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铮《种子》简评

2014-12-01 01:30易凌沁杨必容
文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饥饿信仰种子

易凌沁+杨必容

内容摘要:蔡铮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种子》,故事简洁,构思精巧。书中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故事围绕着“吃”来展开,每个故事都贯穿着贫苦、饥饿与生之艰难的主题,深入地探讨了“吃”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另一类小说重在探讨中国农民骨子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农村,这与作者的出生背景有关。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也对中国农民的弱点有所批判,这与鲁迅的乡土小说一脉相承。

关键词:《种子》 农民 饥饿 信仰 乡土小说

《种子》是蔡铮先生多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合集,总共收录15篇小说。此书中收录的故事大都短小精悍,叙事简洁,构思精巧,语言平实而不露声色,尤其是人物描写,短短几字便精准地勾勒出人物性格,着实入木三分,令人过目难忘。

纵观全书,可知书中的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着吃或由吃生发而出的故事,像《狼猪》、《最好的菜》、《油条》等。这类故事围绕着吃、穿以及因“吃”而导致的战争来展开,每个故事中都贯穿着贫苦、饥饿与生之艰难的主题。“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几千年来,“吃”一直是中国人每日不可不提的事情,这是最普通的生活小事,也是人要活着最重要的事。这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也是可将生活哲学蕴于其中的沉重话题。作者在这部合集中深入地探讨了“吃”在中国人生活中、骨子里的重要意义。这些故事中的人都活在一个赤贫的年代,为了生存他们像动物一样争食。《最好的菜》中,两个几乎同龄的青年,一个当了土匪,另一个当了团丁,截然不同的命运却都是为了生存,而为了吃一个却“吃”了另一个。《会餐》中老百姓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在这里被陌生化,将平常的小事置于荒唐的境地,在这种集中、辛辣的嘲讽背后的痛惜与悲戚,令人唏嘘。

在饥饿面前,家庭关系也变得畸形,特别是父亲的形象。《油条》和《六根指头》中的父亲形象都是自私而凶狠的。《六根指头》中的父亲总是带着儿子去河边捞鱼虾,回家让妻子将鱼虾熬成鱼汤,他却每次都将碗里的鱼汤舔食得一滴不剩,全然不顾妻子、儿女的死活,这样的父亲形象完全失去了一家之长的尊严和风度。对于这样的父亲,孩子心里也只有恨,所以在他死后孩子们没有任何悲伤的情感流露,这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油条》中对嘴馋的儿子的准确描写令人印象深刻,但父亲的自私同样不可忽视。父亲将身上仅有的钱买来的油条自己独吃,却不愿分一点给孩子,这完全不是一个父亲该有的作为。儿子“闯祸”之后的恐惧与悔恨看来令人痛心。这些故事中的父亲为了吃而变得扭曲,面目可憎,父子之间再也没有了温情脉脉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高高在上,令人尊敬的父亲形象在这里土崩瓦解。

看了蔡铮先生的博客,里面有许多回忆童年、青年时期的散文。他曾经撰文说自己的童年总是处于饥饿状态,相信这样的童年经历对他的写作题材与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饥饿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共同的记忆,人为的和自然地灾害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童年时祖辈会经常教育我们不可浪费一颗粮食,对粮食要有敬畏之心。他们那一代人所经历过的苦难已经深深地烙在生命里,不管现在的物质多么丰富都抹不去饥饿的记忆。小说中这一类的故事恰是映射了那一代人所经受的苦难。

本书中另一类小说重在探讨中国农民骨子里的信仰和价值观,如《种子》、《娘的信》、《读书》等。《种子》中的盛福迷信却善良,传达出中国农民质朴地讲求诚信的信念;《娘的信》中既有对传奇人物的崇敬,也有对亲情的给人的精神支撑的颂扬;《读书》中揭示了中国人对“读书”以及“读书人”的盲目崇拜。作者以“种子”为此合集命名,可见他所探讨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骨子里一脉相承的信仰和价值观,这种骨子里的精神像种子一样充满生命力,蔓延到每个人的血液里,哪怕出走他乡依然洗不掉。当然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这些故事与其说是作者的虚构,倒不如说是发生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如《天德》和《娘的信》中对战争的描写,《最好的菜》中团丁、土匪、赤卫队、红军之间的争斗,叙述者的语气更像是故事的见证者,使得这些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正是民间文学充满生命力的部分。而《贵花》《猪精》等小说更是令人想到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此外,民间文学所崇尚的血腥和暴力在这些作品中也有体现。这部小说集中的许多故事都隐含着暴力,弟弟追打兄长,儿子打父亲,父亲打儿子,人与人的相互残杀。《最好的菜》中厨师将土匪福德的心脏炒来吃了。《流氓》里村民的盲目和暴力致使无辜青年死得不明不白,每个人都是狂躁的,暴力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对于暴力,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充溢着不安的气氛。

在合集中,作者将《走》放在最后,像是对全书的一个解答和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片故土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他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土地,热爱的自己的祖国,怀念那生养他的故乡;另一方面,他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愚昧和无知。这样的思考、探索和批判,正是和鲁迅以来的乡土小说一脉相承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对中国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怜悯,因他本是他们中的一员。

(作者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1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饥饿信仰种子
信仰
漫画
桃种子
秋天的尺度
可怜的种子
饥饿奏鸣曲
狼与羊
饥饿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