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吕红霞
1经过44个小时的火车旅程,到达拉萨时已是下午。住宿的地方,是临近八廓街的一个宾馆,推开窗户望去,不远处就是大昭寺的屋顶。这天,恰逢藏历四月十五,是佛陀成道暨涅纪念日,八廓街涌动着绕街礼佛的人流,连绵不绝,川流不息。对于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民而言,八廓街是一条圣路,藏语的意思就是转经路。藏民把生命的前生往事看成是与佛、佛法结下的殊胜之缘,佛和佛法给人生指明了一条寻求解脱的道路,一条离苦得乐的道路,一条众生成佛的道路,一条保佑平安的道路,因此,藏民走在永无止境的转经路上,就是要把生命最初和最终的身体,不断用佛洗尘,让灵魂融入离佛最近的圣地——大昭寺。
目睹此景,我不顾缺氧的不适,抄起相机奔出房间,很快就汇入人流。在拍摄藏民的神态、衣着、手持转经筒的动作时,我发现,相对于优美的自然风光,藏民的面孔也毫不逊色,甚至,这才是我捕捉到的最生动、最震撼的质感画面。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一步一磕长头从很远的家乡一直磕到他们心目中的圣地,而且,来到大昭寺后,还要再用三个月的时间磕10万个长头,以示对佛的真诚。这虔诚的信仰似乎凝固了藏民的表情,肃穆端庄,眼神凝重。在平和坚定的目光中,还是透露出他们不同的身世,不同的来历,不同的故事。也许,这故事都是关于生命的,非常简单,但却包含着对天地人佛的六道轮回。在西藏,生命就像一块石头,一朵雪莲或者格桑花,亦或一头藏羚羊一样的存在,天然质朴,最接近生命的本质;但在大昭寺,藏民的生命因心灵的高度变得如此神圣。每一次按动快门,我都屏住呼吸,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紫红色的面容,脸庞上的沟壑,足以撼动我的心魄。
很快,连续屏住呼吸和急速的奔走,加重了我的缺氧。呼吸急促,胸闷,头晕,于是放慢脚步,随着转经的人流缓缓前行,不再拍摄。走到大昭寺东南角的巨大经幡柱前,一幢黄色的三层小楼又让我打起了精神,这不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那位美丽的少女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么?我停下脚步,在这座小黄房子前细细打量,蓝天白云下,黄色的房子被一片白色的藏式建筑簇拥,显得别具一格,神圣神秘。在西藏,只有寺庙和活佛的驻地才配使用黄色,这座黄色的小房子能享受殊荣,就是因为它和仓央嘉措有一段优美的传说。300多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下午,风流倜傥、天资聪颖、抛却功名利禄的六世达赖,走出寺庙来到这座小黄房子里,他俯视窗外,在转经的人流中,看到了一位有月亮般姣美容颜的少女。在《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一书中,奥,书皮也是黄色的,作者使用第一人称这样描述仓央嘉措见到少女的心灵感应:
她叫玛吉阿米,不知出身何地,不知来自何方,无妨,我爱她,她便为我而生,为我而来。玛吉阿米,我心中的少女,我愿为她放下修佛的心,做一回悠游凡世的俗世之人。我要为她写诗,用一首首质朴的诗打动她的芳心。
在东方高高的山巅,
每当升起明月皎颜,
那玛吉阿米的笑脸,
会冉冉浮现在心田。
于是,这首诗像风一样在雪域高原处处飘荡,飘向了世界的每个角落。黄房子不过是一家藏族文化的主题餐厅,却成为美丽的尚未实现的爱的梦幻的象征。尽管有历史学家考证了仓央嘉措这段经历纯属传说。但,黄房子的神奇圣洁和玛吉阿米作为纯净少女的符号,反而愈加深入人心。内地人,尤其是年轻人来拉萨,黄房子是必进的浪漫福地,在这儿,有可能邂逅你心仪的姑娘,或者,一个人孤独地对曾经爱过的人许愿、忏悔、诉说,也能了却一桩心事。
不时有打扮入时的内地小伙和姑娘,背着行囊的外国人,随着转经的人流走到黄房子前驻足观望,然后,从人流中挣脱出来,走进了那扇小门。门的一侧贴着一张宣传画,一个头戴羊毛帽子的藏族少女,正掀开红色的帷幔向外张望。画上用汉藏语言写着白色玛吉阿米的字样,外加一个红色的箭头:请上二楼。而楼外,虔诚的藏民依旧手持转经筒缓缓前行,有的则在经幡柱前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我为这浪漫的传说吸引已久,怀着深深的期待走进了黄房子。
2走进黄房子局促的小门厅,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迎面墙上是一张斑驳陆离的大昭寺游览图,射灯的光束,掠过赫然醒目的大昭寺,指向东南角玛吉阿米的位置。一侧,是一个仅能容一人通过的楼梯,木质扶手和楼梯,被光顾此地的客人磨得铮亮。二层是黄房子的主厅,三层则是用一个棚子搭建的观景台,能清晰看到八廓街周围的一切和远方的布达拉宫,据说这里一座难求,要提前预定。正厅的墙壁上尽管挂着一些西藏的老照片、唐卡、油画、素描什么的,一排排长桌还是让人感到这是一家餐厅,甚至,我的鼻子还嗅出了牛排和罗宋汤的气味。尽管这是一家以藏族风情为特色的文化餐厅,但菜式却是西餐和中餐的混合,吧台上一排洋酒瓶子,混杂着一些瓶瓶罐罐,只有高原牦牛酸奶、酥油茶、自酿的青稞酒才显出了西藏风情的主题。源自六世达赖喇嘛的一个浪漫美妙传说,让玛吉阿米成为缘分的风水宝地。不曾遇到她时,我在人间,心在天上;遇到了,心在人间,宛若天上。如今,美丽遗梦的今世续曲,依然在玛吉阿米被演绎着。北大漂亮的女博士被玛吉阿米里一个弹六弦琴的藏族小伙深深打动,山东一个文静的姑娘在这里和来自拉萨的男人罗布偶然相识,南非的黑人青年和美国的白种姑娘因崇拜仓央嘉措的诗歌迸发出火花。传说早已逝去,速配成对比《非诚勿扰》还要便捷。只不过,来这里的男男女女们,无需仓央嘉措的才情和玛吉阿米的仙容,只要在仓央嘉措营造的那个美丽的梦境里和她或者他相遇,就能先喝酥油茶,再饮青稞酒,牵手相恋了。
楼梯咚咚地响个不停,已经快六点了,来餐厅的人多了起来。看来,相信在此“艳遇”的人还真不少。
眼前的一切让我多少有些失望,可转一圈就走的念头,不经意被正厅中间书架上几十本游客的留言本打消了。用粗布制作的封皮上,歪歪扭扭用蓝墨水描粗了很多省份和城市的名字:北京、上海、山东、新疆、广东、香港、湖南、海南岛、内蒙古等等。有些本子还标注出年份,一座城市有好几本不同年度的留言簿。
于是,我坐下来翻阅。
谁知,这一翻,让我点了1罐青稞酒和1份烤肉,读得吃得都津津有味,2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
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在这里,用笔记下了自己的心愿、祝福、反思、难忘的初恋、过错的忏悔、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对未来另一半的告白、对情人的质问、对仇敌的宽恕、对佛祖的敬仰、对仓央嘉措诗歌的迷恋,还有梦的记录和求解、西藏风光的观感、渴望约会的QQ,洋洋洒洒,林林总总。除了文字,本子上还有一些简笔画。比如,一只伸开的手,五指上分别写着忍、缘、佛、爱、乐,手掌中心写着玛吉阿米保佑,并留下了QQ号。显然,这是期望一只纤手能来相合相印。一幅9人聚餐的漫画上,分别标注了每个人的名字,并附上当时说的话语:“别看了,快吃吧”,“女人的酒量真是可怕”,“吃了药,胃口也开了”,“怎么没看到玛吉阿米一样的美女啊”。再细看,主图旁边又附上两行时间注释。原来,这几个驴友,2010年来过这里,时隔2年,他们中间又有几个来此怀旧,找到了当年的留言本,特意又加上了“时隔2年,旧地重游,缘分不断,心亦满足”。一个大连的游客在留言本上向已经过世的爷爷倾诉了思念:“爷爷,您没来过西藏吧,今天我一个人来拉萨了。我想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和您说说话”。真情殷殷,令我眼圈发红。署名“一个人的拉萨”的哈尔滨游客,用仓央嘉措式的语言,对离开自己很久的恋人告白:
如果有一天你说爱我/我会告诉你我一直在等你/可惜你已经放开了手/三年了/真的好久好久了/真的很痛/真的很想很想你/我把对你的爱/就留在这里了。
娟秀的字体让我确信这是一个痴情的女孩,她把爱的等待和爱的无奈,都留在了玛吉阿米。还有一篇来自甘肃游客写的长文,足足有五六张的篇幅,标题是“致此刻坐在玛吉阿米的我”,文笔似打开心灵的闸门,直抒胸臆。他质问自己的生活方式,拷问自己可怜的灵魂,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强烈的情绪竟然感染到了我。拿出笔,也想写点什么,可惜,翻阅到的所有的本子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一张空白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慨叹,在这样一个离天更近、离佛更近、离爱更近的地方,离这么多陌生人的心,竟然也更近了。恍然间,我感到玛吉阿米不再是一家餐厅,更像是一个个心灵的家园,一个个孤独飘荡灵魂的归宿。在这里,你尽可以忘却都市的浮躁喧嚣和生存重负的压迫,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星星的地方,在你想象的月亮之神身边,在博大巍峨的峻岭上,在苍凉纵横的沟谷中,在涂满太阳金液的布达拉宫里,倾听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不再反反复复只为活着而活着,只为那逐渐麻木的爱情活着。我突然想到,仓央嘉措从寺庙走到凡尘,就是假借一个并不存在的皓月般纯洁的少女,向佛祖,向芸芸众生宣示:我要换一个活法。
3玛吉阿米正厅的南墙上,悬挂着一张巨幅强巴佛像,它是未来佛。灯光下,佛的眼神如炬,双眉间一颗大大的圆痣,如同法眼,似能洞察那些上楼下楼的人的心思。佛教箴言的四谛之首是苦,说:人的一生就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无论人什么地位什么身份,都逃脱不了这八苦。从业及烦恼中走出,是脱离轮回的基础,脱离轮回之苦就是“解脱”。可是,既然生出出离之心、弃绝尘世之享、跳出轮回之外,才能脱苦,那仓央嘉措为何又“不为修来世,只为与你途中相见”呢?那本精美的《玛吉阿米的留言簿》的扉页,副标题是“一个发生在古老西藏的美丽遗梦”,绘声绘色的文字,描述了仓央嘉措常常光顾这家小酒馆,为的就是和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由不期而遇到再次重逢。在《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一书中,也记述了仓央嘉措为了寻求这样一个女子,竟然忘却了佛祖的教诲,忘却了清规戒律,忘却了身份地位和名誉。他说:我只是世间再平凡不过的男子,需要一个亲密相恋的人,与她尝人世情爱,共赴天上人间。故人知何方?人间天上随心而定。看看,这哪是脱苦啊,分明是自讨苦吃了。他的一首情歌这样写道:在得道的上师座前,恳求他为我指点;只是这难收的心猿意马呀,还是回到了那少女的身边。
传说归传说,历史上的仓央嘉措,20岁曾拒绝受比丘戒倒是有文字的记载,甚至,他还动了还俗的念头。这样,他从此可以随性去爱,随性去恨,随着季节的变迁去浪迹天涯,随着心情的起落去饮酒作歌。在内地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仓央嘉措的矛盾,没想到到了西藏,这种困惑更加重了。
正胡思乱想,身边来了两个年轻的背包客,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攀谈中,了解到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深圳,而且都是骑着山地车,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拉萨的。上海的小伙子是计算机公司的工程师,有不错的收入,为了这趟西藏之旅,竟然辞职。我问他,回去做什么,他淡淡笑笑,说:还没想好。另一个小伙子更邪乎,为了来西藏,他动员自己的新婚妻子一起来,但妻子以种种理由搪塞,直到他向她下了最后通牒。最后,一气之下办完了离婚手续,第二天就踏上了奔赴西藏的旅程。我问他们为什么来西藏,两个小伙子给出的答案都一致:人生的经历中必须来一趟西藏。那么,来玛吉阿米的原因呢?答案又是基本一致:心中向往这个浪漫的地方。深圳的小伙子又加了一句:读了仓央嘉措的诗歌后,不想让所谓爱束缚人生本应享受的快乐。看来,离灵魂最近的一次远行和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故事,是很多年轻人来西藏的想法。
后来,在布达拉宫六世达赖喇嘛居住的长寿极乐殿里,我看到了那个孤零零空荡荡的神圣宝座,宝座周围的墙上供奉着数不清的佛。一个15岁的少年,特别是经历过民间多彩自由生活并且有了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后,在被用石块砌死窗户的大殿里,念佛诵经,过着黄教领袖的生活,尽管地位崇高尊贵。也许,他痛感在这狭窄封闭的昏暗中,不能自由地唱出内心的欢乐和悲痛,不能在雪域高原上像雄鹰一样自由飞翔,不能以凡人、普通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相会相爱,这些便幻化成了一个真实的空无。在仓央嘉措那句诗歌中,“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你”,不仅仅特指那个月亮般美丽的少女,更是随着人的天性自由的生活吧。
玛吉阿米让人懂得了盲目地相信那个让我们不相信的理由,我们就别无选择。继续“不二”还是放下修行,只能听从你心灵的召唤了。
后来,去布达拉宫参观时,导游特意用手指向出口右侧一扇戴着金顶的门,神秘地冲我们说:看到么?当年仓央嘉措就是从这扇门出来,偷偷离开红宫,去玛吉阿米和那个月亮少女约会的。
很多时候,当你要冲破心灵束缚的时候,就是要找到这样一扇门,走出来,你就是“你”了。人生旅途中的遇见,必定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