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双向建构①

2014-12-05 17:37:27蚁哲芸郑李茹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师体育

蚁哲芸 郑李茹

(汕头大学体育部 广东汕头 515063)

我国虽然疆土辽阔,民族众多,但是民俗体育的发展并未充分利用此优势,使民俗体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带来的社会变化之快,竞技体育发展势头旺盛,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民俗体育的发展步伐更加举步维艰。基于此,民俗体育的发展需要人们将之传承并发扬光大。据调查研究表明,将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并轨发展,是发展民俗体育的最佳途径。

1 学校体育因民俗体育而更加丰富多彩

1.1 学校体育因民俗体育而内容多元化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前提必要条件,只有确保充足的课程资源做储备,才能确保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纵观历史,我国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简直是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从苏联照搬,或是从西方效仿得来的,几乎完全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从这点看来,民俗体育是可以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做到有益补充的。其原因有四点:第一,民俗体育基本起源于民间游戏,因而趣味性较强,比较容易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第二,民俗体育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有个深刻的认知,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第三,民俗体育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广。我国地域广阔,并且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民俗体育的特点鲜明,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浓厚,可以增强学校体育内容学习的吸引力;第四,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生活之中,因而具有生活化特征,方便学生体育学习之余进行锻炼,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2 学校体育因民俗体育而内涵深刻化

我国民俗体育不仅作为一种体育形式而存在,它更是一种文化的彰显,这其中比较典型案例的有舞龙舞狮、摔跤和搏击。舞龙舞狮彰显着动静相宜的文化内涵;摔跤彰显着大气果断的文化内涵;搏击彰显着坚定顽强的文化内涵。此外,民俗体育还可以对学校体育德育教育做到有益补充,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抓住民俗体育的内涵特点和优势,将体育教学之中融入适宜的民俗体育文化内容,进而深刻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

1.3 学校体育因民俗体育而效果显现化

民俗体育,一般起源于民间游戏,因而趣味性极强。另外,民俗体育是大众广泛参与的民间体育类型,因此必定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基于此,将学校体育教学之中,适当的融入民俗体育元素,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体育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满足欲和自豪感。因此,民俗体育的融入,必将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1.4 学校体育因民俗体育而改革扩大化

受苏联和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更加注重竞技体育的发展,这就导致了适宜大众学生的体育项目成为学校体育忽略发展的部分。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大众体育游戏项目,因而更加适宜大众,这就致使民俗体育能够很好的填补学校体育开展适宜大众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缺口。因此,将学校体育中融进民俗体育,不仅可以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

2 民俗体育需要学校体育加油打气

2.1 民俗体育需要学校体育方式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的民俗体育都是靠无意识传承而传承下来的。所谓的无意识传承就是不是人们刻意传承的结果,而是偶然获得传承的,这种传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受到外界冲击,必然会土崩瓦解。因此,民俗体育若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依靠有意识传承。所谓有意识传承,就是要依靠人们通过某种形式或方法,使民俗体育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并祖祖代代传承下去的过程。学校是传承文化最为科学和长久的地方,因此,民俗体育若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依赖于学校体育。将民俗体育融进学校体育之中是个不错的选择。学校体育通过对民俗体育进行筛选、整理、完善和规划,使之以科学的形式存在于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并在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得以发展和传承。

2.2 民俗体育需要学校体育科学调整

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有一些不良思想印记,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在对民俗体育融入之前,对其进行科学的筛选,去掉不科学的部分,留下科学的部分。此外,民俗体育之中有些项目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深受学生喜爱,抑或带有显著的健身色彩的,学校体育应对其进行合理调整、科学规划,使之在学校体育之中发扬光大。与此同时,民俗体育的特色和独到之处,学校体育应予以保留,使其继续拥有可辨识的最本质特征。所谓的调整,是为了其发展更好,而不是让其变得面目全非。

2.3 民俗体育需要学校体育推进步伐

一个民族若想在世界的舞台上得到认可和尊重,它必须要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做坚强的后盾和强有力的支撑。民俗体育也是一样的,它若想登上世界的大舞台,就必须有其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内涵做支撑。此外,民俗体育光独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世界融合。这就要求民俗体育不断的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并与自身很好的融合,使自己具有世界的烙印。当然,民俗体育无论是与世界的融合,还是自身的独特之处的发挥,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的协助,民俗体育需要学校体育的规范与帮助,将其完善至完美,进而走向世界。舞龙这项民俗体育通过借助学校的力量而荣登世界舞台就是对其最好的佐证和说明。

3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双向建构规划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作用最大化

政策的制定主要包含制定者和制定内容两大板块。课程权利内容主要涵盖自主权、决策权、开发权和参与权。在体育教学中则体现为体育课程的内容制定和内容选择方面。就当下而言,我国的体育课程权利还是受到很大束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严重欠缺。因此,若想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最大化,就需要政府政策和学校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让学校体育在民俗体育应用过程中实现课程权利的最大化,体育教师可以自由、灵活的支配民俗体育教学内容。

3.2 加大研发力度,确保科学长远发展

前面说过,民俗体育尤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在融入体育教学之中时,需要加大筛选力度,这就需要科研机构的介入。通过科研机构对民俗体育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调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校体育所用。民俗体育在一系列的科学评估后,卸下负担,重新起飞。因此,民俗体育若想得到长足发展,离不开研发机构的大力协助。

3.3 做好教学保障工作,从提高师资水平做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地位不可小觑。因此,民俗体育若想在体育教学中获得长远发展,优秀的民俗体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优秀的民俗体育教师:第一,外聘民俗体育的专家,对本校民俗体育教师进行讲授和座谈,提升本校民俗体育教师素质,如有可能,聘请专家为本校的兼职教师;第二,选派优秀的民俗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吸收精华,回来释放本校;第三,在本校的学生群体中,大力发展后备民俗体育教师人才。

3.4 促进形式多元化发展

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游戏项目,因而简单易学适宜大众、娱乐趣味欢娱大众。此外,民俗体育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学校体育中融入民俗体育项目时,要注意到民俗体育的这些特性,注意把握特殊节日的特殊运用,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将民俗体育广泛应用于各个时间段和各种场所,让民俗体育广泛开展起来。

3.5 规范体制,促进发展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西方和苏联的影响,竞赛体育已成为主流。但是之于民俗体育项目而言,全国性的项目屈指可数。因此,建立一些规范的体育竞赛制度,让民俗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竞赛中广泛开展起来,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开展,那才是民俗体育的科学发展走向。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部门,应对此大力协助,使民俗体育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俗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若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持续的传承与弘扬,必须依托于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若想得到长远饱满的发展,也需要民俗体育的有力补充。因此,将二者合理建构、有机融合,是学校体育和民俗体育的必然发展之路和正确选择。

[1]王志平,高志远,张兆祥.我国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途径探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5).

[2]周俊.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老区建设,2013(2).

[3]王若光,啜静,刘旻航.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啜静,王若光,刘旻航.我国民俗体育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状况[J].体育科学研究,2013(1).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教师体育
冬季民俗节
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 17:18:07
民俗中的“牛”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民俗节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2016体育年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