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阁
新课程教学,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参与教学过程的人都能得到思想启发、情操陶冶。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科学,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中学思想品德课,就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精心的备课预设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多维度备课,力争创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自己……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所以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是备课内容的基本源泉,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掌握要达到“懂、透、化”三个层级。教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中心环节,教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师自己的个性特征来设计,设计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此外,教师备课还应该注重备自身,追求教学品味。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进行备课预设,但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不拘于预设。机智的表达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所以,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必须做到精心预设与智慧生成的有机统一。
二、喜闻乐见的导入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总体效果。成功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万事开头难,课堂导入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比如故事、音乐、情景、漫画、小品、游戏等。设计出好的课堂导入,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心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三、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中心环节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的人格,思想以及个性等多方面的运用和发挥,是一个创造性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注重过程的开放灵活,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老师教的再辛苦也是低效或无效教学。思想品德自身比较复杂,本质和现象往往不一致。比如:讲“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现实社会中却有许多虐待老人和儿童的行为。枯燥的理论,表里不一的事实使很多人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当务之急,需要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提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个性特点,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开展相应的活动,做好课堂动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真正实现由“教师”到“导师”,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
1.要重点抓住“知”和“信”。思想品德课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性”和“理论性”的德育课,它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过程。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相信所学内容的真理性,他们才会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比如:相信个人离不开集体的道理,才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在讲授《法不可违》这一课时,向同学们展示一些近期打老虎的案例,虽然这些“老虎”身居要职,但违法依然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课后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这方面的事例,采取开放式教学,通过模拟法庭形式,加深同学们对法不可违的理解,做自觉守法的公民。开放式的教学实际上是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养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社会问题,通过跨学科的融合,通过集思广益和深刻地思考,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成熟。
2.教师要善用教学机智,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构建新型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模式。如果一味地模仿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只会让课堂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实际效果,如果想让课堂高效、生动、和谐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机智灵活的调控能力。比如,有位老师在上《感悟青春》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她预设了“青春密码”和“解读密码”两个环节,在教师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开展着,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意外。如在讲解青春期如何处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时,老师提出问题:如果在青春期你与你的父母发生矛盾和争吵是正常的吗?有学生马上回答:“正常,因为我正值青春期,而我爸妈是更年期。”话音刚落,就引来了哄堂大笑。学生的这个回答或许不是老师期望的答案,那么老师是不是在笑声中含糊过去呢?该教师没有那样做,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宽容,理解父母,顺势加强了情感教育。该教师用教学机智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可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沉着冷静、果断谨慎;满怀关爱,因势利导,做到“热处理”和“冷处理”相结合。
3.巧妙地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有些同学很自信的回答问题,而且回答正确,老师可以说:“恭喜你是对的。”有些同学犹豫不决的回答问题,但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可以说:“嗯,你的回答是正确的,你是怎么思考的?”有些同学非常自信的回答问题,但答案是错的,老师可以说:“老师欣赏你的理直气壮,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还有的同学犹豫不决的回答问题,而且答案也不对,老师可以说:“好,这是你的看法,我想听听其他不同的想法。”评价语言要灵活多样,具体可感,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评价词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适时有效的课堂评价有激励作用,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灵性。
教学是过程,而不是流程,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恰当的创设课堂情景,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和适当的语言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学生的参与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才能进一步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主动性的客观要求。endprint
四、系统凝练的课堂小结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课堂教学小结是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用到的知识点、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系统的总结。好总结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对思想品德进行课堂小结时要注意有引导性,小结不能由老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指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注意有针对性,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有效的总结。而且在总结时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体现教学的生活化。由理论到现实再到理论,在循环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如一位老师在讲完《谁对我负责》时,她提出:在我们生活中,你的父母和老师为你承担了哪些责任?哪些责任是该由你独自承担的?又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但你却未承担?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通过学生总结自己的生活,进行小结,强化知识,印象会极其深刻。
五、精深的教学反思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升华
传统教学是一种“经验型教学”,现代教学是一种“反思型教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学会教学”,“学会研究”为目的,它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表现为教学活动前的反思,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教学活动前的反思主要体现在课前计划和教学准备中,具有前瞻性的特点。这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对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认真反思,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教案。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实践中随机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地进行思考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部分,就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的回忆和思考,研究和总结,看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崇高的教学境界不在于痛快淋漓地发挥自我,而在于让学生听得懂,并经过深刻反思,愿意接受所讲的理论。教师的成长需要反思,同样学生的成长也需要反思,应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能否把所学的理论回归到生活中去,能否把握好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思考问题的有力武器。杜威的“还原论”观点就支持儿童的反思,反对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儿童,认为应该让儿童在反思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可以让每个学生建立知识的“疑惑本”,感悟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自我。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秉承“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理念,探究思想品德课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若教育者愿意“放低姿态,蹲下来”,看看学生需要什么,能接受多少,再精心创设。在创设时,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实践时,灵活变通,纵观全局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用真实的活动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消除教与学的界限,让学生自由开放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品尝收获的喜悦,体会求知的快乐,那么“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将不再是一句空话,相信思想品德教学一定会取得应有的实效!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