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160例

2014-12-03 08:09张哲莹姚文健赵宝生新乡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贝伐阳性细胞靶点

白 玉 张哲莹 姚文健 赵宝生 (新乡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河南 新乡 453003)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的必备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血管内皮生长刺激因子,对诱导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有重要作用〔1〕。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的VEGF单克隆抗体,是世界上首个批准上市的VEGF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贝伐单抗可明显抑制结肠癌〔2〕、乳腺癌〔3〕等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尚未见用于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本文通过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索VEGF是否可以作为合适的治疗靶应用于食管癌的靶向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2009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60例适合手术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年龄48~78岁,男103例,女57例,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放化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试剂 VEGF单克隆抗体(即用型)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试剂盒、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均手术治疗,癌组织经常规10%甲醛溶液固定、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及切片。采用SP法,石蜡切片脱蜡和水化后,3%H2O2-甲醇消化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修复抗原,0.5%小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抗体,滴加一抗,滴加生物素化的二抗,滴加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DAB显色、水洗、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1.4 结果判定 参照许良中等〔4〕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定标准,综合考虑切片中阳性细胞占所观察同类细胞数的百分比和阳性细胞着色强度,半定量判断结果。根据显色程度判断阳性强度:基本不着色者为0分;着色淡黄色者为1分;棕黄色者为2分;棕褐色者为3分。按阳性细胞所占计数细胞百分比计分:0分为无阳性细胞,阳性细胞≤10%计1分,10% <阳性细胞≤50%计2分,50% <阳性细胞≤75%计3分,阳性细胞>75%计4分。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计分乘积0~2分计为-,3~5分计为+,6~9分计为⧺,10~12分计为⧻。

1.5 分组 按照VEGF染色结果,-判定为无靶点组52例,+~⧻判定为有靶点组108例。两组患者又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顺铂+5-氟尿嘧啶的常规化疗,顺铂 20 mg·m-2·d-1,5-氟尿嘧啶750 mg·m-2·d-1,第1 ~5天静脉滴注,21 d为一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试验组:贝伐单抗+常规化疗。贝伐单抗7.5 mg/kg(美国罗氏制药公司产品,规格:100 mg/4 ml),用0.9%氯化钠100 ml稀释,化疗第1天在化疗后静滴,21 d为一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化疗方案同对照组。

1.7 随访观察 出院后随访3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和生存情况等,不适复查CT。统计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

1.8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VEGF主要表达在癌细胞的胞质。108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67.5%,有52例表达阴性,阴性率32.5%。见图1。

图1 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SP,×400)

2.2 疗效比较 有靶点组内试验组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68.5%vs 48.1%,P<0.05);复发率和转移率明显降低(66.7%vs 85.2%;51.9%vs 75.9%,P<0.05)。无靶点组内试验组与对照组 3年生存率(53.8%vs 46.2%)、复发率(76.9%vs 84.6%)和转移率(69.2%vs 76.9%)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重点在于靶点的寻找,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均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理论上,以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过程为靶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在肿瘤血管生成的多种细胞因子中,VEGF是人类肿瘤中促血管生成的最主要因子,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和趋化作用,并能增强血管通透性及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5〕。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新药贝伐单抗(bevaeizumab)直接靶向VEGF,被称为血管生成抑制剂。它能与所有VEGF异构体结合,从而阻断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以抑制VEGF活性,进而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6〕。

利用抗体对肿瘤特异抗原的选择性,贝伐单抗也能特异性地靶向癌细胞,降低其对正常器官的毒性。对VEGF表达阳性的患者,贝伐单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缺乏VEGF表达的患者,贝伐单抗则没有抗肿瘤作用。因此,VEGF可以作为合适的治疗靶应用于食管癌的靶向治疗。

1 Ferrara 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progress〔J〕.Endocr Rev,2004;25(4):581.

2 周 毅.卡培他滨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2-3.

3 赵胜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2(2):152-4.

4 许良中,杨文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J].中国癌症杂志,1996;6(4):229-31.

5 Le XF,Mao W,Lu C,et al.Specific blockade of VEGF and HER 2 pathways results in greater growth inhibition of breast cancer xenografts that overexpress HER2〔J〕.Cell Cycle,2008;7(23):3747-58.

6 王庆华,侯 芸.分子靶向药物贝伐单抗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5;14(11):716-9.

猜你喜欢
贝伐阳性细胞靶点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贝伐单抗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CD14、IL-4和TNF-α在健康人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接受标准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单独使用贝伐单抗或不再继续治疗的Ⅲ期非劣性试验(AIO KRK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