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琼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灯盏花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电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配合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针刺及电针每日治疗1次,6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隔日1次,至疱疹结痂脱落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疗效显著。
关键词:蛇串疮,肝经郁热证;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44-02
蛇串疮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初期以肝经郁热证型较多见,若早期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较为痛苦。笔者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87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自本院针灸科及其他科室转来就诊的患者,所有病例按患者就诊顺序及知情同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8岁,平均505岁;病程1~7 d;病变位置:胸胁肩背部15例,腰腹背部25例,下肢5例。对照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9岁,平均512岁;病程1~8 d;病变位置:胸胁肩背部12例,腰腹背部26例,下肢,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4)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1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5)头面部疱疹。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及外界刺激,避免食辛辣刺激食物。全身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注射用阿昔洛韦(湖北潜江)05 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0 mg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 mL加灯盏花注射液50 mg(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滴注。疼痛剧烈难忍者给予芬必得口服。疱疹局部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每日5次。
2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电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内服中药等治疗。治疗原则为清肝泻火,利湿解毒。
221针刺及电针⑴针具:采用030 mm×25-5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⑵取穴及操作:取穴以疱疹部位阿是穴及华佗夹脊穴(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神经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1节段,取患侧)为主,支沟、行间、侠溪、阳陵泉。疱疹部位阿是穴采用多针围刺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选好的毫针由疱疹边缘向疱疹中心与皮肤呈15°角围刺,进针约05~15寸,所用针数视疱疹范围的大小而定,一般针距约2~3 cm。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四肢穴位常规刺法,进针得气后均行提插捻转泻法。施行手法后,选夹脊穴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用G6805-2A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电针时间30 min。每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
222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针刺完毕,在疱疹部位用梅花针叩刺,力度以刺破疱壁或微出血为度,然后用相应大小的火罐进行拔罐,留罐10 min,隔日1次,至疱疹结痂脱落停用。
223内服中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 g,栀子15 g,黄芩15 g,车前子(包煎)10 g,当归15 g,生地15 g,泽泻15 g,木通10 g,柴胡10 g,大青叶15 g,连翘15 g,元胡10 g,生甘草10 g。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4讨论
中医学认为蛇串疮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郁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本病病位归属经络系统的十二皮部,其发病初期以肝经郁热证型较多见。蛇串疮西医称为带状疱疹,目前国内外对疱疹的治疗主要选用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剂等治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高。为了尽快控制病情,减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中阿昔洛韦抗病毒,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灯盏花活血化瘀。针灸采用围刺法以疱疹为中心,平刺入针,针尖全部指向病损中心,这样能有效封闭病邪于经络,勿令他犯,起到泻火解毒,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通则不痛”。相应夹脊穴调畅患部气血。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能清泻三焦邪热,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侠溪为足少阳胆经荥穴,二穴具有疏泻肝胆郁热之功,阳陵泉疏肝利胆。疱疹部位梅花针叩刺及拔罐活血通络、祛瘀泻毒。内服中药中龙胆草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车前子、泽泻、木通渗湿泄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为引经药,并能疏畅肝胆之气,大青叶、连翘加强清热解毒之功,元胡止痛,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肝泻火,利湿解毒。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治愈率高,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4-06-09)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灯盏花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电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配合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针刺及电针每日治疗1次,6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隔日1次,至疱疹结痂脱落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疗效显著。
关键词:蛇串疮,肝经郁热证;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44-02
蛇串疮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初期以肝经郁热证型较多见,若早期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较为痛苦。笔者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87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自本院针灸科及其他科室转来就诊的患者,所有病例按患者就诊顺序及知情同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8岁,平均505岁;病程1~7 d;病变位置:胸胁肩背部15例,腰腹背部25例,下肢5例。对照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9岁,平均512岁;病程1~8 d;病变位置:胸胁肩背部12例,腰腹背部26例,下肢,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4)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1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5)头面部疱疹。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及外界刺激,避免食辛辣刺激食物。全身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注射用阿昔洛韦(湖北潜江)05 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0 mg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 mL加灯盏花注射液50 mg(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滴注。疼痛剧烈难忍者给予芬必得口服。疱疹局部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每日5次。
2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电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内服中药等治疗。治疗原则为清肝泻火,利湿解毒。
221针刺及电针⑴针具:采用030 mm×25-5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⑵取穴及操作:取穴以疱疹部位阿是穴及华佗夹脊穴(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神经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1节段,取患侧)为主,支沟、行间、侠溪、阳陵泉。疱疹部位阿是穴采用多针围刺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选好的毫针由疱疹边缘向疱疹中心与皮肤呈15°角围刺,进针约05~15寸,所用针数视疱疹范围的大小而定,一般针距约2~3 cm。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四肢穴位常规刺法,进针得气后均行提插捻转泻法。施行手法后,选夹脊穴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用G6805-2A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电针时间30 min。每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
222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针刺完毕,在疱疹部位用梅花针叩刺,力度以刺破疱壁或微出血为度,然后用相应大小的火罐进行拔罐,留罐10 min,隔日1次,至疱疹结痂脱落停用。
223内服中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 g,栀子15 g,黄芩15 g,车前子(包煎)10 g,当归15 g,生地15 g,泽泻15 g,木通10 g,柴胡10 g,大青叶15 g,连翘15 g,元胡10 g,生甘草10 g。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4讨论
中医学认为蛇串疮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郁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本病病位归属经络系统的十二皮部,其发病初期以肝经郁热证型较多见。蛇串疮西医称为带状疱疹,目前国内外对疱疹的治疗主要选用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剂等治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高。为了尽快控制病情,减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中阿昔洛韦抗病毒,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灯盏花活血化瘀。针灸采用围刺法以疱疹为中心,平刺入针,针尖全部指向病损中心,这样能有效封闭病邪于经络,勿令他犯,起到泻火解毒,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通则不痛”。相应夹脊穴调畅患部气血。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能清泻三焦邪热,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侠溪为足少阳胆经荥穴,二穴具有疏泻肝胆郁热之功,阳陵泉疏肝利胆。疱疹部位梅花针叩刺及拔罐活血通络、祛瘀泻毒。内服中药中龙胆草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车前子、泽泻、木通渗湿泄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为引经药,并能疏畅肝胆之气,大青叶、连翘加强清热解毒之功,元胡止痛,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肝泻火,利湿解毒。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治愈率高,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4-06-09)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灯盏花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电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配合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针刺及电针每日治疗1次,6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隔日1次,至疱疹结痂脱落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疗效显著。
关键词:蛇串疮,肝经郁热证;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44-02
蛇串疮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初期以肝经郁热证型较多见,若早期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较为痛苦。笔者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87例,均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自本院针灸科及其他科室转来就诊的患者,所有病例按患者就诊顺序及知情同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8岁,平均505岁;病程1~7 d;病变位置:胸胁肩背部15例,腰腹背部25例,下肢5例。对照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9岁,平均512岁;病程1~8 d;病变位置:胸胁肩背部12例,腰腹背部26例,下肢,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4)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1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首先需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结缔组织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5)头面部疱疹。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及外界刺激,避免食辛辣刺激食物。全身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注射用阿昔洛韦(湖北潜江)05 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0 mg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 mL加灯盏花注射液50 mg(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滴注。疼痛剧烈难忍者给予芬必得口服。疱疹局部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每日5次。
2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电针、梅花针叩刺及拔罐、内服中药等治疗。治疗原则为清肝泻火,利湿解毒。
221针刺及电针⑴针具:采用030 mm×25-5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⑵取穴及操作:取穴以疱疹部位阿是穴及华佗夹脊穴(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神经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1节段,取患侧)为主,支沟、行间、侠溪、阳陵泉。疱疹部位阿是穴采用多针围刺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选好的毫针由疱疹边缘向疱疹中心与皮肤呈15°角围刺,进针约05~15寸,所用针数视疱疹范围的大小而定,一般针距约2~3 cm。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四肢穴位常规刺法,进针得气后均行提插捻转泻法。施行手法后,选夹脊穴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用G6805-2A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电针时间30 min。每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
222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针刺完毕,在疱疹部位用梅花针叩刺,力度以刺破疱壁或微出血为度,然后用相应大小的火罐进行拔罐,留罐10 min,隔日1次,至疱疹结痂脱落停用。
223内服中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 g,栀子15 g,黄芩15 g,车前子(包煎)10 g,当归15 g,生地15 g,泽泻15 g,木通10 g,柴胡10 g,大青叶15 g,连翘15 g,元胡10 g,生甘草10 g。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4讨论
中医学认为蛇串疮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郁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本病病位归属经络系统的十二皮部,其发病初期以肝经郁热证型较多见。蛇串疮西医称为带状疱疹,目前国内外对疱疹的治疗主要选用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剂等治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高。为了尽快控制病情,减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中阿昔洛韦抗病毒,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灯盏花活血化瘀。针灸采用围刺法以疱疹为中心,平刺入针,针尖全部指向病损中心,这样能有效封闭病邪于经络,勿令他犯,起到泻火解毒,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通则不痛”。相应夹脊穴调畅患部气血。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能清泻三焦邪热,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侠溪为足少阳胆经荥穴,二穴具有疏泻肝胆郁热之功,阳陵泉疏肝利胆。疱疹部位梅花针叩刺及拔罐活血通络、祛瘀泻毒。内服中药中龙胆草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车前子、泽泻、木通渗湿泄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为引经药,并能疏畅肝胆之气,大青叶、连翘加强清热解毒之功,元胡止痛,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肝泻火,利湿解毒。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治愈率高,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4-0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