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娟,封颖璐
21世纪,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人口总数的11%。目前,国内外关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及特定人群体质调查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常见报道。然而,治病求本,如何从调整体质入手,减少疾病发生、发展,如何帮助老年人合理服用药品和保健品呢,至今很少有大样本研究;关于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中医体质调查及保健指导尚无人问津。为此,前期,笔者对4502名军队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体质进行调查发现,35.3%的人符合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诊断标准,其中痰湿质占53.8%[1]。MS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环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S与糖尿病、心血管及肾脏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并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病死危险性[2-4]。因而MS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一大隐患。由于大部分MS患者尚未获得明确疾病诊断,因此西医对这种状态的预防缺少有效的措施,而体质作为生命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始终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成为制约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基于此,笔者选取240名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结合每个老年人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个体化的痰湿质保健方案给予调养干预,包括饮食、起居、精神、运动、药物等多方面,随访者每月进行方案辅导与监督,跟踪随访3年,观察痰湿质保健方案对痰湿型体质并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的疗效。现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分别来自上海、南京、杭州、青岛等4个城市的69家干休所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排除以下情况:①老年性痴呆,不能正确表述思想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拒绝参与调查者。自2007年10月—2008年02月收集有效患者4502例,男3789例,女713例。选取70~79岁年龄段的痰湿型体质患有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共240例进行跟踪随访3年,其中,男205例,女35例。随访期间,因死亡原因脱失3例。
1.2 方法
1.2.1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MS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①超重和(或)肥胖( BMI≥25.0);②高血糖:FPG≥6.1 mmol/L,及(或)2 h PG≥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SBP≥140 及(或)DBP ≥90 mmHg(1 mmHg=0.133 kPa),及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TG≥1.7 mmol/L,及(或)空腹血 HDL-C<0.9 mmol/L(男)或 <1.0 mmol/L(女)。
1.2.2 痰湿质体质判定标准 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04月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评定。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1.2.3 现场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分为3个部分:①代谢综合征中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紊乱等组分的改善情况;②该人群老年人年平均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比较;③年均消费保健品及药品的支出情况。
1.2.4 干预方法 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干预方法:按照痰湿质个体化保健方案概要,结合每个老年人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具体干预方案,包括饮食、起居、精神、运动、药物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治疗。①饮食建议低盐、低脂、清淡,忌暴饮暴食、生冷性寒之品,少吃贝类海产品,常吃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的食物;②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适当午睡,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免受寒淋雨,保持居室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建议天气晴朗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③鼓励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持良好的情绪,遇事不宜过度思虑,要想得开,放得下,少生闷气少计较,多听一些激昂高亢的进行曲、励志歌曲、戏曲;④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⑤药物调养:可用苍术、白术、砂仁、陈皮、泽泻、瓜蒌、荷叶、橘红、猪苓、冬瓜皮等;日常调理可用荷叶15 g,泡水当茶饮,每天适量频服;⑥经常点按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随访者每月进行方案辅导与监督,连续3年。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录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s表示其分布特征,干预前后的比较用t检验;样本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有序分组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干预前后代谢综合征主要指标的变化 给予个体化保健方案干预3年后,该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为42.9%,高血糖发生率为25.0%,高血压发生率为51.7%,血脂紊乱的发生率为31.3%。痰湿质者MS等在干预前后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表1 干预前后代谢综合征主要指标的变化
2.2 干预前后住院天数与次数的比较 给予个体化保健方案干预后3年,该组的年均住院次数由干预前的1.6次,下降至0.9次;平均住院天数由18 d降至13 d。干预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干预前后年均消费保健品及药品的支出比较 给予个体化保健方案干预后2年,该组的年均保健品支出由干预前的1.2万元,下降至0.3万元;年均药品支出由1.5万元降至1.1万元。干预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体质作为生命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始终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成为制约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体质既禀成于先天,亦关系于后天。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可使体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然而,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由于因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体质发生变化。体质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动态可变性。这种特征是体质可调的基础。药物及有关治疗方法可纠正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衡,是体质可调的实践基础。重视不同体质对疾病与症候的内在联系及对方药等治疗措施应答反应的差异是实施个体化诊疗、贯彻“因人制宜”思想的具体实践。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是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中不乏痰湿质者伴MS、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健康引导,不考虑个体特征,滥用药物和保健品也是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为了预防和减少MS及其相关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选取干休所240名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结合每个老年人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个体化的痰湿质保健方案给予调养干预,包括饮食、起居、精神、运动、药物等多方面,随访者每月进行方案辅导与监督,跟踪随访3年,结果显示给予个体化保健方案干预3年后,该组中超重和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疾病发生率较干预前减少,痰湿质者MS等在干预前后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组的年均住院次数、次均住院天数减少,干预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个体化保健方案干预后2年,该组的年均保健品支出较干预前减少;年均药品支出下降。干预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辨识及纠治体质,取得了预期的疗效,改善了老干部的生存质量,降低了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降低了保健费用支出等,得到受干预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认可。该方案有理论基础、有科学依据,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使更多类似患者获益,今后将扩大干预人群,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调整机体偏颇状态,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不仅临床预防,还要将干预时间提前,进行临床前期预防、病因预防,实现调质拒邪、调质防病,以实践中医“治未病”。
[1] Yinglu F ,Guoyin Z ,Changquan L.Investigation on correlation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onstitution types in senior military ex-service personne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J].Chin J Integr Med,2011,17(12):1-9.
[2]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J].JAMA,2001,285(24):2486-2497.
[3] Isomaa B,Almgren P,Tuomi T.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Care,2001,24(6):683-689.
[4] Trevisan M,Liu J,Bahsas FB.Syndrome X and mortality:a population-based study.Risk factor and life expectancy research group[J].Am J Epidemiol,1998,148(9):95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