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普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不同的体育项目代表不同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见证了人类的文明与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达载体,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的文化冲突、选择和融合中形成的,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演绎着不同的文化象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符号价值。但近年来,在走向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民俗体育文化也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们对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参与的热情消退,使民俗体育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而走向消亡。因此,在原生态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面临全球范围的文化重构和认同的背景下,积极发展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扭转民族与全球的失衡,探讨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起源于对现代主流科学认识观的怀疑,是对长期主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和原则的一种批判,它以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大众性等为特征。[1]后现代主义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反对一元性。它认为任何文化都有存在的权利,并不存在文化地位的优劣。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全球文化应该转向多类别交叉下的非纯粹性,应该关注文化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后现代主义批判现存的等级制度和反对一切假想中心和权威,他们把目光投向被忽略者和非中心者,让文化成为大众都能参与的领域,他们追求绝对的自由选择,淡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的边界,反对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以后现代主义为哲学基础,可以更好地揭露全球文化中的现实偏见,为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带来积极影响。
民俗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区别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和研究内容比较宽泛,既包括像武术、太极拳、五禽戏等,也包括其他的少数民族体育。而民俗体育文化主要指的是民众的、原生态的体育文化,诸如舞龙、赛龙舟、荡秋千等,属于整个文化生态圈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民俗体育,《体育科学词典》的权威界定是:“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2]2006年和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俗类体育文化共计121类,包括泼水节、火把节、三月三节、苗族独木龙舟节等。[3]
民俗体育独具特色,并承载和传递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教育、审美、精神及经济价值。
民俗体育的历史价值。民俗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是对过去历史的记录和展现,我们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中了解和认识历史。如苗族在一年一度的“赶坡会”上举行爬坡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纪念苗族英雄孟子佑。
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民俗体育文化是不同民族杰出才智的创造,是光辉灿烂文明的载体。发展和保护这些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文化习俗,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从而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共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4]
民俗体育的教育价值。民俗体育文化表达出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热情和渴望,赞美新生活的美好和甜蜜,教育人们要热爱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乡民的精神世界。人们通过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不仅能增进他们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促进民俗文化交流,还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强他们对生活热爱,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民俗体育的审美价值。民俗体育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保持着浓郁的原生态性,是展示各民族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宝贵资源。[5]如我国南方的采茶舞、秧歌舞以及台湾高山族的“杵舞”、佤族的“舂臼”等,都是透着审美体验的、富有象征性的民俗体育活动,其原始古朴的艺术风格使观众感到了美的熏陶,赏心悦目。
民俗体育的精神价值。民俗体育是广大民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如布依族的“查白歌节”,白族的“三月节”、“鱼潭会”,傣族的“泼水节”,瑶族的“铜鼓节”等。个体能在这些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中实现群体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产生归属感和价值感。另外,村落开展健康向上、内容多样的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不但能加强彼此的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陶冶参与者的情操,而且对建立科学、健康的新型生活方式,创造和谐、文明的村落环境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民俗体育运动,作为旅游资源,有巨大潜力和价值。如苗族的拉鼓节、地方和全国性的舞狮大会、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民俗体育活动的表演和竞赛,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体育一体化趋势明显,随着现代体育项目的增多和奥运会等各种体育赛事如火如荼的举办和转播,民俗传统体育受到现代体育的强烈冲击。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许多当地政府缺乏宏观主导,没有形成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使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体育文化处于随意状态。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缺乏明确的分工,使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正面临逐渐消失。
(2)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且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制度保障。从笔者走访调查来看,很多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监督和管理依然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同时不能最大限度的有效整合全社会力量,导致民俗体育主体行为不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
(3)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艺人进入高龄化,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将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进而使得很多民俗体育文化资产被迫流变消失,这将严重阻碍民俗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
民俗体育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它是百姓文化;相对于雅文化,它是俗文化;相对于典籍文化,它是口头文化;相对于都市文化,它是农耕文化。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流传于地方的民间文化,面临着难以传承和发展的命运。后现代主义批判现存的等级制度和反对一切假想中心和权威,把目光投向被忽略者和非中心者,让文化成为大众都能参与的领域,反对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并淡化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的边界,这为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多元状态下,要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从以下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同其它民俗文化形式一样,民俗体育文化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学术界应转变以往只关注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和典籍文化的传统,而应同时注意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着重加强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和研究提炼。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研究的扶持力度,尽可能做到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存和展示。
(2)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民俗体育文化是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扬而保存下来的,然而,它的传承方式具有动态的流变性,只要中断了相关的传承活动,即意味着消亡。为此,需要体育行政部门及当地政府在创建都市文化的同时,关注大众文化,关注民俗文化。制定长期、全面的保护发展规划,依照规章制度各司其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3)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人民群众是民俗体育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传承者和保护者。只有通过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并引导民众养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进一步使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去,积极拓展民俗体育的发展空间,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
(4)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属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人”在民俗体育文化保护工作中处于核心位置。因此,要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和民俗体育文化的教育,大力培养更多的传承技艺的人。针对年轻人崇尚新奇事物,缺乏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的兴趣和热情的特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投资,使民俗体育文化的从业人员的生活能有基本的保障,激发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不至于使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些濒临消亡的民俗体育文化得到行之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5)活动进入校园,让学校体育为其领航。将民俗体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结合地方传统、学习者思想意识特点和身心发育情况,加强对民俗体育活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大力宣传,激发青少年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挖掘民俗体育活动资源,并进行一定整合创新,引入体育教学,多渠道开展民俗体育活动,进而努力培养后备人才。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起步较晚,经验相对较缺乏。因此,在对我国本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相关政策法规中一些成功的做法是非常有益的。
[1]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7.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EB/OL].http://www.ihchina.com.cn/main.jsp,2013-06-14.
[4]朱波勇.论民族体育的文化功能[J].体育科技,2005(3):3-4.
[5]胡小明,黎文坛.论民族体育的审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