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筝 李乐雯 (海南省干部疗养院神经内科,海南 海口 571101)
偏头痛是老年人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性疾病,65岁以上男性老年人偏头痛发病率为7%,女性为12%,以发作性、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为特征,活动可加剧,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在发作期具有致残性,若不及时治疗无疑会危害患者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严重偏头痛定为严重致残性疾病,类似痴呆、四肢瘫痪和重度精神病〔3〕。但是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国内对其认识不足,尚无统一观点,故缺乏十分有效和完全根治的方法,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本文就我院采用将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用于老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偏头痛患者90例,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偏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4〕,且经颅脑多普勒超声(TCD)及颅脑、颈部CT证实;(2)年龄60~80岁;(3)无心血管、肝脏、肾脏等严重躯体疾病,排除恶性肿瘤、原发性高血压、颅内占位病变、癫痫及精神症状无法合作者;(4)近期未服用过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抗癫痫及抗精神病药物;(5)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按时服药,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14例,女31例;年龄60~79〔平均(67.3±4.5)〕岁;病程1~14年,平均(6.1±1.3)年;单侧头痛37例,双侧头痛8例。对照组男15例,女30例;年龄60~80〔平均(67.3±4.5)〕岁;病程1~13年,平均(5.9±1.3)年;单侧头痛35例,双侧头痛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氟桂利嗪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00511025),每晚睡前1片,共14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片(玉溪市维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10290),2片/次,2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镇静及止痛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梯度疼痛分级评价〔5〕,0~1分为无痛,2~4分为轻度疼痛(发作次数<15次/月,发作持续时间<24 h),5~7分为中度疼痛(发作次数15~30次/月,发作持续时间24~72 h),8~10分为重度疼痛(发作次数多于30次/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72 h)。检测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同时每周行心电图及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根据头痛程度评分评价疗效,(1)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停药1个月无复发;(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疼痛评分减少超过50%;(3)有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减轻,疼痛评分减少21% ~50%;(4)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疼痛评分减少≤2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和t检验。
2.1 观察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95.56%,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7.87%,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χ2=5.47,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s,n=4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s,n=45)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组别 时间 发作次数(次/月)持续时间(h/次)疼痛程度(分)24.8±4.1 11.3±2.4 4.6±0.6治疗后 8.8±2.11)2) 4.4±0.72)2) 1.4±0.51)2)对照组 治疗前 23.2±3.8 10.8±2.7 4.5±1.0治疗后 16.13±3.11) 7.01±1.11) 3.1±1.21)观察组 治疗前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n=4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n=45)
47.82±4.31 5.73±0.64 2.22±0.46 5.92±1.16治疗后40.81±6.141)2)4.48±0.371)2)1.47±0.511)2)3.46±0.961)2)对照组 治疗前 48.21±4.72 5.86±0.70 2.26±0.40 5.89±1.17治疗后 45.13±5.911)5.01±0.461)1.71±0.421)4.22±1.021)观察组 治疗前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均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偏头痛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Wolf的血管源性学说、Moskowitz提出的三叉神经血管学说、扩展性皮层抑制(CSD)学说、遗传学说、与偏头痛有关的生化因素如低镁、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5-羟色胺(5-HT)、雌激素、钙离子通道等及免疫学说、自主神经紊乱学说等并存,但任何单一学说均不能完全解释偏头痛的临床表现〔6〕。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聚集,体内雌激素、黄体酮等激素水平过高,导致组胺、5-HT、花生四烯酸等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使脑血流减少,局部脑血管缺血缺氧,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破坏了脑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引起偏头痛,而焦虑、紧张、疲劳等精神因素,光、冷、声等物理因素及饮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成为诱发该病的诱因〔7,8〕。因此,降低Ca2+浓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是治疗偏头痛的关键。
氟桂利嗪是目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唯一一种高选择性Ca2_拮抗剂,能够选择性的将引起病理损伤的Ca2+阻滞于细胞外,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消除和缓解因持续去极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恢复正常供血,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缓解偏头痛症状〔9,10〕。赵建彬〔11〕报道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片,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简单方便,患者的遵医行为更佳。血塞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能增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血栓形成、增加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抑制钙离子超载及降低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血液黏度〔12,13〕。杨槐枫〔14〕采用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结果总有效率93.9%,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与耿晓英〔15〕的报道基本一致,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用于老年偏头痛患者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疗效,无不良反应。
1 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4-6.
2 张慧英,马晓倩.托吡酯联合小剂量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40-1.
3 刘春梅.偏头痛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0;9(12):953-5.
4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2nd〔J〕.Cephalalqia,2004;24(Suppl 1):9-160.
5 刘 博,刘 娫,关静子,等.老年眩晕的社区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4):254-7.
6 李东升,籍彦生,雷国亮,等.偏头痛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现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2):211-2.
7 句少华.钙拮抗剂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顽固性偏头痛30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2;26(8):609.
8 赵 斌,朱玉媛,王世凤,等.偏头痛患者精神状态异常与血浆5-HT水平的关系〔J〕.中国康复,2010;25(3):193-4.
9 王 涛,晋 艳.氟桂利嗦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1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64-5.
10 王春雷.氟桂利嗪和头痛宁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6):143-4.
11 赵建彬.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68-9.
12 王新立.尼美舒利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82-3.
13 李少燕,张书宁,李占山.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9):1058-9.
14 杨槐枫.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8):257-8.
15 耿晓英.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7(4):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