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红
内容摘要:实践创作和理性认识是中国诗画一律的两种基本形态,本质是诗、画物境、情志、人文精神的相通与同质。实践中的自画自题、为画题诗、诗意画词意画形态则分别体现了自我、认同式、诠释性等三种人文精神同质化方式。
关键词:诗画一律 形态 人文精神 同质化
中国诗画一律论在于诗与画在内容、审美意蕴方面的人文精神的同质化旨趣和诗性智慧。诗之言意情怀,画之卓然布色,诗为画意,画为诗境,意境流转,相应成彰,体现出诗画相融的人文精神同质化方式。
一.诗画一律的基本形态和本质
中国诗画一律可分实践创作、理性认知两大形态,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提炼和概括。理性认知形态是古代诗画评论家基于诗画之作,以个性化的艺术感悟和诗性智慧对诗画关系给出的理性判断和言说。自唐代张彦远“书画异名而同体”的辨析之始,郭熙“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评论之趣,孔仲武“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的理趣合一,苏轼《书吴道子画后》、《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诗画本一律”的定论,都是理性认知形态的代表。近代张可中的“诗为有韵之画,画乃无韵之诗”理念,亦衣钵于此。
诗画一律关注诗、画二者共同或相似的审美追求、意境旨趣和精神追求。后世的诗画不分、诗画合一、诗画概念互换、诗画转换等理念和实践,皆源于此。虽然其间不乏随声附和、恭维、生吞活剥之嫌,抑或曲解苏轼诗画相通性、互融性本意之疑,但中国古代诗画创作中产生了自画自题、为画题诗、诗意画词意画等诗画一律的实践创作形态并延续至今。
钱钟书在《七缀集》中认为,古代罗马霍拉斯的“诗亦犹画”应理解为“诗原通画”。“犹”“通”之辨,“通”更是因为融通、同质而接近诗画一律的本质。这一本质至少有三端:一是诗与画的物境相通。二者物境均取自共同的客观世界,取象于物,法乎自然,察之社会、人生,客体无二。二是诗与画的情志相通。诗与画取象客观物境,生成人间情境,彰显人文共同价值,在物我之间深涵和谐统一的理趣。三是诗与画的人文精神相通,虽为不同的艺术化呈现,但整合象意、点化人文追求却又同质化理趣。贺拉斯的“画如此,诗亦然”、哈格·斯特勒姆的诗画是“姐妹艺术”、新古典主义影响下的“诗画一致说”的学理亦契合于此。
二.诗画一律的人文精神同质化方式
画是以塑形写意方式呈现人文精神,诗则是赋诗言志,诗与画融通、同质的本质演化出诗情、画意互为转换的路径,并在中国古代生成自画自题、为画题诗、诗意画词意画创作等人文精神同质化方式。
1.自我同质化。自画自题是自己作画并题诗。画、诗创作主体本于一人,画意、诗意出自一人心源,物境、情境、意境悄然融通,诗画合于自我,主客高度一致,画中之“我”与诗中之“我”会通归一。在诗画循环、无阻无隔中,诗画超越艺术语言和风格的不同,同生互现,直逼人文精神的无缝对接。这就塑形与赋诗源自一体的自我同质化方式。
2.认同式同质化。为画题诗是诗者为画作题诗,诗画非一人所为。诗出画意是基于诗者对“画中有诗”的欣赏品悟和人文内涵的共鸣,是对意境、精神认同后的创作。由于诗画创作主体各异,诗者品鉴画境、画意、意境,会意诗景、诗意、诗境,鉴赏所得即成为诗画流转的创作源泉,其中精神共鸣与认同是核心。不论出乎画作一隅或境界,还是入乎人文精神的一致和融通,诗画会意、异曲同工本是认同式质化方式的根本。排除以鉴定、品评画法技巧的诗,中国古代题画诗基本上是依画赋诗,诗写画境,诗点画境,达成认知、审美的曼妙结合。
3.诠释式同质化。诗意画、词意画是画家依据诗、词创作出的作品,是诗境之虚向画境之实的二次创作转换。物境转换之巧、情感寄托之妙、精神诠释之准,塑形传意之美,不仅仅是艺术认知和审美的趋同,更是精神愉悦的和谐共振的结果。本于诗意、巧释妙传、合于人文精神是化画为诗的核心。诗与画所表现的世界与精神的同一性,不因绘画语言的出现而消解诗词的审美意蕴和精神价值,反而提升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共同关照与表达,折射出不同艺术对共同精神取向、价值判断、理想追求的共同思考,彰显艺术是真理的呈现方式的哲学意蕴。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诗教开展农村小学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D/2011/01/132。
(作者介绍:江苏运河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