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背影》难忘父母情

2014-12-03 05:22蒙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父母背影儿女

蒙玉

摘 要:人生靠父母养育,父母恩深似海。文中以父亲送儿远门求学的点滴事例表露了父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挚真的爱。儿子的生活琐事,均倾注着父亲的担忧,那种关心,爱护儿子的心情,永远刻记在儿女的心中。

关键词:父母;关心;爱护;儿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70-01

作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语言冼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而著称。而《背影》似乎包含了朱自清这些写作特点。

读《背影》一文,我被文中所描述的父亲形象深深的感动了,流泪了,父亲那种情深意挚的关爱儿子呵护儿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形象永远刻记在我的心中。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作于一九二五年,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家回忆的是八年前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通过父亲给“我”买桔子之类的,最为平凡的生活琐事把“父”与“子”之间的心理变化及情感交融的过程,刻画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读来感人肺腑,令人心酸而又温暖,人情味十足。全文不过千百字,文笔简练朴实无华,却句句流露出一种深沉的父爱。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父亲的形象,而是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体现父亲质朴的性格。通读全文,共有三处描写父亲的背影,首先是文章的开头,讲述父亲的背影在“我”心中不能忘怀。中段,父亲给“我”买桔子是的背影。最后,再次点明中心,父亲回去了,留给“我”的那个背影。而其中,最高潮是父亲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而这一部分,也是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光景很惨淡”。这样的背景透出一种感,悲凉的氛围。生活的困顿,精神的压抑,更衬托出父亲对“我”的关怀之深。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只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但后来,“他踌躇了一会”说:“他们去不好!”父亲思想的这种急剧变化,一则透出了“五、四”前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对兵荒马乱的时局怀有种种忧虑,担忧儿子途中有事;二则透出了父亲关心爱护儿子的深挚之情。父亲跟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却认为“这大年纪的人了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这是一个年青人与上了年纪的人在处事上必然会产生的差异。这种近距离相处所产生的小小矛盾,似乎“冲淡”了父子间的情感,其实恰好为写《背影》设置背景,起到反衬作用。

待到父亲去买桔子时,父与子在空间上的距离拉大了。这时候作者才“凝神注视”着父亲的背影——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爬上那边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作者精心选用了“蹒跚”、“慢慢”、“爬”、“攀”、“缩”、“倾”等动词,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父亲“用劲”、“费力”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感到一股股爱的暖流涌入心扉,“眼泪很快流下来”。父子间的感情再次发生了共鸣。这段描写虽没有设置人物对话,却通过父母的一举一动和儿子的默默感受,刻画出父子之间情感交融的过程,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爱的厚薄不在于礼物的轻重。”如果是家中富有的父母,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女买一件珍贵的礼物,固然是一种厚爱。但此时的“父亲”已经交卸了差使,囊空如洗,还能送“我”进京求学,且临行又为“我”买桔子。这些“桔子”虽极为普通,但却尤显珍贵,因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种特殊的爱,令我们作为子女的终身难忘。

车站送别,父子依依,难舍难分。“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似是平常语,然言简意赅,倍感深切。当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中渐渐消失时,“我”心里一阵阵酸楚,再次流泪了。此时厚重如山的父爱已在儿子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是喜?是悲?是惆怅?还是忧伤?”留与读者咀嚼品味。

父子别离两年后,相互间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分离成了洗涤剂,父子之间原有的小小予盾和龃龉都已成为泡影而消失了。在“我”收到他“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时,“真是泪如泉涌”、“在晶莹的泪光中”又闪现出“父亲”那“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那“肥胖的”行动不便的背影……这“背影”不仅给作者留下“不能忘记”的印象,也给读者留下纯真意挚的父子之情。

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其实,生活中处处渗透着爱,爱无处不在。学会懂得爱的温暖,学会懂得感恩。我想,这也是文章所给与我的启示。文章从一件小事入手,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出作者与父亲之间虽不是荡气回肠,却依然感人的爱。阅读它,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这也是《背影》的成功之处吧。

遥想当年,静思今天,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尤如《背影》中的父子情,那么,人间处处将是充满爱,充满情,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和睦家庭,和睦社会。

参考文献:

[1] 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背影》

猜你喜欢
父母背影儿女
天山儿女
两个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江湖儿女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