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给出图形后,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在尝试用图形验证猜想公式:(a+b)(a-b)=a2-b2.
接着,我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的规则,作为多项式乘法的特例,先利用乘法规则来推得该公式,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学.
(1)运算:(a+b)(a-b)
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发生认识,推得公式:(a+b)(a-b)=a2-b2,从而发展到“增长水平 ”,进而又成为新的“现有水平”.
(2)关于公式的简单理解
计算:①(5x+y)(5x-y);②(m+2n)·(2n-m).
你能说出这个公式的特点吗?注意:①公式中的a与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或其他代数式. ②正确判断哪个数为a,哪个数为b(与位置、自身的性质符号无关,两因式中的两对数是否有一对数完全相同,而另一对数互为相反数). 进一步巩固新的“现有水平”.
(3)扩大字母的变化范围
计算:①102×98;②19×20.
(4)符号变化的练习
计算:①(-x+3y)(-x-3y);②(-5-4y)(-5+4y).
在关于公式具体化的过程中,随着意义的逐步加深,其内容和难度也逐步增大,使得学生对公式的结构、内在联系体会得更加具体、深刻,这一比较,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更好地掌握公式.
在上述练习都达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把公式形式化为(△+○)(△-○)=△2-○2,其中△和○是待填的空位置,不但可以填数字、字母、代数式,还可以填其他复杂的式子. 到了这一步,这种表达式会给学生一种深刻、形象的感觉,从而为学生的形式运算能力打下基础. 最后,学生的成绩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不断地发生认识,从一个现有水平,到达新的增长水平,然后循环往复不断发生认识,建立新的现有水平,再到达新的增长水平,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向高层发展;层次逐步递进,结合学生的思考和发挥,学生不断发生认识,推进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 不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层次和要求,不能超越学生的发生认识力度,否则有可能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在解决问题与运用知识中要充
分利用“发生认识”
学生发生认识的水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因此,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应该及时地抓住和利用学生发生认识的欲望,使得学习变为自发的、主动的,也是最有效的.
例如,“行程问题”这一课时.
第一步:创设两个问题.
问题1 运动场环形跑道的周长为400 m,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相反方向同时出发,5 min后小红第一次与爷爷相遇,求小红和爷爷各自跑步的速度.
问题2 运动场环形跑道的周长为400 m,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相同方向同时出发,5 min后小红第一次与爷爷相遇,求小红和爷爷各自跑步的速度.
对于问题1,学生很快想到利用相遇问题解决;对于问题2,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追及问题,但经尝试后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1. 启发思考. 到底追了多少?与一圈400 m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能无法下手,此时,教师作点拨,能否从特殊性中找关系?沿着出发点剪开,拉成直线,是不是要追400米呢?
2. 从探究特殊情况中发现规律:
(1)遇到类似相遇问题时,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
(2)遇到类似追及问题时,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
(3)要求学生探讨如下问题:小明和小亮同时沿400 m的跑道朝同一方向练习赛跑,已知小明的速度是150 m/min,小亮的速度是200 m/min.
①如果他们在同一地点出发,小亮经过多少分与小明第一次相遇?
②如果出发时小明在小亮前面100 m处,那么经过多少分两人第一次相遇?
③如果出发时小亮在小明前面100 m处,那么经过多少分小亮追上小明?
3. 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学生不难发现慢的在前,追劣弧;快的在前,追优弧.
第三步:证明猜想,引导学生利用相对速度来解决问题.
G·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规律的过程,就能在获得规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在“行程问题”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了速度和与速度差概念的发生过程,实现了由相遇追及到相对速度,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探究热情.
在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开发“发生认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过程,在应用和创新中对思维水平的“发生认识”进行合理开发,让学生感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这时,学生才会对学习真正充满兴趣和乐趣,逐渐从中领悟到数学的思维、应用和文化功能,从而不自觉地增强其数学研究和应用意识,以致在头脑中产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由想学数学到热爱数学,最终发展到学好数学,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能力,推进数学素质.
比如,教材上有这样一道习题——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证明这个命题,学生能够想到的方法一般是连接一条或两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或四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证明,这已经不错了,但尚可以探索其他的分割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可以找到以下五种分割方法(如图4所示):
教师要精心设置各类问题,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独特、解法的新颖,使人耳目一新;寻找问题的多种解法,使人思维变通,由一个到一类尝试对问题进行推广;同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使其用尽可能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取新知识,进一步发挥潜在水平!
结语
“发生认识”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应该立足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一理论的发展、完善,及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有待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