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

2014-12-03 08:09郑友峰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11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阻滞剂射血B型

郑友峰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1100)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了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由于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往往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对于本病的急诊治疗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研究的深入,其在人体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机制被逐渐阐明〔3〕。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逐渐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不断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心脏做功,减轻心肌细胞的负荷,改善心力衰竭的病情。相关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治疗心力衰竭有肯定的疗效〔4〕。本研究为急诊内科应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相关心衰指标的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组。其中观察组35例,年龄60~81〔平均(72.36±5.37)〕岁,高血压2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对照组35例,年龄60~75〔平均(71.28±4.32)〕岁,高血压2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常规组34例,年龄61~73〔平均(71.86±3.19)〕岁,高血压2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心功能分级、基础病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于急诊接诊后,给予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同时给予注射用硝普钠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给予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推注以利尿、西地兰等强心药缓慢静脉推注以强心。待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常规组给予继续口服强心药地高辛、氢氯噻嗪片以强心利尿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口服地高辛强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口服,1次/d,1粒/次,治疗过程中,注意维持患者的收缩压在100 mmHg以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片口服,以12.5 mg为起始剂量,服用2次/d,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1次/w,逐渐将药物剂量增加到患者的最大耐受范围。按照上述方案治疗1年后,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B型脑钠肽的测定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在患者的外周静脉抽取静脉血约3 ml,马上送至检验科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三组患者B型脑钠肽的水平进行检测。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前、治疗后半年以及治疗后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和治疗1年后的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同时对三组患者1年随访期间的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发生死亡的情况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接受治疗1年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接受治疗1年后,常规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的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B型脑钠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1年后,常规组患者B型脑钠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B型脑钠肽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常规组比较:2)P<0.05;与对照组比较:3)P<0.05,下表同

年后观察组 35 4 3.38±0.111)2) 2.01±0.211)2)3)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半年后 治疗1对照组 35 4 3.15±0.191)2) 2.58±0.111)2)常规组 34 4 3.79±0.09 3.48±0.101)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s)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s)

年后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半年后 治疗1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型脑钠肽的变化(pg/ml,s)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型脑钠肽的变化(pg/ml,s)

年后)治疗半年后 治疗1

2.4 三组患者随访1年的情况对比 三组患者在随访1年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随访1年的情况对比(s)

表4 三组患者随访1年的情况对比(s)

与常规组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观察组 35 0.28±0.051)2) 9.07±0.071)2) 1(2.86)1)2)组别 n 住院次数(次)住院天数(d)死亡〔n(%对照组 35 0.52±0.061) 12.61±0.031) 3(8.57)1)常规组 34 2.93±1.14 55.74±5.77 9(26.47)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成为了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6〕。在本研究中,对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和单纯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对比。通过患者心功能分级、B型脑钠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来评估患者心衰病情的变化。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其神经内分泌的因素〔7,8〕。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能使心力衰竭的患者获益,改善其预后〔9,10〕。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脏做功,有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且同样适用于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11〕。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能优化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对逆转心室的重构有明显作用〔12〕。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干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上,研究结果证实〔13〕,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结局,且和β受体阻滞剂联用,其临床效果有明显提高。同时由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发生刺激性干咳的副作用明显少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本研究说明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的疗程要在半年以上才能逐渐显现其临床疗效的优势,且随着疗程的延长,其改善程度更加明显,这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吻合〔14〕。另外,本研究结果也说明接受规范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性。

综上,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能提高其临床疗效,且规范疗程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田 凌,林 庆,陈 迪,等.北京市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5):423-4.

2 李小鹰.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步骤〔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94.

3 陈鲁原.心血管疾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766-8.

4 李 露.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7):1768-71.

5 杨平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2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59-60.

6 赵 祺,赵林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10-2.

7 何中涵,周 炜,陈曼华,等.贝拉普利与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9):667-9.

8 朱馨媛,刘梅林.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势与不足〔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10):582-5.

9 沈 兵.美托洛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7):58-9.

10 朱 华,张 瑜,邱建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37(5):304-5.

11 陈赛勇.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9):1671-2.

12 黄时雨,彭祝军,罗云海,等.螺内酯、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1):37-8.

13 梁维基,冼洪光,陈 镭.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89-90.

14 卢义火.螺内酯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4):25.

猜你喜欢
阻滞剂射血B型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验 血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生长抑素受体2的检测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