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与人口学变量*

2014-12-04 00:35:18杜文东张秀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源状况变量

吕 航 杜文东 张秀琴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普遍和突出,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也呈现出整体增多趋势。上述研究中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多将专业、性别等人口社会学变量作为研究其他变量的辅助变量[1],较少对上述变量对就业状况的影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特点,并找出影响就业状况的人口学变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医院校4所学院2012届毕业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回收率92%。

1.2 方法 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包括专业、性别、学生干部、党员、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等变量。专业变量包括中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性别变量分为男女;学生干部变量分为是、否;党员变量分为是否;家庭经济状况按家庭年收入分为好、中、差;生源地分为县城、村镇、大中城市;就业状况变量分为已签约、未签但已有单位、未落实、考研、其他。

1.3 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方式,以自然班级为单位。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口学变量与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专业、性别、学生干部、党员、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等变量与就业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2.2 不同专业、性别、学生干部、党员、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状况与就业状况的差异统计 见表2。

由表2可知,不同专业、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党员、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在就业状况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生源地因素在就业状况上的差异不具显著性。其中,专业、是否党员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极其显著,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党员的就业状况优于非党员;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的影响非常显著,学生干部在未落实中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为中等以上的学生在未落实就业中的比例显著低于经济状况为差的学生。

3 讨论

3.1专业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显著因素,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未落实就业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专业学生。这一结果也印证了其他研究结果,即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主要体现为结构性失业,与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无不关联[2-4]。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关键在于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3.2 性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不同性别在就业状况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说明性别与就业无关,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与男大学生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5]。

3.3 学生干部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在未落实就业中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学生干部。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组织能力更强、社会工作经验更为丰富,从而有助于其就业。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其他研究结果[5]。

3.4 党员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政治面貌是否为党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显著因素,党员大学生在未落实就业中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党员学生。该结果可能反映出党员大学生综合素质或能力发展的更全面;此外,党员的政治面貌也更有利于其在某些工作领域求职,如报考公务员时党员大学生会具有优势。

3.5 家庭经济状况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显著因素,家庭经济状况为好的大学生在未落实就业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家庭经济状况为中及差的学生。该研究结果可能反映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其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也较丰富,能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及费用也较多,从而有助于该类学生就业。这一结果与童辉杰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

3.6 生源地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不同生源地在就业状况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生源地与就业无关,来自村镇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并没未表现出比来自县城或大中城市的大学生更为困难。该结果可能反映出,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更趋理性,会根据就业的现实可能性选择到不同的就业地点,近年来每年均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西部或返回家乡就业或创业,从而削弱了生源地对其就业的影响。

[1]吴雪梅,张大均.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75-1077

[2]杨世文.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J].中国高等教育,2001,37(4):24-27

[3]马英.扩招与入世: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01,16(2):80-81

[4]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教研究,2003,18(3):8-11

[5]童辉杰,杨雅捷,吕航.“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77-185

猜你喜欢
生源状况变量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抓住不变量解题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也谈分离变量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