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梅
(钟祥市中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湖北 钟祥431900)
薛菊兰,吴芳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434000)
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效果,培养合格的优质护理服务人才,临床护理师资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关键。而临床护理工作任务繁杂,护理人员缺乏规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使临床带教工作限于经验教学而缺乏科学性和目标性。对此,我院护理部采取培训、选拔、考核等方式对临床护理师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有关管理成效报道如下。
我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学院校附属医院,开放病床2000余张,设有47个护理单元。近5年来,每年有6~7所高等院校的本科、大专和高职院校的护理学生来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
1.2.1 规范化培训 即每年与科教科一起组织临床护理人员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课程的培训,如普通话、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另外护理部还组织护理专业理论、实践操作、护理法规、护理质量标准、教学课件的制作、沟通技巧、护士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对完成指定课程学习和通过相关考试的护理人员发放合格证。
1.2.2 严格申报与选拔 严格临床护理教师的选拔标准,申报临床护理教师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要求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好;第二要求学历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并且职称为护师以上或中专文化程度并且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第三要求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或通过医院护理部组织的临床教师规范化课程学习并通过相关科目考试的人员。护理部每年在护生进入临床前组织考核和审批。
1.2.3 严格考核和评价 由护理部分管教学的主任、科室护士长和被带教的学生三方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礼仪、教学效果、管理能力、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规范程度等方面。评价方法采用统一标准的问卷进行,护理部主任评价以随机抽查方式进行;科室护士长评价为每一届学生实习的中期和末期,两次对本科室的每位带教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为每位学生出科时对其带教教师进行评价。
随机抽取1年5所院校管理前后相等数量同等学制和学历的实习生各10名,比较他们临床护理实习结束前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实习生出科时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评价。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采用Likert5分计量法,即1分代表很不满意,2分代表不满意、3分代表基本满意、4分代表满意,5分代表非常满意。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计量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ɑ=0.05。
管理前后各50名学生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实践操作成绩及学生出科时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评分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被抽学生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和平均实践操作成绩比较 分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实施规范化管理临床护理师资前后临床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说明严格选拔临床护理教师是必要的。因为护理学和高等护理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临床实习护生学历也由以往的中专生为主转为大专生甚至本科生。然而目前临床带教师资学历参差不齐,存在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情况,带教师资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到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同时随着学科的不断更新,高档仪器设备的大量引进,许多专科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不断开展,也要求带教师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临床带教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需要[1-2]。同时也只有高素质的临床教师才能较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按实习大纲和实习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掌握专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通过不同疾病的症状、体征以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疾病的特点、发展与转归的动态过程,从而有效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知识,并通过临床实践活动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理解护理操作要领和培养规范的护理操作习惯,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严格和多方位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管理患者和学生的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教学相长。避免以往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目标不清、耐心不足、只将学生当帮工或视护生为累赘甚至伤害护生自尊而不教其本领的现象。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临床专科护理服务能力和带领学生学习、共同进步,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好评,才能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因此管理后临床护理学生出科时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一个合格的临床护理教师既要热爱临床护理工作又要热爱护理教育工作,既要关心和体贴服务对象的疾苦又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同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为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贡献。规范化管理临床护理师资既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热情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护理临床教学总目标和培养合格的优质护理服务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叶琳,张海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几项对策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76-77.
[2]徐芳,狄春花.新形势下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