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五妹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医院儿科,福建 顺昌 353200)
脐带在胎儿与母体之间承担着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胎儿出生以后脐带会被切断,此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通常在出生后3~7 d内,脐带残端会逐步脱落。脐带结扎剪断部位容易感染,因此在断脐后,对脐带残端的护理非常重要,若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1]。为了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效果,对在我院出生的148例新生儿的脐带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新生儿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儿,且在宫内都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观察组中男婴40例,女婴34例,平均体重(2.88±0.61)kg;对照组男婴42例,女婴32例,平均体重(2.93±0.72)kg。两组新生儿性别、体重、各项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新生儿脐部结扎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均采用0.5%碘伏对其脐带根部进行严格的消毒,而后在距离脐带根部1.5 cm处用消毒后的气门芯对脐带进行结扎,在距离结扎部位0.5 cm的脐带远端位置将脐带剪短,把残留的血挤出脐带,然后对脐带残段采用2.5%碘酒进行消毒。
1.3 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生后次日洗澡后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带残端、脐根部及脐部周围,出生48 h后在脐带结扎下方用消毒剪刀对残留的脐带进行修剪,再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和脐带包包扎,若有出血,应进行加压包扎止血。每天更换脐带包并注意观察脐带情况。对照组新生儿沐浴后采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由脐带残端擦拭到脐根部再到脐部周围。然后用脐纱对脐部进行包扎,等待脐带自然脱落。对两组新生儿给予相同的出院护理指导。
1.4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并注意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是否渗血、有无潮红以及脐部感染的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 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比较:将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详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将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3~6 d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详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比较[例(%)]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之后脐带会逐渐干枯僵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脱落,通常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 d才完全愈合。在这个时间段内,脐部是非常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因此加强防护非常重要[2]。但是不同的护理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所需时间普遍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脐部渗血、潮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了观察组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并采用脐带包包扎的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发生,避免感染发生。
[1] 周立荣.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57.
[2] 尚志红.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1):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