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科研能力 不拘一格写反思
任何一名体育教师自从教开始,自身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顺利贯彻落实体育新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重要课题。有人从强化培训内容和形式角度研究,有人从建立“传、帮、带”团队角度探索,但这些都是借助外力提高能力,尽管效果有时也会明显,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上还有欠缺。基于教学反思价值的特殊性,又基于教学反思操作的便利性,更基于教学反思结果的实效性,下面重点从如何不拘一格写反思的视角,谈一谈体育教师如何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少走弯路且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然而,反思是什么?哲学上称为“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然而,当问及部分教师是否对写教学反思有了兴趣、有了经验等,有不少教师摇头不语。究其原因,有的不知道真正要反思什么;有的因“老生常谈”而厌倦反思。当然,也有不少受益者,教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那么,该如何撰写教学反思?下面谈几点认识。
撰写体育教学反思应该感到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反思的价值。但有些人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苦恼,甚至会对“为什么要写反思”发出感慨。撰写体育教学反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既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又是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之所以有人对此项工作感到苦恼,说明尚未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挖掘出撰写反思的特殊价值。但撰写反思如何才能不苦恼并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为谁反思”,这是一个兴趣有无的关键性问题。假如把反思当作是为别人而写,十有八九不会积极主动,甚至有厌倦之感;假如把反思当作是为自己而写,大都会积极主动,甚至乐此不彼。因此,撰写反思的工作要看作是“反思自己的教学,为自己反思教学”的过程。然而,过去有些教师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不同程度地存在反思速度不够及时、反思内容不够深入、反思范围不够全面等现象。不及时表明兴趣不浓、动力不足;不深入显示目的不明、方法不灵;不全面说明能力不强、视野不阔等。假如能够达到及时、深入而全面地反思,将会大大减少对教学反思工作的苦恼。
体育教学反思写什么?翻阅教学反思文本发现,有的摆了事实,有的讲了道理,仅有个别展开了分析,存在“反而未思”的现象,即只是对教学的简单回顾,未深入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反而未思”的反思,很容易颠来倒去的重复写,为“不知再写什么”而困惑。一份完整的教学反思,最好能够从“摆摆事儿”、“讲讲理儿”、“说说法儿”方面去撰写。其中,“摆摆事儿”是描述教学中要反思的教学事件“是什么”,可以是某一个教学情节,可以是目标的达成情况,还可以是学生学习中的特殊现象等。“讲讲理儿”是谈一谈关于什么的事儿,既要探寻原因,还要有对教学经验和教学问题的归类。“说说法儿”是要谈一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即“怎么办”。假如是经验的话,要能够谈一谈该经验对未来的教学有何新的启发。总之,教学反思,要能够有从“事儿”到“理儿”再到“法儿”的递进内容。撰写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全面梳理过程。
撰写教学反思不是一件被动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自主有趣的工作;不是一件老生常谈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一件常谈常新的研究性写作。为此,撰写教学反思最好不受形式束缚。
1.教学反思“篇幅”可长可短
撰写体育教学反思,无论是一节课,还是某一单元、学期或学年教学结束以后的,有话可长,无话可短,一味地追求长篇大论,容易因无话可说而产生厌烦情绪。反思内容无论长短,都要是“有感而发”。而且,所写内容要能够对改进教学有独到见解。体育教学反思篇幅会因反思目的不同而不同。假如是对一节课中某一教学事件的反思,可就事论事,说清为止;假如是对某一阶段的某一教学现象进行反思,篇幅相对会长些,如就体育课堂“见习”现象而言,发现过多少见习现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见习现象?如何要求见习生“既见又习”?见习生在课堂上不可忽视,对见习现象的反思,能写出一篇甚至多篇反思性文章。为此,教学反思的篇幅因反思的内容、目的不同可灵活把握。
2.教学反思“内容”按需确定
由于体育教学不存在绝对的重复,会随着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而不同,需要反思的内容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反思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落实情况。首先,需要思考该理念什么含义?需要教师怎么做?体育课堂上是否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如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假如做到了,是如何做的,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假如有欠缺,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等。又如,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一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起着决定性作用。课结束以后,需要反思目标是否如期实现,假如目标达成度很高,该目标是根据什么设定的?又是如何把握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对此可做经验总结。假如目标达成度不高,要思考教学过程中哪里留有遗憾,是目标定高了,还是组织方法不当?对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分析原因,找到进一步解决的办法。
当然,除了对教学中的某一方面进行反思,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同时展开反思工作,因目的不同,反思内容各有侧重。假如是单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反思,可以对体育教学中的某一(或若干)问题或现象逐一反思;假如为提高科研能力而反思,可以归纳同一类问题或现象集中反思。反思的深入性和全面性,后者会比前者有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如何,反思内容可根据需要灵活把握。
3.教学反思“对象”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反思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任课教师某一节或多节体育课,也可以对所观摩的课堂进行反思;还可以对某一或多个专家学者的讲座进行反思等。拓展反思对象,将能够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更快地提升教科研能力。
从不同对象的反思难度上来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相对较为容易,因为,从设计到实施,自己都亲力亲为,对“是什么”、“怎么样”了如指掌。而对观摩他人课堂的反思,会有一定的难度,不但存在是否看懂,还存在判断是否正确,更存在改进策略是否可行等问题。对专家学者所讲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反思,难度更大。因为,首先对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是否到位,其次要思考这些理论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能否很好地运用,更要考虑运用的效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有时,现场看似听懂了,但实践中无从下手;有的实践中尝试了,但缺乏对关键问题的把握,未能成功;有的尝试成功了,但缺乏举一反三拓展性运用的能力等。因此,教学反思对象是多元的,反思难度也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发现,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是教学研究的财富,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快速提高教科研能力,希望能够不拘一格去反思,并把“反思教学”成为一种好习惯。
于素梅
2014年5月1日
于素梅,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生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