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2014-12-04 13:07边燕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化四川省文明

边燕燕 邓 玲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一、四川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探索与成效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我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工程的地区。1999年以来,四川民族地区从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各类环境问题治理

四川省民族地区突出抓好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控制并逐步减少污染排放总量。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省级主要领导与各市州政府签订“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对年终没有完成减排目标任务的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制度,保证逐年按期完成国家下发的减排目标任务,实现了四川省民族地区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治理目标。2013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城市和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状况同比有所好转,五大水系总体上水质较好,长江干流(四川省段)、金沙江干流、嘉陵江干流达标率均为100%,岷江干流达标率为53.9%,沱江干流水质达标率为66.7%,湖库水质达标率为77.8%,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断面水质全年达标率为99.2%。[1]

(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按照《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川府发〔2007〕39号)工作部署,四川省民族地区在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抓好十大重点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开工项目报告制度,执行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对超过环境容量指标、重点项目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落后产能淘汰未完成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闭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小火电、小水泥、小钢铁等项目。2013年,四川省民族地区万元GDP能耗为0.88吨标准煤,节能成效明显。

(三)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3年4月,四川省完成并发布了《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发布实施之后,通过加大宣讲宣传力度,主体功能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使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有序开发、协调开发成为共识。此外,四川省民族地区还通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受益地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横向援助机制,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体功能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四川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一)在认识上将生态建设等同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只有“文明”二字之差,但在内涵、层次、主体、境界上差距甚远。[2]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延伸和升华。所谓生态建设是指运用生态学规律,通过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湖)、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对已经受到人为活动干扰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以实现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总称。基于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建设是人类的一种景观建设活动,是“人化自然”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景观(器物)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两个平等主体和谐发展的状态、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3](P13-16)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借助人类和自然这两个平等的主体,借助它们共同的力量,实现的途径有自然化人、人化自然、人化人和自然化自然四种方式。概括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的生态化,而其中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包括政治、精神以及物质文明的三大生态化。由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以得出,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系统文明化的景观(器物)文明,更是一种人类系统生态化的理念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所以,将生态建设等同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沿着生态建设的老路走下去,违背了我国最初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也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行动上将生态省建设等同于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地区开展生态建设,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整体性与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矛盾而提出来的,旨在以省为单位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创新举措。根据国家下发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 (环发[2007]195号)的指示要求,生态省建设的批准是按照从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这样的顺序逐层满足一定的指标要求来实现的。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内涵深、内容多的一项复杂工程,它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远远大于生态省建设内容。

正因为从认识到实践上存在着误区,导致四川省民族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主要活动一直停留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表层”(生态建设)和“末端”(污染治理)中,没有深入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四方面建设的内部,其最直接的结果是维护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与建设结果不成比例,生态环境的建设成效远达不到投入力度和人们的预期。

三、四川民族地区重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度上,从实践与理论高度鲜明而深刻地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观点、重要性、指导原则、目标、路径,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宏伟愿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需要认真推进和实施。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立足四川省省情,四川省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策略包含提升认识、全面融入和激发内生三个层面。

(一)提升认识——解放思想,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什么样的认识和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行动和方向。借助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构建以网络、影视、文字、动漫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持久化、全方位、系列化的宣传,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美丽四川深入人心。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宣扬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框架。同时也要重视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分解落实到所有居民、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具体实践当中,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2.推动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将生态文明与藏羌文化相融合,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引进生态文化方面的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区生态文化工程,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

(二)全面融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1.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战略。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经济的重要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川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优化四川省民族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依托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在成都平原、川南丘陵地区等重点开发地区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先进制造业。在农产品主产区,构建特色农业生产加工为主,重点开发地区部分产业转移为辅的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中小城镇,适度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甘孜、阿坝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人口异地迁移、生态功能核心区人口控制等城镇化模式,引导人口向区域内重点镇、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转移。

2.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川民族地区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是四川省民族地区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根据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具体省情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就是通过提升首位城市、做强市州经济基础、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夯实底部基础,最终形成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格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就是要将产业的高端化和生态化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通过产业高端化提升市州经济发展质量;通过产业生态化推动首位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对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净化、提升、协调功能。一是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和高端化。产业生态化和高端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多点多级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和主要驱动力量。通过推动产业生态化,形成提升首位城市、实现次级突破的新动力,以产业循环化改造、绿色经济培育为着力点,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融入产业生态化的试点。二是着力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3.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川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四川省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四川省民族地区释放长期蓄积的经济能量,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才能有效地实现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目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可以有力推进产学研联盟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三)激发内生——充分调动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重视每一个个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渴望,不断挖掘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重视内生动力的挖掘和激发,从而实现“自下而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当前,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产品的严重不足,某种程度上成为阻碍我国迈向小康社会过程和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制约因素,民众热切期盼的“舌尖上的安全”、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居的气候等生态产品和绿色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4](P87-91)一是要改变传统工业化理念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在学习“美丽中国梦”、“美丽四川梦”中去践行“美丽人生梦”,用生态文明的原则和理念去改造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倡导绿色人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5](P18-22)二是要激发广大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因此,在广大群众中仍旧有广大的生态产品需求空间,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加快生态修复,提供出更多的生态产品来满足群众的迫切需要。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人会上的报[N].光明日报,2012-11-18.

[2]邓 玲.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N].光明日报,2013-01-23.

[3]陈国阶.生态文明若干理论探讨[J].决策咨询,2013,(1).

[4]邱高会,邓 玲.从地球文明的视角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J].甘肃社会科学,2014,(3).

[5]马 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求是,2013,(9).

猜你喜欢
生态化四川省文明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生态化培养研究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对不文明说“不”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