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芬
开学第二周的黑板报上,学生写了一首名为《悯妈》的小诗:“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早上打麻将,晚上斗地主。”我对此“佳作”随口一打听,没想到“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积累”的类似的“变味经典”非常多,一群男孩一首接一首地向我背诵起来,有些内容甚至全班齐诵,着实令我吃了一惊。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样的“变味经典”在学生中颇有市场,学生在没有任何“背课文式的痛苦”中自然熟记了不少这样的文字,而且还非常乐于交流这样的文字,甚至还把它们写到了黑板报上。这样的文字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涉猎的?它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语文学习有无价值?它的文化取向对当代小学生的影响利弊孰大?
一、对“变味经典”的研究与溯源
1. “变味经典”的形式特征。
“变味经典”由于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而非创作,因而其形式上相对于原作并无重大变化。就拿“变味诗歌”为例,它基本完全沿用原诗的题目,为了表现是对经典的改编,通常会保留原诗的首句,基本采用原诗的句式,格律也基本相同,用相同的韵脚。例如这首“变味”《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这种对原作的适当“保留”,一方面容易引发与原作的比较,博读者一笑,另一方面也借助经典广为传诵的基础,利于自身的识记与传播。
2. “变味经典”的内容特征。
“变味经典”的内容大都无关“雅”,只见“俗”,没有经典作品的典型意象,没有营造任何美的意境,很难给读到的人带来审美体验,也不能启迪心智与引发想象。它的内容大部分涉及的是生活中的凡俗琐事甚至不雅之事。例如“变味”《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前有佼佼者,后有奋力兵。谈笑有和谐,往来无争吵。可以共奋进,比成绩。无不良之风范,无捣乱之分子。你我共奋进,你我不落后。老师云:能不第一?”
3.对“变味经典”的溯源。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了解,我发现“变味经典”在学生中的广为传播跟互联网及庸俗漫画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在的城市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了解甚至超过一般的成年人,诸如QQ聊天、经营自己的QQ空间、浏览各种论坛的帖子、玩游戏等均是学生的“强项”,而这些网络活动也是“变味语言”的集合地,大部分流行语都发端于网络。“变味经典”在这些“变味语言”中尤其抢眼,因为相比于其他,在孩子眼中它显得“有一些文化的味道”。另外,由于对小学生的阅读引导不够细致深入,使得诸如《乌龙院》《爆笑校园》之类的庸俗恶搞漫画得以进入学生的书包,成为他们课后争相寻乐的对象。这些庸俗恶搞漫画除了画风夸张之外,网络流行语、俚语、“变味经典”也“贡献”了较多的搞笑因子。
4. “变味经典”折射出的文化心态。
“变味经典”的“变”大致源于两种心态:一种是纯娱乐,制造庸俗甚至恶俗的喜剧效果;另一种是借用调侃手法表达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这两种心态可追溯到当下借助互联网广为流传的“恶搞文化”与“无厘头文化”,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如都表现了对经典的颠覆,都表现了个性的张扬或叛逆。
二、考量“变味经典”对小学生语言学习之弊端
1.对小学生经典阅读时间的必然挤占。
哲学家周国平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生长的旺盛期,也是一个人阅读趣味和精神品位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若能让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乃至迷上经典,必将终身受益,“阅读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学生流连于互联网、沉浸于搞笑漫画,把各式“变味名言、诗句”作为主动识记对象,必然会大大挤占学生阅读经典的时间。一个沉浸于网络世界的孩子是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的,更不可能感受到生命最佳发展时期的悄然错过。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阅读经典的时间被浏览“变味语言”所占用,未尝不是一件令教育者痛心疾首的事。
2.对小学生深度阅读的必然麻痹。
“变味经典”的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搞笑因素,易引起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奇事物的小学生的盲目喜爱,甚至有的学生以此为乐,以此为彰显自己“才华”的本钱。这一肤浅功利的阅读心态必将使得学生满足于记几首搞笑“名言”,使得真正濡染性灵、启发思维的经典阅读寻不到进入学生视野的契机。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生背诵相应数量的必背古诗,总要精心备好经典诵读课,策划好上课方案,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古诗的兴趣,结果总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而学生在没有任何人指导、要求的情况下能识记那么多“变味经典”,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它的“泛滥”参与了堵塞学生走向经典的大门,让学生的阅读变得肤浅,麻痹了学生需求深度阅读的神经。
3.对小学生积极人生观形成的必然阻碍。
比如,颜真卿的《劝学》一诗本是勉励人惜时读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变味后的《劝学》却是这样的:“三碗饭来五只鸡,正是男儿吃饭时。有吃不知去争食,饿死方悔不争吃。”活脱脱一首《劝吃》,由鞭策人勤奋读书到“鼓励”人争食,对学生的人生观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浏览了大量的“变味经典”后,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具有形式上的“无厘头”,又不具备真正“无厘头文化”背后隐含的“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这些“变味经典”所传达的完全是玩世不恭的虚浮心态、在困难与压力前悲观放弃的消极情绪,看似乐观调侃,其实不思进取。如果学生大量接触这样的东西,缺乏经典的价值引领和经典带来的灵魂震颤、品格塑造,对他们积极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阻碍。
三、弃“俗”扬“真”,关注“变味经典”之矫正
通过分析与考量,我们发现“变味经典”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弊端非常明显,不应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学生已经大量接触了这样的“变味经典”,并且从儿童的天性以及新媒体对儿童世界的强势入侵来看,他们还将不可避免地持续接触到更多的“变味文字”。教师对这些“变味文字”没有能力“封堵”,也不应该“封堵”,而应该进行谨慎合理的引导。
1.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状况。
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语文已无需赘述。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我们有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但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怎样的语文了解不够,对学生从哪些生活场景中学习了语文了解得不够,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关注与价值评定,这就像我们在拼命鼓励学生良莠并收一样。
学生对世界有着极强的探求欲望,他们对新事物的攫取就像干燥的海绵对水的吸收一样,而他们本身还不足以辨别“水质”的好坏,完全凭着兴趣,凭着乐趣。教师理应帮助他们辨别优劣,剔除杂芜,去伪存真。
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状况,有职业的敏感,能从一次日记、一块板报内容、一次课间交谈中发现问题,特别是在学生的习作中观察学生的习作语言,关注学生习作中那些无意识下引用的“变味经典”的数量,进而进行相应的研究,作出价值评判,进行有利引导。
2.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
意识。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这样形容经典阅读:“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又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的教学上,把课外阅读完全放手给学生,这也使得类似“变味经典”的材料得以侵入学生的阅读视野,这种只鼓励不指导的做法不但低效,甚至
有害。
《人民教育》2012年第15-16期合刊推出“语言专题学习”专辑,详细介绍了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设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建立以“大阅读”为基本目标的语文学习体系,通过充裕时间内的大量经典阅读,大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实践,给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式。
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把各种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给学生,并创设各种激励手段促进学生对经典儿童作品的阅读。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儿童文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中国海洋大家朱自强教授在《经典这样告诉我们》一书中,通过枚举大量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从儿童文学的人性观、儿童观与儿童文学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成长的重大意义,为我们进行作品选择提供了借鉴。我们可以结合平时的语文课、经典阅读课、阅读赏析课、读书交流会等各种形式把这些优秀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向学生推荐,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读书感悟交流会、每周“阅读一得”评比、“读书之星”评比等各种激励性评价机制,为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续航。学生对经典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摒弃“变味经典”提供了可能性。
3.将已有“积累”导向学习“经典的原型”。
对于已然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变味经典”,除去那些学生对原作早已熟悉的,均有必要将其导向“经典的原型”。我们可以开设一两堂这样的专题阅读课,课前对学生热衷的“变味经典”作一些了解,再找出它们的原型,对原型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这样做并不费力,学生也会有兴趣一探经典的本来面目。
例如,《考试歌》:“上课诚可贵,作业价更高。若无考试故,二者皆可抛。”反映了当下学生普遍疲于应试的消极心理,所传达的价值观与原诗有天壤之别,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原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再辅以介绍裴多菲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经典中传达出的为争取民族自由而不惜一切的高尚情怀,经典本身带给学生的心灵浸染一定会大大削弱“变味经典”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他们甚至会为自己涉猎了“变味经典”造成对经典的亵渎而感到羞愧。
把“变味经典”的原型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读懂经典,才是排除学生“知识库存”中“变味经典”最理智的做法,就像苏格拉底教弟子“清除麦地里杂草的最好方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一样。与其对“变味经典”进行徒劳的“围追堵截”,不如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上庄稼”,让原生态的经典占满学生的心田。
4.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创作。
此创作并非指模仿“变味经典”的形式,把内容简单替换为健康向上内容的创作,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不可复制性和难以超越性是它的必然属性之一。这里所说的创作,指引导学生进行白话文儿童诗的写作。
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长篇“变味经典”不在少数,但小学生对它们不感兴趣,这也是受到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影响的必然结果。学生只对篇幅较短的、能与他们生活发生关联的“变味经典”感兴趣,甚至他们还有对其进行“改编”的能力,这样的“改编”不就相当于儿童诗的创作吗?如果我们注意保护儿童的这种对新奇的文字表达形式的好奇,巧妙地引导他们用篇幅较短的、能与他们生活发生关联的文字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句子,也可视作为写作教学另辟蹊径。
在尝试中,我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合作创作出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引一首《夕阳》为证:“夕阳是个顽皮的孩子,它最爱捉迷藏。/夕阳和小树捉迷藏,它躲到大山后面,小树找不到它。/夕阳和小草捉迷藏,它躲到高楼后面,小草找不到它。/夕阳和小鱼捉迷藏,它躲到铁塔后面,小鱼找不到它。/夕阳和小船捉迷藏,它躲到地平线下面,小船找不到它。/夕阳和小鸟捉迷藏,它躲到云彩后面,小鸟找不到它……”读着自己书写的文字,学生充满了成就感,在老师的不断赞赏中,他们发现,原来“变了味的经典”是那样俗气!
“变味经典”作为浮躁社会中的特殊产物,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迫切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它呼唤每一位语文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是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未来的深切呼唤。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