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龙 李 茜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农业部也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对以后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户以家庭经营方式建立的农业生产单位[1]。家庭农场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李应中(1986)[2]总结概述国外家庭农场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适宜发展的规模。汤文华、段艳丰(2013)[3]指出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土地流转、农场主文化素质低、科技投入不足、融资困难的现状,创新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陈祖海,杨婷(2013)[4]提出我国家庭农场目前发展的集中模式为单一产物模式、采摘模式、养殖模式、特色种植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并指出他们各自在发展的特色和遇到的问题。本文在国内专家学者研究家庭农场基础上,调查分析山西省右玉县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右玉生态型家庭农场有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山西省右玉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县,其家庭农场是以种植经营苗木为主的。山西省右玉县独特的资源环境经济条件为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西省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依托生态环境建设,全县以发展杂粮、肉羊、牧草、马铃薯、油料、种苗六大特色产业为主,“一村一品”和“双新工程”全面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以马铃薯种植园区、玉米种植园区、胡麻种植园区和肉羊养殖园区为主,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展以威远镇、右卫镇、高家堡乡3个超667m2的苗圃基地为主。全县森林面积丰富,尤以沙棘为主,达到2.33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丰富的森林资源农业提够了良好的挡风屏障。同时右玉县还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右玉全县森林面积10万hm2,覆盖率达到50%,是三北防护林西北端得重要屏障,有塞上明珠的美称。右玉县作为山西省唯一一个半农半牧县,在保证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纯农业其选择余地相对就小。积极发展山西省右玉县生态型家庭农场与山西省右玉县县域发展定位是一致的[5]。
山西省右玉县辖4镇6乡,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平缓,平均海拔在1250m左右,平原区主要集中在旧城关、威远镇、新城镇。耕地资源丰富,见表1所示,右玉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为0.94hm2,远远高于山西省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21hm2,右玉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是山西省平均水平的4.49倍。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便利条件。
表1 右玉县土地资源状况表 单位:hm2、万hm2、万人
山西省右玉县多年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劳作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同时土地以肥力为基础划分等级,导致各家土地支离破碎,难以大规模机械化劳作,大片土地被荒废,难以开发利用,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以种植经营苗圃为主的家庭农场经营将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充分开发土地潜力,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达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根据山西省右玉县独特的资源环境和家庭农场经营市场化要求,为以种植经营苗圃为主的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提出新的发展路径。
截止到2014年底,山西省右玉县初步形成了经营苗木为主家庭农场,全县初具规模(种植面积在2hm2以上)的种植和经营苗木家庭农场已有237个,种植面积达到0.27万hm2,苗木年产量约1亿株,主要分布在新城镇、右卫镇、威远镇、元子堡镇、李达窑乡、高家堡乡、白头里乡和杨千河乡8个乡镇,见表2所示,与周边县市相比苗木规模相对集中连片,数量较大,生态效益明显。
表2 2hm2以上家庭农场种植规模分布表
家庭农场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生态型家庭农场基础投资和风险大。生态型家庭农场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其前期启动需要大量的资金,主要表现在土地平整、流转土地费用、打井等方面的投资上;其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也较高,种植经营6.67hm2苗木的家庭农场主要投资及经营生产成本可达到99万元,见表3所示。
表3 家庭农场苗木投资及经营生产成本表
截止2014年底,山西省右玉县以经营苗木为主的家庭农场商品化程度高,家庭农场种植的6.67hm2樟子松1m或1.5~2m销售金额分别可达到625万元,见表4所示。右玉县苗木销售以樟子松为主,其他如柠条、沙棘、金叶榆、新疆杨等树种主要用于封山育林。2014年,右玉县樟子松面向山西省销售面积约为666.67hm2,共计170万株,实现经济效益4250万元,其中,栽植1m樟子松119万株,销售收入2975万元;栽植1.5~2m的樟子松51万株,销售收入1 275万元。另外销往河北张家口、内蒙凉城、集宁、包头等地的樟子松约18万株,共计450万元。其他树种如1~1.5m金叶榆销售约1万株,收入达20余万元。
目前右玉县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规模主要分布在3.33hm2上下,距离山西省认定家庭农场的规模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差距。2~3.33hm2家庭农场有103个,3.4~6.67hm2家庭农场有65个,6.73~33.33hm2家庭农场有65个,66.67hm2家庭农场有4个,2~3.33hm2家庭农场在整体的数量上占有较大比重,见图1所示。右玉县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农耕土地荒芜现象比较严重,在经济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租种土地没有问题,不会引起纠纷,大多数土地流转[6]都是以口头协议为主,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时,农户就会收回土地,这样农场主经济受损。虽然国家现在肯定了土地流转,但在相对封闭的村庄,农本思想使大多数农户不愿意出让土地,这样农场主很难规划未来的家庭农场发展,在投入上顾虑重重,很难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右玉县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中提高规模化发展程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有序的土地流转,依据右玉县发展规划中以威远镇、高家堡乡、右卫镇3镇为中心,形成3个超6667hm2连片苗木发展基地,将生态型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扩大到0.47万hm2。依托右玉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生态型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程度,是符合右玉未来发展规划的。
图1 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分布
生态型家庭农场是一种集约化的大规模农业劳作,其发展可以改变目前右玉县农业以单个农民为主的传统经营的现状。伴随其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一定数量的职业农民去种植和经营。右玉县在进行裁村并乡后,加快了农村的乡镇化进程,但这属于政府的宏观规划,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合并后的村庄规模更大了,但相应的素质却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合并后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去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农村务农的主力成了留守老人,据调查以60岁左右的男性劳动力为主。这个现状决定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守旧观念严重,开拓能力严重不足,在精力、智力、劳力都很难达到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要求,对家庭农场发展是有心无力,不利于家庭农场发展。依托右玉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一切以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引导入城打工的年轻人重返农村,在土地上创造更高的价值。
生态型家庭农场是一种集约化的农业,经营发展中投资和成本投入较高。需要通过政府的切实规划加强家庭农场在各乡镇的宏观调控,使家庭农场的发展合理有序,不至于形成盲目跟风。依托于旅游生态县的优势划出专项资金,对符合立项的家庭农场全方位的支持,改变以往农业资金到处撒点的弊端,使政府撞向资金专项专办,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银行的作用,精简对家庭农场贷款的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农场要即时放款,保证家庭农场的顺利发展。同时要将银行的营业点深入到农村,实行点对点服务,针对具体的问题设立一些符合家庭农场需求的专项贷款。
生态型家庭农场发展中各家互不沟通,与外界联系比较少,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单一的苗木品种销售渠道和市场受制约,所培育的苗木无明确销售目标和市场。家庭为单位独立经营,面对市场竞争的总体把握不足,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政府大力扶持,不断提高其竞争优势[7]。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特点,通过政府牵头,农户与周边市县地区达成销售预定合同,以市场为向导,生产市场需要的苗木树系,降低因生产周期长导致的风险增加。同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了解市场信息,各户之间互通信息,区域协调,满足市场苗木的供求平衡,避免生产过剩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Z].2013-01-31.
[2]李应中.国外家庭农场适宜规模综述[J].农业区划,1986(4).
[3]汤文华,段艳丰,梁志民.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政策[J].农业经济,2013(8).
[4]陈祖海,杨婷.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路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3(9).
[5]右玉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右玉县党政信息网,2014(11).
[6]金洁,丁颖倩,陈艳.关于现代家庭农场发展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4).
[7]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