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云 苑秀丽
(青岛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要求中国文化实现国际化,因为国际社会需要通过中国文化来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源和意图,中国也需要借助文化来向世界展现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决心。中国文化国际化就是要使中国文化与国际接轨,被世界主流文化所认同、接纳,并借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当前中国文化已足够强大和自信,国际化和现代化并不必然被西方化,不必再担心在现代化、国际化中失去自身的文化特质。*张志洲:《中国文化外交新背景与概念基本涵义辨析》,载陈文力、陶秀璈主编:《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103页。但是,当前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存在诸多弊病,造成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不畅。因此,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之前,必须在了解中国文化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战略原则,并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国际化现实路径。本文将尝试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作出部分解答。
文化有强弱之分,在国际社会,中国文化仍然处于弱势和不被国际主流文化接纳的被动状态。这既有“西方问题”,又有“中国问题”。西方问题在于非理性的政治偏见和文化差异导致西方和国际社会歪曲、误解中国文化;中国问题在于中国文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不讲究原则和技术策略。双面夹击下,导致当前中国文化国际化尚存在几大弊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一些形象符号和器物所能代表的。一方面要避免那种把文化的本质仅仅归结为符号形式的理论倾向,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符号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万资姿:《符号与文化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过剩的文化符号和符号异化容易造成文化创造主体创造能力的缺失,也就是说,创造主体只能局限于既有的文化符号,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由创造的能力。例如,带有中国文化符号化的国际品牌设计在国际性活动中频繁出现,造成审美疲劳。余秋雨批判了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认为欠缺智慧、创新和想象的中国馆没有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应有魅力,过于符号化的宣传方式造成了中国“文化孤立”。*余秋雨:《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环球时报》2006年10月9日第11版。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设计理念上有所创新,但仍没有突破中国文化的符号化。如突出大红在上海世博会中国主场馆和奥运会火炬设计中的运用,给西方人的印象是中国文化推崇红色、热烈和斗争。
在中国文化日渐丰富和强盛的今天,符号化的文化仅仅起到装饰性作用,不能传达出中国文化多样化的特质、内在价值观等信息。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等精神,但也有“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哲学精神。一味宣扬和合、韬光养晦的文化精神,给世界的印象并不完全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反而形成“睡狮”、“沉默的威胁”、“中国一旦崛起将引发世界战争”等认知。有些中国人在出国交流的时候喜欢带一些中国特色产品出去送给国际友人,一方面体现中国人的热情大方,另一方面觉得西方人可能会喜欢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产品,如筷子、中国丝绸等。且不说它们承载了多少中国文化的内涵,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在外国人眼里可能就是符号化了的中国文化,以为中国就只有这些,几千年来丝毫没有创新和发展。与其拿这些既不实用又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的符号化产品作为国际交流的礼物,不如拿一本翻译为当地语言的中国名著作为礼物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走向国际化的决心。
在过去某个特定的年代,中国文化就已经被国内、国际所边缘化,其表现是“破四旧”和“去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优秀的理念和内涵,但经过“破四旧”和“打倒孔家店”等政治运动,国人一度彻底否定了所有中国传统文化,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了。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去中国化”运动也在东亚中华文化圈洗礼了一遍,以致汉字也被看作中国政党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被妖魔化。甚至在台湾地区,也一度掀起“去中国化”浪潮,修订国小、国中历史地理教科书,删改中国历史。这种无视历史事实,与中国文化决裂的行为是自欺欺人,只会损人不利己。
长期以来,在西方世界,中国文化被视为洪水猛兽,成为一种弱势文化和边缘文化。更有甚者,怀有不良居心的人歪曲中国文化、打着中国文化的旗号抹黑中国,捏造“中国文化霸权”、“中国文化威胁论”。西方文化中心论者,有意无意地把中国文化边缘化、客体化、意识形态化,作为“他者”或者“想象的威胁”来区别对待,如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把基督教文明与中国文明、伊斯兰文明对立起来。长期以来,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相一致,中国文化被视为不同于西方的“异类”,认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实质上就是西方化,是走向西方,与西方接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的现代化、西方化,而是主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截然不同。“文化”更关注与象征性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有关的活动,是价值观的潜在创造者,而“创意”则主要注重于知识,其中建立在创造性基础上的工作占有主要地位,因此是就业和财富的潜在创造者。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都为一个国家的GDP贡献了力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创造价值,注重文化产业发展无可厚非,但把中国文化过度商业化的做法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也就是说可以卖创意,但不可以贩卖、兜售文化。例如少林寺上市的炒作被认为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文化的商业运营,更好地走国际化道路。但是,这种违规操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抹杀而不是发扬,只能给外界中国缺失信仰文化的印象。孔子学院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但有些人却打着孔子学院的招牌招揽各类生意,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因此,不能把市场和GDP作为单一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衡量标准,文化更应该具有价值导向和精神衡量标准。
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来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有许多共享的人类精神价值,要把民族性放在世界性和互动性之中,文化中的“民族主义”防范心理要不得。文化民族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具有进步、合理的内涵。但文化民族主义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表现为极端保守主义、排外主义,威胁着人类文化的整体发展。[注]姜秀敏:《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关系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例如,韩国把“端午祭”申遗、甚至把老子、孔子说成是韩国人,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世界文化交融的历史长河中,韩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注定不会长久。同样地,除了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利用外来资金和人力资源,大力发扬和保护各类文化遗产。例如,日本公司设计投资的上海浦东某座标志性建筑,被有些人放在民族主义的视角看待,质疑怎么可以让日本人来设计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建筑,其形态又如何对中国不利等等说法,完全是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心态。中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从这一理念出发,实现文化共享的前提是共同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不论这种文化是属于他国的,还是本国的。
在中国崛起的时代,中国文化国际化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和平发展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和谐与发展。顺利实现国际化的中国文化才能具有一种世界性、整体性的眼光,从而促使中国的发展融入时代潮流,世界也才能重新发现中国、发现东方。从国际关系的视角来看,中国文化国际化应遵循以下战略原则:
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不能像鹦鹉学舌一样只借鉴西方话语,必须首先打造一套统一的国家文化话语。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大国的崛起为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权提供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在今天的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话语关系:一种是官方的,一种是学术的,还有一种就是大众的。这三种话语关系之间缺乏有效的互通机制和共享平台,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冲突和对撞。[注]胡慧林:《当前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的几个问题》,载胡慧林、陈昕、单世联主编:《文化战略与管理》(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国家的文化话语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国家顶层主动建构和设计。西方抛出一种理念或概念,要进行分析研究,对己利弊分析清楚再决定接纳还是不接纳、反驳还是置之不理。同时要激发学界创新,鼓励提出新思路和新概念。学界提出一种文化概念或理念,如果可行需要官方予以承认,在外交场合加以肯定。例如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中国崛起引发了美国对于如何看待两国关系的争论。美国学者提出“中美共治”或G2的概念,并加以界定和引申。中国方面认为中国还不够强大,当前不可能实现中美共治,G2不现实,因此不予接受。很快中国方面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先是在学界讨论,然后官方认可,并介绍给美国。现在美国已普遍接受“新型大国关系”的说法,但还有待于在其内涵上达成中美两国的共识。
在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潮流下,主权国家之间和各民族文化之间互动频繁,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已经被国际社会接受。例如,真善美、爱恨情仇等感情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体会和感悟,无论某一国的文化如何与众不同,它总要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能背道而驰。因为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来看,文化的融合会越来越普遍。首先要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既是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文化认同的参考点。[注]See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The Original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1983.例如,中国、韩国、日本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有汉语言文化圈,虽然其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演变。要重视汉语作为几个汉语国家和地区之间身份认同感情纽带的作用,以及作为全球性的沟通手段和消除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分歧的作用,并让汉语的使用者(包括把它作为母语和外语的使用者),学好用好这门语言,使之真正成为信息社会的知识纽带。其次要促进区域与全球文化认同。例如,妈祖文化、海洋文化是人类共有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妈祖庙,但各地的妈祖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台湾、大陆沿海地区、东南亚国家都有妈祖信仰,可以形成妈祖文化认同,但并不一定非要认定哪个是正宗的,允许有文化上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偏于一隅,魅力独特,生命力顽强,但是过于久远,与时代脱节,需要以国际化标准来重组中国文化。但是,中国文化的重组绝不能靠强制性和怪异性来吸引眼球,而是要实事求是,让人心悦诚服地去选择和接受。面对全球公众,中国文化宣传要确立平等、自信的态度。例如,在中国少年儿童中,学习西方油画、钢琴、小提琴的层出不穷,而学习中国国画、古琴、古筝的却少之又少,以至于要采取保护的手段予以发扬光大。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中国文化的衰败,当然复兴国学固然是好事,但更需要从现代文化中获得文化自信和平等。此外,在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的时候,要注重中国文化与国际化潮流相一致。中国人在外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多是因习惯使然,应当按照国际惯例加以纠正。如电梯左行右立的习惯,尽管可能在中国没有必要严格执行,但应当指导国民在出国时,要尊重当地礼仪、规则和法律。
文化的功能指的是文化对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的影响。中国文化国际化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并促进人类国家利益的发展。文化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著名外交家傅立民指出:“与他国人民进行文化交往是实施政治影响的一种途径,也是加速向其社会进行经济渗透的催化剂。禁止或限制向其他社会输出本国文化的国家将使自己在争夺国际影响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增加在国外的文化活动增强国家实力;反之,则削弱影响。”[注][美]傅立民:《论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有损于国家利益的国际文化活动不如放弃。
中国文化还要超越国家利益,服务于人类共同利益。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不仅要看重利益,还要看重价值,既要讲原则,不唯利是图,又要负责任,不文过饰非。[注]赵可金、彭萍萍:《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国际化的中国文化可以与世界其他文化共同推动国际文化的发展,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中国的和谐文化是介于“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形态,符合当今国际现实,又能推动国际关系缓和。[注]杨守明:《国际文化的建构与中国崛起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中国文化肩负的使命不仅是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面对虚无、没落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有责任和使命来拯救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增添原动力,激发创造性。例如世界生态文化缺失造成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生态失衡。在各种危机面前,人类需要一种新的智慧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国际化必将有助于补充西方生态文化的不足,形成西方消费文化、斗争文化与东方节约文化、和合文化的调和与互补。
针对西方和部分国际媒体对中国文化歪曲、丑化和有意无意的误解,中国应采取双向文本解读战略,一方面要构建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战略原则,充分揭露这些歪曲、误解背后的文化差异和政治偏见,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另一方面,要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中某些合理成分,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负面因素,积极完善自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打开中国文化国际化的现实路径:
近代以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国拿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对西方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输出,期间的文化逆差、落差等问题触目惊心。20世纪文化拿来主义盛行,表明中国文化遭遇了深刻的身份合法性危机。[注]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现在强调文化输出不是扩张主义,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从文化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主义要求首先要走出去主动接受外来文化,其次要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不一定非要走出国门,在国内也可以实现国际化,同时,“走出去拿来”比“请进来”更能显示中国的诚心诚意。例如,在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时,首先要表现出对对方文化的兴趣,这样,对方才会主动了解、接受我们的文化。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实力外,还有文化交流、文化公关的很大功劳。要让世界各国了解、接受中国文学,莫言作品的翻译工作和推广宣传不可缺少。应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网络和传媒,传播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和魅力的作品,系统地介绍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现代价值。
政府主导的文化国际化行为具有举国效应,如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确定和支持的“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项目,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文化资源优势,不仅大力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贸关系,也体现了党和政府推动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战略意图。民间行为和半民半官的文化交流行为形式多样而灵活,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亲民风格,是政府主导文化传播行为的重要补充。但是,要使中国文化为其他国家的受众所吸纳和接受,必须借助当地官方和主流文化平台。西方民间的民主和意识形态传播行为多数得到政府资金和人力支持,以民间文化交流为名义,发挥意识形态的渗透作用,打消国外受众的防范心理。中国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实践证明,这种民间牵线搭桥、政府接手支持的运作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效显著,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家形象的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载体,要主动组织传播中国文化的梯队,包括国内梯队和海外梯队。国内梯队包括在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聘雇的外国人、在中国的留学生、技术合作者和旅行者。他们首先作为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向中国传播外来文化,同时,也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梯队发挥作用。作为中国文化的搬运者,这些群体具有向国外呈现中国文化的便利条件和渠道,无论在中国逗留时间长短,他们生活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都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走出去”过程中,要把海外华人华侨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方面他们有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二传手”和“搬运者”。海外汉学家、中国留学生、海外务工人员、技术合作者、去国外的旅行者等群体都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梯队,这就需要把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工作做在前面。当身处中国时,看似深知中国文化精髓,却连中国历史朝代都搞不清楚。文化传播战略需要把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当作一项任务来对待,而不是随意就能做好的。例如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培训,不光要进行对方语言、文化的培训,更要向这些潜在中国文化搬运者进行从言谈、行为到中国文化历史、文化传播自觉意识的培训。特别是那些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公职人员,要有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要多在中国文化传播者之间组织一些文化学习和交流活动。
相比非洲各国文化和欧洲某些地方的文化,亚洲文化整体而言是较强的,尤其是日本、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但是中国大众文化明显不敌日本和韩国,尽管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源远流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首先体现在文化的创造者和受众的不同上。精英文化显然是由精英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在文化领域,这样的精英主要就是知识分子阶层。从文化功能上看,精英文化承担了比大众文化更多的社会教化和价值规范功能;大众文化的消费也许可以说是表面性的,就是说对于人们的信念、价值观或行为并没有很深刻的影响。但是大众文化更易于传播和被接受。因此,要采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重的传播路径。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还要多一些高雅文化,少一些低俗文化。当然低俗文化和高雅文化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界限不是那么分明。有些低俗文化经过包装和去其糟粕,也可以实现由俗至雅的转变。例如,中国古代诗词,很多产生于青楼,但经过后代文人各种形式的加工,通过去粗取精,发展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如琴歌、戏曲等,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政治特征,完全可以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
鉴于中国文化的特点,要让西方了解中国最根本的东西,也即中国文化的精神非常不容易,必须借助于感性的道具和形象。例如京剧脸谱、毛笔、旗袍文化,不是展示出来就可以了,还要向他们介绍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西方明显不同,西方人拿西方价值来衡量中国,所以对中国的很多现象难以理解。这需要先运用感性认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再超越这些器具形成理性认识。所谓道器合一、形神兼备,借助具体的载体来传播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更容易被西方接受。例如中国独一无二的古琴音乐艺术。古琴作为器具,不仅传递了音乐,而且每首古琴乐曲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背后又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理念和人物的价值追求。这样由表及里的介绍避免了乏味的说教,更容易引起共鸣。中国文化是包容的,可以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使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更丰富、更先进。兼容并蓄的中国文化可以随着中国的强大有朝一日实现国际化,从而形成与建立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文化基础上完全不同的国际秩序。
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对文化大发展的战略决策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阐述,强调坚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闭塞、孤立、得不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文化无法提升竞争力;反之,失去自我、西方化的中国文化也就丧失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文化国际化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键,需要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