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漫辉
(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体育教学学术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也是一个研究“学术”的新视角,体育教学学术更是体育教师自身所积累的文化资本表现之一,对促进体育教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系统阐述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学术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学术的路径选择。
著名教育家博耶(L Boyer, 1990)在《学术的反思——教授的工作重点》(Scholarship Reconsiderd:Priorities of professoriate)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学术不仅是通过研究手段来发现未知的知识领域,学术还须通过课程的传授来加强自身的综合知识,这说明学术是一种应用知识,是一种应用知识的学术,即探究具体的方法,把知识和实践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另一种是通过探索咨询或实际教学经验来传授知识的学术[1]。”这说明学术研究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即一种视为在学习知识中寻求真理,是为了认识科学理论,解除人类在理智上的疑惑,不考虑其作用和目的。另一种则是从实用性学科研究来理解学术,它看重学术本身的实际效率和效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教学“学术”本身。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把整个学术工作的一部分视为教学,由此看来,教学学术是实践与理论双向互动的关系。1997年格拉塞克(Glassick)在其《学术水平评价》(Scholarship Reassessed)一文中充实了博耶的“教学学术”的概念,他认为“教学学术”主要是“面向实际和现实”[2]。尤其是博耶在美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继任者舒尔曼 (LeeShulman)在2004年发布的 《让教学成为共同的财富》 (Teaching as Common Property:Essays on Higher Education) 一书中将博耶的 “教学学术”延伸为“教与学的学术”,认为“教学学术”不仅包括了“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还包括“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凸显了对学生如何学习的重要问题,系统地研究了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问题,整体上把教学视为如何进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实践学术的缘由是什么等等问题的核心[3]。在教学学术研究中,既要充分了解认识教学学术的实质是求知欲望,又不反对从教学的实用性来意会教学学术的本尊,并且用全新的角度解读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学术概念[4]。“教学学术”的提出,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追求真理,让自身和学生不断地独立思考以及质疑教学研究的结论和挑战权威的定论,教学学术对近20年来美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起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者广泛的关注。
何谓体育教学学术?博耶对什么是教学学术进行了描述性的解释,他认为“教学学术”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知识[5]。而关于体育教学学术有三种基本形态:一是体育教学学术的能力成分,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的研究被视为体育教学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性和创造性的可见性成果;二是体育教学学术的知识成分,体育教学学术等于优秀体育教学,也就是说体育教学学术所指的体育教师是由学生和同行评价出的优秀体育教师,他(她)拥有广泛的关于教和学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实践能力;三是体育教学学术的素质成分,体育教学学术和学术性体育教学相似,是体育教学领域的学者们将体育理论运用于体育实践中的学术性取向。体育教学学术意味着体育教师通过将对体育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反思与以往的体育教学经验的知识相结合产生的一种体育实践智慧。这三种形态,第一种接近于体育教学学术的本意,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侧重于”体育教学”,未能突出”体育教学学术”的含义。而我国当前关于“体育教学学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教育研究者针对体育教学学术的结构来概括体育教学学术,认为体育教学学术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也有的研究者注重于体育教学学术水平内涵的探讨,认为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是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体育教学实践能力、体育教学专业素质以及体育教师在其学科领域中进行教学实践时,通过体育教学研究、学术报告、学术合作交流会、教学反思实践以及研究成果评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发现知识、创造思维、探索应用的综合能力[6]。”对于体育教学学术的内涵,国内外学者还未能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研究需要给体育教学学术定义为: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进行科学性探究,并将其科学实证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这包括体育教师系统地研究与学生体育学习有关的一切问题),从而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公开、交流、评价(创造、反思、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以及建构一种学术研究。通过体育教学学术,对于完善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体育教师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了便于研究教学学术的本质特征,博耶将教学学术本质特点划分成探究性、创造性和反思性三种基本存在形式。体育教学学术属于体育教学实践领域,按此理论,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学术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3.1 体育教学学术的探究性
体育教学学术的探究性是指体育教师依据体育教学学术的能力成分的本质特点,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遵循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兴趣的需要,遵循学校体育发展规律和条件的需要,科学而合理地选取适合学生体育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和体育探究性学习相联系,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有利于学生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从而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质的跨越。
1.3.2 体育教学学术的创造性
体育教学学术的创造性是指体育教师依据教学学术知识成分的本质特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以一种新的方式解决和回答研究的问题。这种体育教学学术的创造性既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学术的精神品格,也是体育教师在学术上的驱动力,这是体育教学学术特有的亮点,也是”教书匠”和”体育教师”的根本区别。
1.3.3 体育教学学术的反思性
体育教学学术的反思性是指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学术的素质成分对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问题所做出的系统性反思,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起到公开、公平、公正、面对面的评价,采取与他人活动建构的一种教学形式,并不断地对自己的体育教学组织、内容、过程以及结果等进行有效地反思[7]。在体育教学中只有积极探究与解决体育教学实际问题,努力提升体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通过反思性的体育教学实践,才能完善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调控,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教学学术水平。
体育教学学术通过体育教师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次,然后把理论和研究的反思运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改进体育教学水平。具体来说,体育教学学术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体育教学质量是指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水平的高低和体育教学效果优劣的总体评价。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制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教学实践过程等的相关准则,其中还包括教师的基本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而目的性价值是一种学校体育赋予体育教师的使命、职责,目的贯穿于体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它突出了体育教学学术的探究性特征,还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和用途,是体育实践主体在体育教学之前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是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是体育教学学术的灵魂,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方向。按理说,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本意在于调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检查体育教学效果。但事与愿违的是,这种体育考试不但不能让教师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反而成为了追求“升学率”的一个目的,给体育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然而,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客观事实,更重要的是,这种客观事实必须进入到体育教师的意义系统,成为一种主观事实,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打破追求“升学率”为目的性价值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体育教学格局。由此证明,体育教学实践的本质也就是一种学术活动,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也就是学术性。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体育教师自身所积累的文化资本表现之一,对促进体育教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都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促进体育教师良好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迈进,这需要体育教师教学学术的创造性。在此蜕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度”受外部环境和要求引领,外部环境浓厚,体育教师走向成熟度速度越快。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好的教师来支撑,而学校优秀的体育教师的大量出现,主要取决于学校给体育教师搭建的专业成长平台。首先,学校管理部门应对体育教师的发展目标进行长期规划和指导,须有针对地制定符合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计划,使目标具有激励性、可行性和发展性。其次,学校场域中的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对比属于弱势群体,学校场域中体育教师应该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权力要求,这是他们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需要,也是稳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第三,以基础性课题研究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除了具有本身固有的重要的内在价值之外,还要形成对话机制,为体育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第四,构建一个教学学术的团队。营造教学学术氛围比制度建设重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有效的知识增长和更新的机制。”[8]体育教师团队在各自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体育教学学术的团队成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
时代和社会在变,体育教师教学的理念也在变,不变的是它对体育教学本然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校体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需求,不断扩展其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注重自身的教态,培养对体育教育教学的信念,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体育教学学术的反思性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泉,体育教师需要将已形成的实践经验不断反思总结,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认知的加工作用,使得这些实践经验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意义建构,从而形成教师的体育教学实践智慧。体育教师是自己课堂里的体育教学决策者,是一个将体育课程标准与计划转变为具体教学计划的设计者与开发者。体育教师发展愈充分,按照实施的具体情境进行教学的可能性愈大,体育教学实施水平愈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再造,包括对体育教学具体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增删,对体育课程时间的微调、教学行为的变革等。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引发体育教师的内在动机,使他们理解教学的目的或意图、实质、真正的和潜在的利益,并能在实施中获得良好的感觉,真正参与到实施的过程中,主动改变旧的体育教学文化,创造新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讲,优化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学学术的价值对体育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体育教学学术路径的走向应该受到体育教师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本文针对为什么需要体育教学学术并结合有关学者研究的成果谈谈体育教学学术的路径走向。
在体育教学学术的实现中,体育教师不仅肩负着体育教学实践的重担,还承担着研究者的身份,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突出研究教学意义,彰显了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实践实施主体不可替代的价值。体育教学学术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化和情境化的教学经验,经过体育实践的滋养与体育教师独特个性和知识态度体系的融合,体育教学学术一扫干瘪枯燥的面貌,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中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学术研究,要有体育教学学术研究的意识,这是体育教学学术的根基。体育教学学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设计的研究,即体育教师针对特定的体育教学问题,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体育教学反思,修正、扩充与完善己有的体育教学理论,内化自己关于体育教学的观念与态度、行动研究实际上提供了体育教学情境与体育教学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体育教学学术赖以存在的基础。
作为最基层的体育教学管理组织,体育教研室的地位应重新得到重视和强化。体育教研室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观摩、体育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然而现实中的体育教研室只是排课、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与修订体育教学大纲的场所,提供体育教师教学学术探讨的机会不多,不能有效解决体育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改进体育教学效果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为此,加强体育教研室在体育教学学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利用体育教研室工作机制为体育教师提供多种形式和机会,让他们通过专业交流、研讨会议、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临时说课、组织听课等各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沟通,体育教师的案例分析、体育教师行为的访谈、体育教学经验介绍都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个人实践知识。提高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学术能力,应增强体育教师反思能力以及全面掌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的基本范式。所以,体育教研室要有意识地组织优秀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分享体育教学学术成果,使之内化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以及教学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
培育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术氛围,体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学术生长环境,使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工作中感受到愉悦,使人得到健康的生长。树立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意识,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科学轻人文、重理性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形成了一种物化体育,凸显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体育教学学术研究缺乏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缺乏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关注,这就使得我们无论在体育理论层面,还是在体育实践层面,都存在深层的“人”的缺失问题。所以,首先要鼓励体育教师从人学视野研究体育,不仅可以为体育研究开辟新的境界,有助于看清当今体育所存在的一些盲区,这一新的视野也必将在体育研究中产生新的话题,形成新的范畴,解决新的问题,并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综合,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其次设立符合体育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摒弃只求形式不重结果的体育教学评价制度,建立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新评价体系,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整体质量。充分了解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分析体育教材、编写体育教案、进行体育教学反思、总结体育教学成果、实施体育教学交流,建立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引导体育教师扎实地发展教学学术的能力和水平[9]。
[1] 厄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Glassiek,C.E.,Huber,M.T.Maeroff,G.I.Scholrship Assessed: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oriate[M].San Farncisco:Jossey-Bass,1997.6-7 36.
[3] Lee Shulman .Teaching as Community Property[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2004.163- 172,191- 201,203- 217.
[4] 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后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1998.
[5] Boyer,E.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ties of the professioriate[M].New York:Wiley.1991:23.
[6] 吕林海.大学教学学术的机制及其教师发展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09(8):21-23.
[7] 冉娟.中小学教师教学学术:可能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3):19-21.
[8] 邓涛,饶从满.论高素质教师及教师职前教育改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0-56.
[9] 时伟.大学教师专业专业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视角[J].教学研究,2008(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