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

2014-12-02 12:10彭世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品味语文课堂文本

彭世军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单纯的体现汉语言的魅力是不够的。经过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味”应该具有“五味”——趣味、文化味、文本味、品味、生活味。

关键词:语文课 语文味

如何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呢?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趣味从课堂教学开始时,贯穿课堂始末

(一)不要忽视课前对话与情景导入的作用。

虽然课堂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但教师作为主导,不要忘记自己“导”的责任。就像导演:策划、过渡、衔接、悬疑、导思……

课前谈话,就像演讲的开始问候语。从第一句话的开始就把全场的眼、心吸引到老师这里。好的开始,可以让学生从课间有趣的活动中更快转入学习状态,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特别是借班上课,课前有效谈话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如果说“课前谈话”是问候,那么“情境导入”就是角色进入的开始。精心的设计情境导入,可以从课题着手,也可以从课文中的一段话或者课文的主题引入……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学习的程度,与教师设计的情景的质量而成比例。

(二)趣味体现在课堂活动中

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

低年级生字教学的多样化、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情感辅助,都是学段学习的重难点,设置的活动定要为教学服务。比如生字教学可以采用初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认,带着拼音认一认,去掉拼音认一认,找个朋友认一认,开个火车认一认,换个环境认一认,回到课文认一认等活动方法进行。这样有效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效果服务,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活跃课堂气氛。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文化味

教师的素养得经常培养。

看看大纲,记记课标,读读儿童心理学……一句话在老师嘴里就要具有情感性、鼓励性、煽动性。听过语文大师的课,你会发现语言是具有魔力的,显示中国汉字的魅力。“责任心”要求教师研究教材,读懂大纲;“爱心”要求教师关注儿童成长的心理;“精心”要求教师用恰当的教法、恰当的教学具上好每一节课,甚至课堂上恰当的说好每一句话,这样的我们才能把语文变得有味儿!

三、读好书,学会用文本

语文课文是要读的。

不要求你读的摇头晃脑,但字音清晰是要有的;不要求你读的催人泪下,但抑扬顿挫是要有的,此外多多少少的感悟也是要有的。

教师学会用教材,一篇课文只能是一个教学的工具。生字教学也好,阅读教学也好,都需要我们站在一个高度去看文本,去利用好文本。

读好文本是最基本的要求,目标的设置是用文本的关键,教学手段(甚至几篇文章用在这一篇课文中)、多媒体的运用是用文本的途径。

四、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品味

所谓品味,是指语文蕴藏的情感味道。听起来有彩头(学生活动,重难点突破方法),思起来有嚼头,读起来有书味。

学生要求会品读,无论优美句子还是写作方法,要学会评析。教师不要求你能引经论典,但与这篇文章相关的诗句、背景你要知道吧!品味文本的同时,品味作者的心理状况,品味生活……。

提到生活,我们就会想到用语文。现在学生,一本《我的笔记》就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了,这可能就是现在教育的悲哀。字词还需要自己结合句子,结合生活理解吗?作文还需要亲身经历抒发情感吗?《我的笔记》上都有!

我在放“国庆”假的最后一天,向我们高年级学生布置了《假日里》这样一篇习作,要求注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注意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描写。我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次练笔的好机会,最好文章,会在班上展示一周,会在广播站广播。

所以,语文不能少了生活的味道!

我们为语文不断学习,我们为中国汉语而骄傲——我的语文教学观。

(作者单位:湖北谷城县茨河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品味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