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创辉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普庆 515300)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急重症,重症脑出血患者出血量较大,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在脑组织严重受压或脑疝前,及时清除血肿、减轻压迫至关重要[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及钻孔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预后效果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均经临床资料、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40~77岁,平均(54.62±5.57)岁;GCS评分3~12分,平均(8.23±1.46)分;出血部位:颞部13例,额部6例,颞顶部3例,枕部2例。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1~75岁,平均(54.54±5.46)岁;GCS评分3~12分,平均(8.33±1.57)分;出血部位:颞部12例,额部7例,颞顶部4例,枕部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常规禁食禁水,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经头颅CT定位,钻孔部位避开重要血管和功能区域,使用专用血肿清除器,尽量抽净液态血肿,术后留置硬式多腔引流通道。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取头皮直切口,放射状剪开硬脑膜,骨窗直径≤3 cm,在显微镜下使用脑穿针穿刺抽吸血肿,基底节区血肿则经侧裂或颢上沟人路,总血肿清除量≥原血肿90%,术后留置小号潘氏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8%和8.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2%和33.3%(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
重症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研究表明,尽量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早期降低颅内压,对于防止继发性脑损害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可及时解除大部分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减轻血肿带来的继发性脑损伤,但易损伤脑血管,引起颅内大出血,且不能在直视下止血,导致血肿清除不彻底,减压不充分[3-4]。小骨窗开颅术借助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在直视下进行,有效避免了脑血管的直接损失,操作精细,止血精确、彻底,有助于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肿胀,且骨窗直径小,无需再次颅骨修补,疗效确切[5-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疗效显著,可及时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综上所述,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疗效满意,手术损伤小,可显著减轻脑水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 高 晨,周敏慧,刘耀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72.
[2] 陈永群,卢天喜,张欣瑜,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7.
[3] 刘 伟,王继超.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48.
[4] 关 华,白安平.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6):70.
[5] 高 晨,周敏慧,刘耀明,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预后分析[J].中国康复,2010,25(2):115.
[6] 刘永明.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J]. 吉林医学,2012,33(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