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大连市业余体育学校 辽宁大连 116000)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1926年首次举行,自此以后,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开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乒乓球赛制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国际乒联先是出台了“大球”制,其后又相继出台了11分制和无阻挡发球规则,其是乒乓球运动史上最深刻的赛制变革,这一改革不但加快了比赛节奏,使强对抗增多,同时也乒乓球技术及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球”规则,就是以直径40mm的乒乓球代替以前的直径为38mm的比赛用球。“11分”制,是指把比赛每局总分从21分调整为11分,以9局5胜或7局4胜代替5局3胜、3局2胜,将发球轮换从5个一轮调整为2个一轮。无阻挡发球,是指发球时,选手应将球自然置于手掌,保持手掌静止、张开,发球时垂直将球向上抛起,不可令球旋转,同时球与手掌距离不得低于16cm,球下降过程中不可触碰其它物体。无阻挡发球能让对手看清发球员的动作,判定球的旋转,从而为接球做好准备,也使接发球得分变得更容易。
“大球”规则的实行,改变了比赛用球的直径,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选手的乒乓球技术,那些以“旋球”取胜的乒乓球选手,其技术优势将被极大的削弱,但却会使比赛对抗更为激烈,使用大球会减缓球速,同时也有利于观众观赏。
在使用大球以后,会使球速减缓、旋转度降低,若仍然使用打小球的用力方法、动作进行正手进攻,必然会减弱回球力量。在国际比赛中,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一直都以发球见长,其也是选手制胜的一大法宝,然而乒乓球直径变长,会因削弱球的旋转度而使选手难以掌控发球旋转,加之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更会降低我国选手的竞争优势。
在使用大球后,增加了比赛回合,也使得双方的进攻范围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中近台进攻变为了中远台进攻,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对攻、相持的时间。
大球的使用给全台进攻创造了有力条件。一方面,大球会增加发短球的出台概率,就算球不出台,球的旋转度强度也不大,容易出现“挑起”、“快点”而持续进攻;另一方面,用大球会减缓球速,从而给全台进攻创造了更多机会。
用大球后,会减缓选手击球速度,也就很难将对方“一拍打死”,从而使比赛的对抗性、激烈性大为增加。大球的使用,要求选手必须拥有扎实的功底、灵活的打法、灵敏的反应、快速的步伐,方可占据比赛优势。
使用大球,增加了比赛来回时间,使得比赛对抗、相持时间更持久,不会出现几拍定胜负的局面,更能调动起观看者的情绪,使比赛更加精彩、刺激,让观众看起来更有意思,予以观看者更多回味。
实行“11分”制后,让乒乓球选手在现场节奏把控、技术战术组合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训练模式也体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
(1)在以前的“21分”制下,不少选手所拥有的优势技术,在“11分”制下则变得不可预估,比赛的偶然性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①在“11分”制中,每局的回合数大为减少,很难拉大比分差距,所以使得关键球变得更为重要;②选手在处理每一个球时,都必须谨慎、小心,任何一个球都可能直接关系着比赛胜负,其必然会使选手心理压力增加。“11分”制所特有的比赛紧凑性,使得选手在比赛中不容有失,缩小了比赛结局的可回旋余地。
(2)针对不同打法、不同技术风格的选手而言,“11分”制造成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以前的“21分”制下,为5分轮换一次发球,“11分”制下则是2分轮换一次,其使发球变化空间大为缩小,同时也使发球威力降低。对于我国选手而言,发球前三板通常都是取胜的关键,“11分”制的实行,对我国选手的战略、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11分”制下,缩短了单局比赛时间,更体现了开局的重要性,所以要求选手迅速进入到比赛状态。在“21分”制下,选手就算在开局落后,只要在后来发挥实力,也可后来居上、逆转局势。但是在“11分”制下,选手稍有松懈,可能就已经完成了一局,也就丧失了挽救机会。
在以前的遮挡发球规则下,对方进行接发球时主要为控制球,通过控制球的下旋落点来获得进攻机会,基本上不会通过台内直接争抢来增加得分,也不会加大进攻威胁。但是在实行无遮挡发球规则以后,则为接发球一方创造了得分条件,在该规则下,接发球质量的好坏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无遮挡发球降低了接发球判断的难度和发球的质量,让对方可以重点突破接发球,以增加得分,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半出台球抢位和台内球挑打。所以,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需要选手全面提升接发球抢攻意识以及反控制、控制、挑打能力。与此同时,选手还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接发球技术体系,也就是在接完发球后,要将第二板调整为一体技术,而非衔接技术。
大球的使用,使得“一拍打死”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增加了比赛回合;“11分”制下,使得比赛变数增加、节奏加快,同时也使球技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面临新的乒乓球赛制,要求选手增强主动进攻意识、增加击球力量、提高接发球质量,以保持我国乒乓球运动质量的稳步提升。
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行,减少了接发球摆短使用频率,同时也使得回摆技术失去了实用性,取而代之的是快冲、暴挑技术的使用。在新赛制下,运动员需要以技术转换为立足点,将从前的短球所运用到的手腕手指调节,迅速转变为大臂、前臂、整个躯体的发力,利用速度、力量压制对方,让自己掌握更多主动权,以便上手得分。这种乒乓球技术方法、比赛风格,也是无遮挡发球规则下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实行无遮挡发球规则后,我国选手在第四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于受传统赛制影响,普遍在第一板不发力,“先稳定、再发力”的心理使得我国选手丧失了比赛主动权,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了比赛失利。同时在男单决赛中,同样因为我国运动员的主动进攻意识不强,不能适时出手进攻,而拉开了比分差距,最终导致失利。
新赛制下,要求选手的步伐移动迅速,所以必须加强选手的步法训练,并要在实际比赛中充分运用训练中的步法。步法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腿部爆发力,增强小腿、脚腕力量,训练方式如原地跳、青蛙跳、短距离冲刺、跳绳等;其次是腹部力量锻炼,训练方式有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再次是灵敏度训练。训练方式包括踢足球、左右启动、原地启动等;最后是耐力训练,训练方式包括多球专项训练、长跑等。
在新赛制下,选手必须加大动作幅度。所以,必须强化体能训练,增加力量训练强度,同时还要增加腰腿、手臂力量,以提高击球、拉球力量,加快球速。此外,还要对乒乓球变化、落点位置、落点与比分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以便选择科学的落点增加得分,同时还要处理好借力与主动发力间的关系,以控制好强攻机会,提高成功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内因。在日常训练中,要重视选手意志的培养,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新赛制和比赛。比赛期间,选手要能根据比赛变化,及时通过自我的鼓励、暗示与控制等方式,迅速调整好心态,调整好战术,从容应对比赛,以获得比赛胜利。
[1]孙娟.乒乓球新竞赛规则对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0.
[2]张秋芬.北京奥运会团体新赛制下我国乒乓球基础训练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4):64-65.
[3]彭搏.无缝乒乓球的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4]滕辉.乒乓球竞赛规则沿革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广州体育大学,2010.
[5]于晓.探讨乒乓球发球的规则与训练要求[J].青春岁月,2012(21):281.
[6]赵玉明.乒乓球竞赛规则对技术训练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