩子”的坏印象,造成了散打在广大青少年儿童中的普及率越来越低。

散打比赛是以激烈的同场对抗的形式呈现的,虽然该项目的比赛规则经过数次修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参赛运动员受伤的几率,但是较之其他项目而言该项目的危险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大中小学教育部门举办散打比赛的积极性不高和学生害怕参加散打比赛受伤的困局,从而造成学校层面很少举办散打比赛的局面。反之,学校层面的散打比赛的缺乏又引起了练习者缺少交流机会和散打运动缺乏推广途径等问题的出现。如此循环往复,致使我国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制约我国散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3 Opportunity:散打运动发展的外部机遇

2.3.1 中华传统文化地位的提高将提升散打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但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西方文明借助着西方船坚炮利的绝对优势对我国传统文化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种洋品牌、洋文化在我国的“肆虐”,使我国逐渐开始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凋零,因此复兴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把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作为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的一项方针政策,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的要求[10]。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国,它同时也是整个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世界范围内也对其推崇备至,西方许多文化学者也认为,以孔儒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文教育和人的道德修养,提倡仁义礼智信与和谐,这些精神主体代表了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散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散打在体育项目中的综合竞争力也将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地位的提高而得以提升。而且,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各类人才与国外的交流日渐增多,这些人才中不乏具有散打特长的,这些无疑都为散打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了机遇。

2.3.2 经济发展和体育地位的提升将使散打受益

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看,体育是依附于经济基础的,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速度和规模[11]。散打作为体育项目的一种,不管是通过商业化运营还是通过扶植武术馆校培养人才的方式来实现传承与发展,同样都要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大环境。现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体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体育健身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12]。散打运动在我国经济大发展和体育运动逐渐受到重视的新的历史时期将由此获益是可以预见的。

2.4 Threat:散打运动发展的外部威胁

2.4.1 拳击运动如火如荼

拳击运动早在1904年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时就已经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开展的拳击比赛有两种,即职业拳击比赛和业余拳击比赛。现有的拳击职业组织有:世界拳击理事会(WBC)、世界拳击协会(WBA)、国际拳击联合会(IBF)等。在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之下开展的比赛有:奥运会拳击赛、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国际邀请赛、区域性和洲际锦标赛等,这主要得益于其开展历史较早和推广传播制度的成熟。

20世纪初,拳击运动开始进入国人视野,先是在上海、广州等一些与国外交流较多的沿海发达城市开展,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在连续两届奥运会夺得拳击冠军的邹市明进军美国职业拳击比赛后,中国人对职业拳击比赛的关注度空前高涨。而且我国媒体对职业拳击比赛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更是前所未有的,世界拳王争霸赛一直在央视体育频道周末的节目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足以证明这一点。

2.4.2 跆拳道风靡全球

跆拳道运动是韩国最有形象力的运动项目,从20 世纪60年代发端,在短短的40 多年间,全世界已有近7 000万人在习练跆拳道,并且已经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3]。跆拳道目前在向国际化进行传播方面比较成功,其对本身的定位,宣传,策划比较到位,在整体发展策略上也比较科学合理。而在这些方面,散打是无法与跆拳道相比及的[14]。

跆拳道在我国经历了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已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造就了庞大的习练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跆拳道人口超过800 万,各种馆校2000 所,常年在馆校练习跆拳道的人数达70 万,跆拳道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体育项目[15]。

2.4.3 柔道经久不衰

柔道是日本传统“国技”之一,是由嘉纳治五郎在1882年通过改良日本的古代的武道柔术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今天的柔道不但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且还成为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柔术在当时日本被视为野蛮危险的一项搏杀技术,而柔道在对技术特点继承的基础上得以改进,强调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修炼。从日后柔道的发展来看,许多人学习柔道的目的并不是在其动作技术,而更多的人是在习练柔道的过程中深深被其所传授的“道”吸引,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6]。现代柔道运动自1979 年从日本传入我国后,虽然开展时间还不长,但是我国柔道运动员已经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历届的奥运会柔道比赛中,我国柔道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多枚金牌[17],柔道项目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除了拳击、跆拳道和柔道以外,像泰拳、空手道等和散打具有类似性质的项目在国际和我国国内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开展,这些和散打具有互相替代性的项目的发展对散打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3 散打运动发展的对策

3.1 散打运动实行市场化运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日益重视,再加上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举国体制的质疑声越来越强烈,更多的体育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是大势所趋,散打也不应例外。由于散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强的对抗性和锻炼价值,再加上散打运动对其自身规则的改进,如果对该项目加以系统化的市场运作,使其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运动也并非不可实现。届时,散打市场的商业化运营能把精彩刺激的散打比赛带给广大观众,赛事广告的投入,给商家和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达到互惠互利的产业运作目的[18]。

要使散打走市场化之路,首先,散打比赛必须能吸引观众,只有观众喜欢散打项目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那么在规则上,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散打竞赛制度,使比赛更具刺激性和观赏性,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1)在得分方面对拳法和腿法击打的力度进行界定,规定只有力量较大、击打足够明显的才能得分;2)对消极搂抱和背向对手逃跑的处罚力度适度增大,避免不雅观动作的出现;3)适度减少一些观赏性不强的摔法的得分,增加击倒对手的得分等。其次,要争取一些投资商。有关部门可以积极扩宽渠道,通过比赛冠名或者明星运动员代言等方式争取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散打职业化比赛中来,为散打职业化比赛筹措更多的运作资金,同时也扩大企业自身影响力实现共赢。然后,增加媒体的宣传力度。散打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在改善观赏性和吸引投资商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刺激或政策支持的形式吸引媒体对散打比赛的转播和宣传。

3.2 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拳击、跆拳道和柔道等项目之所以能风靡全球,关键是由这些项目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较为丰富的后备人才储备决定的。同样,要促进散打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注意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只有在具有了丰富的后备人才资源后才能摆脱世界同类项目带来的威胁实现长足的发展。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最主要场所,在学校中普及散打运动是散打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建议有关部门将散打运动列入大中小学校的体育课中,以必修、选修甚或是体验课程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散打运动的了解,并且通过增加禁止击打部位和增加比赛限制条件以及采用更加安全的保护用具等措施把散打比赛纳入到大中小学校的运动会中,从而保障散打运动在广大学生中的普及,同时也可以逐渐消除社会对于散打运动的误解。

此外,在抓好散打运动在大中小学学生中普及的同时还应该促进散打专业人才的培养。诸如柳海龙、赵光勇、张开印等一大批优秀散打运动员大多都是从武术馆校成长起来的,但是近几年来大多数武术馆校都发展的步履维艰,这势必会影响对我国散打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发掘与培养。针对这一现状,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武术馆校的投入与扶植力度,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倾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散打专业人才。同时,采用“体教结合”的模式适度增加高等院校对散打专业运动员的招生力度,增加散打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提高散打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解决该项目练习者和潜在练习者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散打运动后备人才数量的提高。

3.3 重塑散打的民族文化形象

对于现阶段散打在社会上影响力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由散打在很多普通人心目中较差的形象决定的,那么我们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备的散打文化传播机制,从而重塑散打运动形象。毋庸置疑,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是散打运动区别于拳击、跆拳道等同类体育项目的最重要的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只有突出了散打项目本身的民族特色,才能凝结广大人民的民族情结, 唤起公众对散打运动的关注和认同感, 才能更好的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散打运动。因此,在散打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发扬我国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把发扬其民族性和文化性放在突出位置。建议主管部门注意制定宣传武德教育的方针政策,完善散打运动武德教育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散打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科学研究、教学与宣传工作,在平时的散打课教学过程中强调武德的培养,抓住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重视这一契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散打运动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 结语

我国散打运动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就散打运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阐述,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扬优势,规避劣势,克服外部威胁,抓住发展机遇已经摆在了眼前。散打运动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把竞技散打实行市场化运作,发展后备人才,重塑其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切实实施起来。

参考文献:

[1] 丁传伟,王继生.从第十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看世界武术散打的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3):108-111.

[2] Tracy Beverly.Real-world intranets in 2010: SWOT Analysis[J].Business Information Review,2010,27(2):85-93.

[3] 青井伦一.经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 何胜保,高红斌,杨春,等.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J].体育科学,2013,33(10).

[5] 江百龙等.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6]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 中国武术协会.武术散打竞赛规则2011[Z].2011 .

[8] 郁建华,李印东,李治坤,等.散打运动发展多元化与规则多样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1):149-150.

[9] 林益波.试论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3,(08):124-127.

[10]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2006 .

[1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Z].2012.

[13] 刘奇.散打与跆拳道国际化推广策略的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72-75.

[14] 武勇成.散打与跆拳道国际化传播现状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15] 王守都.跆拳道在中国的市场化[J].经营与管理.2013,(04):100-103.

[16] 邓正龙,赵岷.教育体系下日本柔道的现代改革历程——兼论嘉纳治五郎的重要贡献[J].体 育 学 刊.2013,(02):121-124.

[17] 高大伟.中日柔道运动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4):130-132.

[18] 丁希洲.武术散打市场商业化运营背景下的“KO”及“TKO”现象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01):142-144.

猜你喜欢
柔道跆拳道运动员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