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玲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提 要 本文运用心理学的“词语自由联想”实验方法,对菲律宾来华留学青少年进行测试并结合加权统计分析,试图获得菲律宾青少年心中的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形象。可以看到,受试群体心中的中国、美国、日本形象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差异也是明显的: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正面信息最强,日本的负面信息更多些;受试者对“中国”的联想更多地与历史相联系,而对“美国”的联想更注重现在。这些结论也许有助于更为客观地揭示菲律宾青少年心目中的中美日国家形象的概念结构,为我们的国家形象修辞构筑提供切实的参考。
修辞不仅意味着表达,同时更是“(我)表达-(你)接受-(他)监督”的一个完整过程(胡范铸,2009),国家形象的修辞也是如此。因此,研究国家形象修辞就不能不关注作为完整过程的必有环节的接受问题。本文就探讨国家形象的接受群体的认知问题。
所谓“形象”就是“指人脑海中对某人、某事形成的图像,对某人、某组织所持有的普遍看法。”(《朗文当代英文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认知是形象存在的前提,没有人的认知就不会有形象的形成;另一方面,没有被认知的客体,也不会形成人的认知。
美国政治家布丁(Boulding,K.E.)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①。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家形象是一种主观印象,包含正面的和负面的。负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不自觉地用敌对和排斥的情感来认知和评价这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所有相关信息和行为;而正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愿意用更理解、更亲和、更接纳的方式对待该国及其民众的所有相关信息和行为。
菲律宾是我国南中国海的重要近邻,而南中国海现在无疑成为美国、日本等力量都频频动作的地区。近年来,各大国向菲律宾展开的外交攻势和国家形象宣传都日益密集,菲律宾社会对此的反应、认知,反过来又将制约上述国家政策的发展变化。其中青少年的认知更是对未来的地缘政治发展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参数。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揭示一个群体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却是以往一向为人所忽视的。
胡范铸(2013)指出,在大数据时代的修辞需要新的方法,修辞产生的大数据需要新的方法。由此他提出了关于“实验修辞学”的一系列设想,即运用调查、测试、计量、建模等自然科学、心理科学的方法研究修辞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出发,樊小玲(2013)、白丽娜(2013)、胡亦名(2013)等展开了一系列的具体分析。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胡亦名(2013),作者运用实验的方式有效地揭示了上海中学生关于美日韩国家形象的认知结构。
本文据此进一步以菲律宾来华留学生为对象,研究中国形象在菲律宾青少年群体中的接受问题。
在心理学研究中,自由联想实验已经被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如被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情绪。自由联想研究方法被认为是联想实验的基本方法之一,而词语联想测验是最早出现的心理学投射测试方法。它的做法是准备一张列有许多单词的表,单词表上应该包括较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金钱、方位、凶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单词,试验者读一个单词,让被试人回答由此单词联想到的内容,并记下他反应的时间。一个单词如果对被试人很重要,反应时间就可能延长(如果使用仪器,当时可以测到心跳、皮肤电等也随之而起的变化)。将对这些单词的反应联系起来,就可能完成对一个人心理情结的了解,也证明了人们所无法直接接触的潜意识的存在。②表面上看,词语自由联想是一个人在某个节点上对词汇的激发,反映了一个人的词汇储备量,实际上是从潜意识里激发出来的对人的心理及生活现状的表征。
本文拟采用心理学的词语自由联想法,以心理实验的方法来调查菲律宾青少年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试图站在大众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国家形象修辞的效果。
我们选定菲律宾青少年(16-22岁)作为调查对象,把选定的目标词“中国”、“美国”、“日本”混杂在干扰词中进行心理测验,从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具体的实验步骤是先后念出刺激词,每个词间歇20秒,让学生写出在听到刺激词后产生联想的词语,可以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如英语、他加禄语等表述,数量不限,允许空白。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菲律宾来华留学生,其中有华裔和非华裔。华裔是菲律宾的重要的人口组成部分,对菲律宾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且华裔大多是第三代或者是第四代,已完全融入了菲律宾的社会整体。在调查中,我们留意了华裔和非华裔调查的结果,发现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将二者看作一个整体。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86份。
(1)主要被联想的词语统计
我们就回收的86份样卷进行统计,除去笔迹不清的字后共获得78个有效词语,包括以下词语:
大国 故乡 武术 进步 和平 伟大 系统化 小眼睛
勤劳 大学 中文 北京 机遇 晋江 荔枝肉 黄种人
很大 歌剧 漂亮 科学 喜欢 亚洲 张家界 中国人
文化 银行 发展 留学 爷爷 上海 紫禁城 毛泽东
公园 先进 文明 烧金 筷子 爱国 颐和园 男女平等
寺庙 地理 国庆 强大 舞狮 孔子 兵马俑 四季国家
教师 发达 人多 便宜 华裔 汉字 公交车 未来第一
独特 工作 汉语 旅游 成功 亲和 天安门 下一个大国
历史 长城 经济 厦门 购物 现代 人民币 西红柿炒蛋
严格 菜 龙 鸡 书 脏
以上词语,表示积极向上的有“大国、很大、故乡、漂亮、勤劳、发展、文明、进步、便宜、先进、和平、男女平等、喜欢、成功、亲和、强大、爱国、机遇、未来第一、下一个大国”等20个,含有消极意义倾向的有“脏”1个,其中“小眼睛、人多”的语义倾向还有待进一步分析。这样,非消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词数量比是77:1。
本文研究的是菲律宾青少年的集体认知情况,由此,在调查中只出现一次被联想到的词语具有某种的偶然性,与集体认知的关联度很小,我们选择更能反映集体意识的具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联想到的词语进行分析。在统计中我们只保留同义词组的一个词形,如“好看”和“漂亮”,我们用“漂亮”代替“好看”,使词的语义表述更加集中。在78个被联想到的词语中,被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受试者同时联想到的词语有34个:
大国 长城 人多 留学 亲和 小眼睛 菜
发展 武术 很大 便宜 伟大 毛泽东 龙
北京 中文 汉语 旅游 上海 中国人 脏
汉字 漂亮 经济 厦门 国家 荔枝肉 西红柿炒蛋
故乡 文明 文化 孔子 历史 人民币
以上词语能更客观地显示受测群体的认知倾向,我们将对这些词语做进一步的分析。
(2)“中国”概念词语联想的加权统计
我们认为,同一词语被联想到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认知的关联性也是不一样的,率先被联想到的,在心理结构中的重要性越高。在我们测试的过程中,被受测者首先联想到的词语其反映问题的价值更高,在86份问卷中,第一个被联想到的词语有:
大国 长城 人多 留学 文明 小眼睛 菜
发展 武术 很大 便宜 文化 毛泽东 脏
北京 中文 汉语 旅游 人民币 中国人
故乡 漂亮 经济 厦门 荔枝肉 西红柿炒蛋
其中,“汉语”被首先联想到最多,达17次,“中国人”被首先联想到7次,“很大”被首先联想到6次,“长城、中文、大国、漂亮”被首先联想到4次,“北京、经济”被首先联想到3次,“脏、便宜、毛泽东、留学、厦门”等被首先联想到2次。
我们还注意到,有的词虽然被首先联想到的次数不多,但在第二和第三被联想到的次数不少,我们仅从第一被联想到的词语次数来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显然还是太片面。因此为了有效充分地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我们运用“加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做法是设定第一个被联想到的词语权重为2,第二个被联想到的词语权重为1.9,第三个为1.8,以此类推,例如“很大”第一次被联想到6次,第二次被联想到2次,第三次被联想到1次,那么“很大”这个被联想到的词语计算公式是2×6+1.9×2+1.8×1,得数是17.6。
按照这种方式,我们计算出各个被联想词的实际指标值,具体如下:
大国11.6 长城24.4 人多15.1 留学4 小眼睛4
发展5.7 武术3.7 很大17.6 便宜4 毛泽东4
北京18.7 中文13.7 汉语45.4 旅游5.5 中国人28.7
汉字3.8 漂亮11.8 经济6 厦门13 荔枝肉5.7
故乡5.9 文明3.8 文化18.5 菜4 人民币11.3
国家5.4 伟大3.7 亲和3.8 龙3.6 西红柿炒蛋3.7
历史3.4 上海5.5 孔子5.4 脏4
以上词语的总分值是328.4。语义积极向上,包含肯定的词语有“大国、故乡、漂亮、发展、文明、很大、便宜、亲和、伟大”等9个,总分值是67.9;直接反映国家正面形象的词语有“大国、漂亮、发展、很大、亲和、伟大”等;鲜明反映国家反面形象的只有一个“脏”,分值4;有些词语还需要辩证地判断语义,如“小眼睛、人多”,总分值是19.1。通过统计得知,菲律宾青少年对中国的反映词中性和正面的词语占大多数,只有少数是消极的负面的形象,二者之间的加权比例是305.3:4,悬殊很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这一目标词被联想到的词语有70个:
很大 英语 干净 美元 便宜 美国人 联合国 (流行)音乐
篮球 朋友 比赛 文化 独特 好莱坞 麦当劳 自由女神
中国 下雪 商品 土地 科技 白种人 艺术家 苹果手机
发达 漂亮 独立 最好 电影 外国人 肯德基 拉斯维加斯
纽约 强大 雕塑 面包 发展 汉堡包 黄头发 加利福尼亚
经济 很高 黑人 欧美 有名 奥巴马 夏威夷 泰坦尼克号
苹果 有钱 快餐 现代 热狗 迪斯尼 混血儿 酷
地铁 很远 很胖 控制 棱镜 卡西欧 好风景
建筑 国家 世界 放纵 歌手 俱乐部 (明)星
以上词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意义的词语有“很大、漂亮、强大、自由女神、朋友、有钱、干净、发达、独立、好风景、最好、现代、便宜、独特、发展”等14个,具有消极意义的有“放纵、棱镜”2个,这样非消极意义的词语和消极意义词语之间的比值是34:1。
以上词语第一个被联想到的有:
很大 英语 干净 有钱 美国人 奥巴马 自由女神
电影 朋友 比赛 很远 好莱坞 麦当劳 苹果手机
中国 下雪 商品 国家 白种人 迪斯尼 拉斯维加斯
发达 漂亮 独立 (明)星 外国人 卡西欧 加利福尼亚
纽约 强大 很高 俱乐部 汉堡包 酷
我们注意到,在第一次被联想到的词语中,消极词语消失了。被联想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词语33个,加权数值如下:
很大9.7 干净5.7 酷3.9 奥巴马17.1 自由女神5.7
电影3.8 黑人3.7 科技3.6 麦当劳3.9 苹果手机4
中国3.9 有钱9.9 国家15.5 迪斯尼11.2 拉斯维加斯7.5
发达4 独立3.9 漂亮21.8 黄头发5.5 加利福尼亚5.9
纽约9.5 很高5.9 肯德基3.7 好莱坞11 汉堡包5.4
英语17.5 美元11 (明)星5.9 白种人29 (流行)音乐5.4
经济3.6 强大11.8 美国人33.4
“美国人”被联想到次数最多,达到16次,其次是“白种人”被联想15次,“漂亮”被联想11次,“奥巴马”被联想9次,“国家”被联想8次,“迪斯尼、强大、好莱坞、美元”等被联想6次,“很大、有钱、纽约、强大”等被联想5次,其余词语被联想2-4次不等。根据加权统计,“美国”被联想词语的加权总数是303.3。我们注意到,在被联想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词语中,消极语义倾向的词消失了,也就是说,“放纵”在本次实验中,仅出现一次,而且非第一次出现。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对“美国”进行联想时,“中国”不止一次被第一次联想到。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奥巴马”被较多频次地联想到。
日本是曾经的侵略国,但又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对于“日本”的实验,我们共获得以下71个词语:
动漫 武士 电脑 茶道 索尼 视觉 衰退 计算机
技术 樱花 独立 文化 坏人 拉面 原子弹 生鱼片
旅游 聪明 强大 杀死 干净 艺术 日本人 日本豆腐
电子 寿司 科技 可爱 日语 动车 富士山 日本米酒
卡通 技术 建筑 有钱 独特 苹果 很厉害 四个季节
东京 福冈 南京 现代 军队 地震 小眼睛 努力工作
战争 国家 很贵 日元 长崎 利益 有意思 蜡笔小新
漂亮 亚洲 变态 自杀 艺妓 乐队 迪斯尼 环球影城
漫画 先进 高级 发达 发展 和服 机器人
其中被联想到的具有贬义消极意义或与战争、暴力有关的词语有“战争、坏人、变态、原子弹、杀死、自杀、衰退、很贵、地震”等,“小眼睛”语义的情感倾向还有待考证,这样非消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词汇的数量比是71:9。“南京”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地名被与“日本”相关联想,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根据加权计算方式,我们计算出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联想到的词语为24个,加权指标如下:
动漫36.8 漫画16.7 电脑5.7 变态5.8 生鱼片3.6
技术9.5 樱花24.7 国家9.8 索尼3.8 日本人31.6
东京22.8 聪明7.8 亚洲3.7 坏人4 富士山5.7
战争9.6 寿司28.7 科技20.8 日语17.5 努力工作7.8
漂亮3.9 技术9.5 很贵7.7 发达3.6
“日本”的总指标数值为301.1,其中具有消极或贬义意义的总指标数为27.1,非消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指标比例为274:27.1。
对材料的统计,是为了得出客观真实的数据,并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有价值的规律。根据上述实验的数据和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在菲律宾青少年心目中,“中国”、“美国”和“日本”被联想到的词语总数基本一致,分别是78个、71个和70个,但三者的形象构成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国”的价值成因涉及面较分散,历史文化元素占的比例较大,如他们在联想中想到了中国的长城、天安门、紫禁城、舞龙、舞狮、孔子,还有筷子、西红柿炒蛋等关于饮食文化的内容。美国的价值成因涉及面较广,包含政治、饮食、地名、科技、娱乐、经济、国家实力等等。“日本”的价值成因较为集中,被联想到两次和两次以上的仅24个词,远远少于“中国”和“美国”,主要是动漫和现代科技、饮食,可以说“动漫”被高频次地联想,次数远远超过“日本人”被联想的次数,可见,日本动漫已经被广泛接受,相当于日本人的代名词。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美国和日本在对现代信息的传播中,做得比中国要好?
第二,在菲律宾青少年心目中,“中国”、“美国”和“日本”总体形象都是积极的,但相比较而言,“日本”的负面形象远远高于“中国”和“美国”。三国比较而言,“美国”积极因素最高,其次是“中国”。实验中我们发现美国的正面印象来自于其国家的实力,对中国的正面印象更多的来自于某种特殊的情感。
第三,在菲律宾青少年的心目中,对“美国”进行联想时不止一次出现“中国”,这是对“美国”与“中国”、“日本”进行联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受试者的心理结构中,中国是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在对“日本”进行联想中出现了“南京”一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日本造成的南京惨案不止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痕,也为其他国家所牢记。
第五,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在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联想中,都联想到了各自的官方语言“汉语”、“英语”、“日语”,频次分别是23次、9次和9次。对“汉语”的联想频次远远超过“日语”和“英语”;中国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名字“孔子”不止一次被菲律宾青少年联想到。但也有值得反思的——中国对外的传播内容过于狭窄,除了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之外,我们应该考虑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将中国具有时代性的东西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今日的中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历史。
第六,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一个国家阶段政治在世界影响力的表现,在对“中国”、“美国”、“日本”的联想中,受试者联想到了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但是中国被联想到的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领袖毛泽东,美国的却是现任总统奥巴马,且联想频率相当高。对“美国”联想到的是当今,而对“中国”联想到的是过往,这是否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除了两个国家客观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差别外,是否有媒介传播力度不够的因素?
第七,对于“中国”,具有积极情绪的词语如“发展、经济、和平”被高频联想到,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信息在刺激着被调查者。“未来第一、下一个大国”,虽然词频不高,但也足以说明,受测者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中国给受测者的印象历史跨度很大,既有过去的,有现在的,更有将来的。而受试者对“美国”、“日本”基于现时的联想多。
第八,在对“中国”的联想中,不止一次出现了“故乡”,这是否可以理解:菲律宾来华留学的部分青少年对中国、对祖籍仍有一份抹不去的人文情怀?
第九,我们注意到,在对“中国”、“日本”、“美国”联想中,均出现了“发展、发达、强大”,但频次差别较大,其中“强大、发达”在“美国”被联想到的频次最高,且多次第一次被联想,“发展”在“中国”被联想的频次最高,而对“日本”的联想,这三次词出现的频次都低。这是否可以反映出在菲律宾青少年心目中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实力印象?
修辞学是探寻修辞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努力提高语言交际行为的有效性的一门学科(胡范铸,2002),需要构拟实现语言交际有效性的修辞学模型。而要构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的模型,就不能只关注词语选择、句式的调整、辞格的运用,而应该分析一项一项的修辞行为,分析修辞行为的种种规则。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修辞学“推动社会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这里,我们尝试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透过菲律宾青少年对目标词语的联想模式,寻找客观的证据,努力构建客观真实的菲律宾青少年心目中的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国家形象的模型,正是试图从语言分析入手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注 释
①参见肖国忠发表于2009年12月6日《光明日报》的《让中国形象挺立世界》一文。
②参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951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