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洪祥 刘现立(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河南 绳池 472400)
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健康和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结肠癌手术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在减少对患者损伤的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风险,但腹腔镜手术毕竟不及常规开放手术方便,所以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是随着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优化以及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手术时间亦在慢慢变短〔1〕。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的情况。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3~81〔平均(59.1±3.6)〕岁,发病部位:升结肠5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15例,Dukes分期:B级或以上17例,C及或以下16例,病理分化情况:高分化者10例,中分化者17例,低分化者5例;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5~80〔平均(59.3±3.7)〕岁,发病部位:升结肠6例,横结肠6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14例,Dukes分期:B级或以上16例,C及或以下16例,病理分化情况:高分化者11例,中分化者16例,低分化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分化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并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并进行病理分期,其中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根据患者肿瘤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建立气腹后在腹部行3~4个长约2~5 cm的微创切口置入操作鞘卡,按照常规开放手术标准实施肿瘤根治术,术中严格无瘤操作;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统计发生的术后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近端切缘长度与术中清除淋巴结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近端切缘长度(cm)术中清除淋巴结数(个)观察组196.5±23.5 96.3±14.2 4.1±0.5 15.6±2.3对照组 142.3±15.2 258.6±38.9 4.2±0.6 16.1±2.5 t值 17.639 28.598 1.568 1.698 P值0.000 0.000 0.168 0.153
2.2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进流质和术后进普食均显著快于对照组,且术后肛门排气和术后下床快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情况(d,s)
表2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情况(d,s)
组别 术后进流质 术后进普食 术后肛门排气 术后下床观察组2.3±0.3 3.6±0.7 2.1±0.2 2.8±0.5对照组 3.5±0.4 4.8±0.8 3.1±0.3 3.5±0.6 t值 9.102 7.681 5.689 8.115 P值0.005 0.012 0.032 0.008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术后疼痛(1例)、恶心呕吐(1例)、便秘(1例)、腹泻(2例)以及失眠(1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8、11、11 例)(P <0.05)。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深入,腹部外科绝大多数手术均适用于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尤其是对于结肠癌的根治手术已经在我院开展多年,但全腹腔镜下手术由于缺少了对病变组织的直接触觉反馈,所以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学习曲线相对较长〔2〕。从解剖上来看,结肠的位置分布于腹腔的四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时其手术切口较大,严重影响术后美观已经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3〕,提高了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开展,为术者提供了微创治疗的可能性,并且更好地为操作者提高了腹腔全局视野。虽然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具有以上优点,但是国内多运用于结肠的良性疾病如息肉憩室以及克罗恩病等的治疗,对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是否更有效的达到根治手术的标准以及是否会引起术中肿瘤的种植和播散是目前争论的焦点。
本研究提示,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复发,建议术中对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整块的切除,并且术中一定要注意无瘤操作的重要性,保留肿瘤近、远端肠管足够的切缘长度,结肠切缘距离肿瘤至少10 cm,进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系膜切除范围应超越受累肠管的淋巴引流区域,切口与肠管的隔离及预防切口种植措施等〔4〕。对胃肠道功能影响方面,腹腔镜手术在遵循常规开放手术步骤的基础上,做到有效地结扎肿瘤上下端肠管以及肿瘤肠管的肠系膜根部血管,并在术中仔细暴露输尿管以避免副损伤〔5〕,有效减少了大切口对患者的应激,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另外一些操作的小技巧亦要把握,其中在大角度对镜头进行移动的时候,尽量将镜头缩回套管口后再行缓慢移动,可以有效避免“晕船”感,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因血管近端高位结扎尤其是处理肠系膜上动脉与外科干周围血管与淋巴清扫时技术难度大、容易导致出血,所以此项操作时一定要提高注意力,必要时请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6〕。
在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首先要保证术中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切除范围,必须包括肿瘤所在的肠袢、系膜及其相应的区域淋巴结,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其中对肠系膜血管根部结扎并仔细清扫区域淋巴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手术相关方面,国外研究提示〔7〕,实施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后患者术后死亡率、复发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至于腹腔镜手术是否对引起肿瘤细胞的扩散,以及“烟囱效应”肿瘤细胞伴随气腹二氧化碳而造成腹腔内远处种植,但国外研究亦显示〔8〕,常规手术的切口复发率与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复发率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并不增加术中操作引起转移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1 蒋 磊,孙宏治,王 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71-3.
2 张 辉,李 明,詹天成.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疗效的对比〔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6):462-4.
3 Lim KH,Kim JH,Jeong JY.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omental actinomycosis forming fistula with transverse colon and jejunu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1;21(5):e288-90.
4 郭世强,丁 瑛.结肠癌腹腔镜下切除与开腹切除的短期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0):22-3.
5 牟一平,杨 鹏,严加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9):581-3.
6 王志度,蔡观福,林 锋.腹腔镜中晚期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及短期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3):2108-9.
7 Takemasa I,Sekimoto M,Ikeda M.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sigmoid colon cancer〔J〕.Surg Endosc,2010;24(9):2321.
8 Waninger J.Laparoscopic colon surgery〔J〕.MMW Fortschr Med,2005;147(20):2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