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的探索性开发

2014-12-04 12:35赵伟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学环境监测岗位

赵伟杰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的要求,高职院校肩负着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不仅要能把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具备较强的素质与实验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后能担任企业各种岗位的工作,而且还要把少部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在这样重要的历史任务下,就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中的的重要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对高职课程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开发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1-2],工学结合的课程反映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3]。《环境监测》课程是一门环境介质、污染物、监测方法三大块内容纵横交错、监测方法机理复杂、实验变量较多、实验数据处理较难、操作要求较为严格[4]、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又具有基础性强、时代感强、实践性强的特点[5],是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此对其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探索性开发。

1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征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于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模式,在实施形式和实施条件方面可操作性更强。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来自职业的工作过程,从职业教育、专业、职业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学结合一体化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1 课程设置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职业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上,理论与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应达到1∶2。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紧接着学生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紧密衔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得到验证,同时,实际操作能力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才得以不断提高。

1.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可以由传统的采用单一的多媒体课件上课转变为多媒体、案例教学、学生讨论紧密结合的多元化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1.3 符合人的认知规律[6]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与相关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工作过程序列,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自然形成的认知心理顺序与自然形成的工作过程顺序是一致。因此,这种教学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容易被学生接受。

2 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2.1 以企业设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选择教学模块

大部分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在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如何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需要认清的最大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去企业调研的方式,和企业专家和一线生产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分析整理出工作岗位所对应的知识储备内容,进而确定《环境监测》课程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把教学内容细化成八大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将来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教学模块对应岗位工作职责

2.2 实验项目按监测对象结合岗位需要分模块制订

实验教学是《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核心,其内容的制订既要根据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环境监测的相关岗位来制订,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高技能的合格人才。基于以上情况,将实验教学内容按监测对象结合岗位需要分为若干模块制订,具体内容见表2。另外,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安排一些创新能力训练项目,为这部分学生将来成为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能力训练项目包括:液相色谱法测定污染水样中的苯和甲苯、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苯同系物、定期对校园饮用水、生活污水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校园内人工湖水体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价。

表2 对应工作岗位的实验教学模块

2.3 实验考核方式由以往重视学生实验结果改为重视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

《环境监测》课程的考核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实验技能的考核,通常我们对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验结果,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验报告来给学生打分,这种考核方式会使实验操作不认真的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或是编造假的数据,而忽视了操作技能的练习,这可能导致学生不能胜任企业的相应岗位工作。因此,我们改革考核办法,更加注重实验中操作能力过程的考核。针对不同的实验项目制定不同的考核表,考核表具体内容以重铬酸钾法测定工业废水COD为例,具体见表3。

表3 实验操作过程考核表

3 总结与展望

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能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减小学校教学与工作过程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快适应工作岗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构建课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能为更多的企业输送符合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目前,该课程开发方法还处于探索性开发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温希东,黄亚妮.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8(6):108-111.

[2]邱秋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高教探索,2012(4):147-149.

[3]马必学,刘晓欢,向丽.工学结合的三种课程形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9):88-90.

[4]郑春霞.《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效果[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6(2):69-70.

[5]吕霜.高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内江科技,2009(12):151.

[6]高良诚.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探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4-85.

猜你喜欢
工学环境监测岗位
盐工学人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工学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