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分析研究

2014-12-02 03:34程秋莲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园区设施蔬菜

程秋莲

(山西省介休市农业委员会,介休 0320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为介休市农业调整结构、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介休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介休市设施蔬菜从2009年的66.67hm2发展到现在的0.2万hm2,增长了29倍。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张,促进了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技术先进化、产业经营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009年前,介休市几乎看不到一个连片日光温室大棚基地,如今却遍布该市的10个乡镇40余个村。形成了宏玮、铁巩等5个千亩设施蔬菜园区,丰益、仙台、万户堡片、帅达、涨兴等10个33.3hm2设施蔬菜园区,晋辉、东蓉、丰盛源、隆鑫等20个13.3hm2设施蔬菜园区,形成了3个集约化育苗基地,有兴海育苗基地、铁巩育苗基地、泓兴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到2 000万株以上。其中兴海集约化育苗基地,其设施质量、标准、技术、品种都达到了一流水平,优势区域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1.2 设施档次逐步提升

过去,介休市也曾建起一些日光温室大棚,但由于档次标准低,温室越冬难、生产期短,比较效益不高,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开。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新发展的实施蔬菜中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实施的原则,全部采用晋中市制定的设施蔬菜建筑标准规程,标准高、跨度大、面积大、越冬性能好。温室内全部采用了集成技术,优良品种广泛应用,防虫网、黄板、暗灌、配方施肥技术,沼渣、沼液利用等应用面积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普及。尤其是2014年该市新发展的凌云园区突出科技创新,配套发展养生产业,与北京、上海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植物克隆技术,试验示范种植铁皮石斛,以铁皮石斛为中心同时发展高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深加工生产线和物流配送中心。该市的紫丁香、丰益园区积极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合作,运用水肥一体化、智能化设备技术,极大地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种植档次,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3 标准化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在设施蔬菜建设中,坚持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原则,以全国蔬菜标准园、省级标准园、市级标准园为努力方向,着力加强园区的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园基地。据统计,该市的百亩以上的设施蔬菜规模化园区达到40个,这些园区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推行标准化生产,为创建标准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该市已创建1个部级标准园—铁巩循环农业园区,两个省级标准园—仙台农业园区、丰益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标准园区—民昌生态园区、帅达现代农业、丰盛源园区、东蓉园区、兴海园区。

1.4 经济效益逐渐提高

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蔬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该市重点引进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设施蔬菜基地的效益显著提高。特别是近两年,引进一批山东寿光技术员来进行技术指导,改变了该市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生产理念,大大提高了蔬菜的科技含量,蔬菜的产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并且发展了多种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技术有黄瓜套种苦瓜、一大茬草霉、一大茬茄子、一大茬番茄等。温室内除种植大众蔬菜外,设施食用菌、苗木、花卉、水果等一些新品种异军突起,并且越来越显示出经济效益的可观,成为该市设施蔬菜的新的增长点。

1.5 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级

设施蔬菜的发展,转变了蔬菜的生产方式。过去人们只注重效果,不注重质量,一味盲目用药,不会预防防治,只会有病就治,不会对病下药,只会有病乱打药,蔬菜质量无从谈起。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加大了对蔬菜源头的监管,一些禁用农药和限用农药得到了有效控制,随之而来一些物理灭虫、生物灭虫等新技术的推广,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使蔬菜生产质量安全有了更可靠的保障。同时,人们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无公害标准化绿色蔬菜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绝对优势,因此农民在种植时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成为一种方向,一种目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

1.6 设施蔬菜已成为民营资本投资的热点

在各级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激励引导下,促进了该市工商大户资金雄厚的优势和农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结合,民营资本把高效农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首选项目,一批又一批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到设施蔬菜建设,形成了该市工商大户投资设施蔬菜发展的亮点和特色。到目前,全市涉及煤焦、机械、建筑领域,投资上千万元的工商大户突破40余户设施蔬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总额达到近6亿元。

2 介休市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善,种植效益低下

近年来,市乡两级政府把设施农业发展列入考核目标强力推动。但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政府目标考核任务,抢进度、完任务、只注重设施蔬菜量的扩展,忽视管理和技术,没有真正把设施蔬菜作为企业转型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导致设施蔬菜种植达不到应有的效益。

2.2 财政金融支持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

该市的实施蔬菜以民营资本投资为主,农民参与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自主经营的不多,全市除东湖龙、孙村、吴家山等少数园区由农户经营外,多数是公司经营,管理投入不足,经营成本较高。资金投入大,而回报率低,加上农业贷款难,政府补贴比例小,一些民营资本在设施蔬菜的后期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3 优势不突出、品种过于单一

从目前销售情况看,由于设施蔬菜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基地优势。夏秋季,随着大地蔬菜批量上市,外来菜商较多,销售渠道顺畅。进入冬春季后,设施蔬菜产品总量不足,基本没有外地客商,本地菜商也很少介入,基本上由小商小贩运到本市城乡和周边市场销售。主导产品不明显,产品品种多样性、季节供给均衡性与市场需求尚存差距,蔬菜产业结构仍需大力调整。

2.4 科技应用水平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应用的程度决定了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高低。而目前该市的设施蔬菜生产基本上都是以大户经营的园区为主,在管理模式、机制创新、科技应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科技水平上仅仅停留在原始的初步发展阶段,现有的一些高科技技术水平没有运用和实践,严重阻碍了园区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3 介休市设施蔬菜发展的对策

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该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蔬菜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蔬菜产业发展的大提升。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全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机遇,根据全市各地的土地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种植习惯、群众意愿等,在坚持向优势区域聚集的原则下,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发展义安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张兰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重点建设义棠、城关、龙凤,宋古都市生态型观光园,主要是利用城乡一体化理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观光蔬菜产业,拓展产业增值新空间。实现由单一提供生活产品向提供生活和精神产品并重的转变。

3.2 加大扶持、多方筹资

发展设施蔬菜的关键在资金投入。设施蔬菜是一项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前期的投入非常大。因此,要在积极引导金融贷款投向实施农业,创新投融资办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发展设施蔬菜园区;要整合农业项目投资,加大设施蔬菜配套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部、省、地项目,通过项目资金进一步推动设施蔬菜发展。

3.3 创新理念,实现增值

近年来,该市设施蔬菜建设虽然有了规模发展,蔬菜销售仅仅处在产地环节上,蔬菜冷鲜、包装、加工等方面是一片空白。为了实现蔬菜增值,带动蔬菜发展,要培育发展一批整体实力强、带动作用大、机制灵活、盈利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初级菜向净菜转变,自产自销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同步配套推进蔬菜气调 (冷藏)库建设,避峰上市,延长蔬菜供应时间。逐步实现蔬菜供给的 “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3.4 大力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该市的农业园区主要是公司化运作,管理成本高,科技应用水平低是其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要加大同科研院校和农业科技企业的协作,推进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推广和应用。靠科技要管理,要效益。

3.5 积极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

市场是人才,信息,资金的平台。要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在积极支持大型农业园区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同时,抢抓介孝汾平灵城市群建设的机遇,规划和建设辐射周边连接省内外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

3.6 完善建立保险机制

积极探索完善建立蔬菜保险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蔬菜保险业务。采取业主自筹、政府补助、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办法,积极鼓励人保财险等保险机构开展蔬菜保险保费试点工作,确保设施蔬菜健康、长期、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园区设施蔬菜
民生设施非“摆设”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机电设施非正常损坏理赔修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