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谋
(吉林省乾安县中医院,131400)
在临床上将凡是能够造成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出现狭窄,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神经根受压并产生相应症状表现的疾病统一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该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所以又被习惯地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1]。本次研究对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9—2013-09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9.7±1.5)岁;腰椎管狭窄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2.4±0.7)年。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9.9±1.4)岁;腰椎管狭窄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2.6±0.8)年。上述3项自然指标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X线、核磁等检查后病情被确诊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②患者年龄在18~65岁。③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病史在10年以内。④排除合并或曾经患有其他腰椎疾病的可能。⑤患者各脏器功能表现良好。⑥患者选择接受非手术治疗。⑦在治疗方案实施期间能够按照医嘱要求,按时按量服药。⑧神志清楚,在用药期间可以与医生进行正常交流。⑨患者本人愿意参与本次研究[2]。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患者病情没有确诊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②患者年龄不足18岁,或超过65岁。③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病史超过10年。④合并或曾经患有其他腰椎疾病。⑤患者各脏器功能存在明显异常。⑥患者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⑦在治疗方案实施期间不能够按照医嘱要求按时按量服药。⑧患者神志不清或患有精神疾病,在用药期间不能够与医生进行正常的有效交流。⑨患者本人不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1.4 用药方案 对照组实施传统非手术治疗,主要措施包括:①腹肌锻炼。②腰部保护。③对症处理,理疗推拿按摩、药物外敷等。治疗组在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独活寄生汤,方剂组成为川断、杜仲、桑枝、党参、菟丝子、桑寄生、独活、秦艽、芍药、茯苓各15 g,牛膝、生地各12 g,防风、川芎、当归各10 g,蜈蚣2条,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计划治疗2个月[3]。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腰椎管状态恢复正常时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病情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腰腿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表现经治疗后彻底消失,腰椎检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阳性体征,DR检查示腰椎的生理曲度彻底恢复正常状态;有效:主要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明显减轻,腰椎检查显示阳性体征次数少于两次,DR检查示腰椎生理曲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表现、体征及DR检查结果均没有任何改善,或病情进一步加重[4]。
1.7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所得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P值比较结果小于0.05,则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腰椎管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经传统非手术治疗后(51.82±6.49)d腰椎管状态恢复正常,共计接受药物治疗(55.20±7.17)d;治疗组经传统非手术方法与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后(32.16±5.44)d腰椎管状态恢复正常,共计接受药物治疗(36.02±5.14)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病情治疗效果(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独活寄生汤是以中医临床传统方剂独活寄生汤为基本加减而成,方中的川断、杜仲、牛膝、菟丝子、桑寄生均具有益肝肾、强筋骨的治疗功效;当归、芍药、生地黄、川芎可以起到养血活血的效果;党参、茯苓、主要具有益气扶助正气的治疗作用;独活、防风、秦艽主要具有祛风胜湿止痹痛的治疗功效;蜈蚣可以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桑枝不仅仅能够祛风通络,利关节,还可以起到引药直达病所的作用,为引经药。本方配伍的基本特点是以益肝肾、强筋骨为主要目的,辅以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功效的药物,进而达到邪正兼顾,扶正祛邪的作用。全方中诸药联合配伍应用,可以使肝肾更加强劲,气血充足,风、寒、湿俱除,最终使痹痛得到有效缓解[5]。
[1]石道学.脊柱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75.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70-671.
[3]骆伟娟.82例高龄患者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J].广西医学,2009,31(12):1893-1894.
[4]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9-230.
[5]岑泽波.中医骨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