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身气功发展的变革节点
——《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解读

2014-12-05 13:48张鑫淼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气功赛事规划

张鑫淼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1 产生背景: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现状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第62个体育项目,自2003年以来,”[1]健身气功的推广与发展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时至今日业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群众参与最为集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运动项目之一。最新数据显示,至2013年,“我国健身气功的站点数量已经达到了19510个,增长幅度近30%;群众参与人数约27万人次,较往年相比增加了35%;举办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567场,这一数字也近乎是往年的3倍之多。”[2]与此同时,健身气功的国际化推广策略也得到了积极的开展,“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了派出25个团组共计101人次,赴2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健身气功宣传推广活动,举办教学、培训、表演、讲座300余场次,受众达14000余人次,受到了当地健身气功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获得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评,”[3]健身气功的国际影响力、乃至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发展。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响范围之广,由此也可见一斑。

然而,虽说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都显得相对积极而明朗,但作为一项集群众体育运动项目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于一身的健身气功,更多的是被笼统的归纳在全民健身领域中结合《全民健身条例》与《健身气功管理办法》来进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相对缺乏更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而随着健身气功站点数量与参与人数的激增,相对应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站点等组织部门的管理机制如何完善、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教练员队伍如何建设、场地与资金等客观条件如何协调……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与日俱增,使得健身气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最为突显和迫切的变革节点。在这一现实发展背景下,2013年8月28日《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的正式发布,则无疑成为了这一变革节点最为重要而积极的助推器。

2 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构想

《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以下简称《规划》)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对策措施、组织实施五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对整个规划的一个基本定位,明确了“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丰富健身气功功法和文化内涵为重点”[4]这一核心内容,以及“进一步提高健身气功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国际化管理水平”[4]这一基本发展目标。第二部分的基本原则,则是在指导思想引领下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式与趋向的规划。在服务大局、统筹兼顾、稳中求进这三个通行的基本原则之外,还着重对应健身气功项目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将气功‘神化’、‘ 玄化’”[5]的误解等现实问题,强调了科学发展原则,明确提出要“倡导科学,反对迷信,把‘讲科学’贯穿到项目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始终”。[4]

第三部分目标任务是《规划》的重点,是在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引领下,针对健身气功项目本身的发展现状、特点与趋势提出的更为具体的发展目标,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健身气功发展中所亟待解决的各个主要问题领域,分别体现在公共服务能力、组织管理体系、比赛活动体系、境外推广力度、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宣传这六个方面。且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依据现实发展的差异,在发展要求上也有相应的区分。如对公共服务能力和科研宣传这两个已经具备较好发展基础的问题,明确指出需要有“明显提高”;而对组织管理体系和比赛活动体系这样现实发展相对缓慢、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目标限定则是“更加完善、基本形成”。

第四部分对策措施同样是《规划》的重要内容,基本是对应着目标任务中指出的六个主要问题领域而相应提出的发展对策,使发展目标得以通过更为明确而具体的、更具可操作性的表述体现出来。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九个方面,分别涉及组织管理、经费投入、站点建立、品牌赛事、发展模式、对外推广、人才队伍、科研水平以及媒介传播这九个具体问题。虽然各个具体问题间看似相互独立,但实质上都关涉到了健身气功的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问题,这也进一步明确了整个规划的侧重点还是在于组织管理机制的制定与实施层面上。第五部分组织实施,则是在具体的对策措施基础上对各级组织管理部门职能与责任分工的进一步明确。

3 健身气功发展规划的特性解析

3.1 目标任务的明确与数字化

《规划》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发展目标的数字化表述。在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这两个主要内容部分中,几乎每一个小问题都有明确的数字化目标罗列。这使发展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显得更加客观而直观,既利于组织管理者们的贯彻执行,也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反馈和比较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且,每一个目标的数字都紧密与现实发展状况紧密相连,也很好的切合了基本原则中的稳中求进原则。

例如,目标任务中第一点对健身气功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便明确指出“全国注册健身气功站点数量不少于3万个,习练人员不少于300万人,国家编创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达到12种。”[4]这一要求相较于健身气功站点近2万个、习练人员近150万的发展现状而言,所提出的增幅需求显然较为合理而现实。

3.2 对策措施的具体与可操作化

相较于目标任务已经相对细致的六个方面,《规划》中的对策措施部分进一步将发展目标细化到了九个问题上,且每一个问题后都有更进一步全面而详尽的发展要点指明,可谓将发展规划的具体化特点贯彻到了极致。以目标任务中的第六点“健身气功的科技水平与媒介传播”问题为例。在对策措施部分里,这一目标要求被分别以“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科技支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做出了进一步的对策规划。在科技水平的表述中,不仅全面涵盖了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完成条件、发展模式等主要问题,更具体的明确了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应当集中在“管理模式、文化内涵、健身机理、功理功效、学科建设”[4]几个主要方面。这实质上已经为科研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理论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使科研工作者们能够依据更为明确和直观的科研需求展开自身的理论研究,也使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能够真正紧密的衔接起来,从而极大的提高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

4 战略重点: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战略与趋势展望

4.1 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也正如前所述,无论是目标任务还是对策措施有如何细致具体的发展规划,相互之间如何看似独立,其实质上还是对组织管理体系这一核心问题领域的一种关涉。对如今我国的健身气功发展而言,一方面,项目内容本身历史悠久、发展较为稳定、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参与基础也因此而趋于稳固;而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参与群体规模的庞大,使得健身气功的发展从整体上看就会相对复杂而多样。随着功法内容的逐渐增加、参与群体的逐渐扩充、对外推广范围的逐渐扩张,这种复杂性则会日渐表现出一种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这就使得一个全面、完善而稳定的健身气功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4.2 对外推广模式的延续与拓展

《规划》的对策措施部分中将最大的篇幅给了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问题,似乎也已经充分说明了对外推广模式对我国健身气功发展的重要性。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范围内普遍而深远的影响力与关注度一样,“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沐浴着传统文化的光芒从历史深处走来”[6],也将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淀,而不断散发着愈发深厚而多样的独特魅力。这里所谓的对外推广,已经不仅仅是健身气功功法内容、形式等等的知识技能传授,而更是一种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播与延续。正如有学者曾提出要借鉴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来对外推广健身气功,推行诸如“将健身气功内容纳入孔子学院教学体系、建设健身气功海外教学基地”[7]等等的措施一样,这种推广的过程,事实上已经充分的渗透了健身气功的内容、形式、文化等等由内而外或隐或现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的传播,也不仅仅是健身气功文化的推广,更能够通过这种推广反过来推动我国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4.3 赛事平台的搭建与品牌打造

虽说健身气功更多的被归为全民健身运动,但随着体育赛事在当代体育发展趋势中愈发难以取代的核心地位,健身气功的发展虽然暂且没有演变为职业体育发展模式的可能,但竞赛这一模式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发展趋向之一。正如有学者所言,“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 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8]对健身气功而言,通过赛事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促成参与群体的凝聚力的集中、对社会关注度的提升等运动项目发展本身的积极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健身气功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规划》在目标任务中强调了“健身气功交流比赛的模式不断完善,全国性交流比赛形成系列,省级交流比赛广泛开展。”在对策措施中提出“创新办赛方式,引入市场机制,精心打造3-5个群众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示范引导性强、综合效益好的品牌活动。”[4]虽然更多的是在表述交流性的比赛模式,以技术技能的传播为主;但随着健身气功的各种等级赛事逐渐发展成熟,一个相对系统而完整的赛事规模逐渐成型,那么一个系列性的健身气功赛事品牌也自然而然会在这种厚实的赛事平台搭建基础上逐渐生成。结合《规划》中提及的健身气功俱乐部的连锁式发展模式,健身气功经由组织管理体系的提炼、市场机制的介入,一个以产业化发展为根本趋向的健身气功赛事平台与品牌的打造便势在必行。

5 结语

从产生背景、内容框架、规划特点、战略重点四个层面,对《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解读。研究认为,这一发展规划从公共服务、组织管理、品牌赛事、对外推广、人才队伍、科研水平这六个主要方面构建了未来五年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目标与对策措施。该规划特点在于目标任务的明确与数字化、政策措施的具体和可操作化。战略重点在于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外推广模式的延续与拓展、赛事平台的搭建与品牌的打造。对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的健身气功来说,《规划》的发布于实施既是大好发展契机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发展的变革节点上至关重要的一个作用力,对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乃至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完善而言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丽玲. 论健身气功的文化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10(5):132-134.

[2] 创新突破谋划蓝图 健身气功事业稳步推进[EB/OL] .http://www.sport.gov.cn/n16/n1107/n2069668/5006220.html

[3] 走出去请进来 2013年健身气功海外推广回顾[EB/OL]. http://www.sports.cn/mass/all/xc/2013-12-31/2299225.html

[4]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年)》[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23/n35169/n2320008/4621751.html

[5] 虞定海,王林. 新编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66-68.

[6] 虞定海,张茂林. 口碑传播视角下健身气功国际化推广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73-77.

[7] 王国营. 孔子学院发展对健身气功海外推广之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0(10):68-72.

[8] 李伟民,刘卓. 论运动竞赛之价值——一种道德哲学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6):39-41.

猜你喜欢
气功赛事规划
本月赛事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