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红
摘要:高知识群体作为知识分子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特殊群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推动者、传承者、创新者,对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肩负着十分特殊的任务和使命。高校党组织应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政治威信;切实加强高校党的自身建设,树立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良好形象;积极做好发展吸收工作,发挥高知识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高知识群体利益诉求,形成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心理归属。从而不断增强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实现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群众路线;高校;高知群体;影响力
现阶段我国高知识群体主要是指受过比较专门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脑力劳动者群体。高校高知识群体主要指在高校工作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群体。我们知道,高知识群体作为知识分子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特殊群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推动者、传承者、创新者,对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肩负着十分特殊的任务和使命。高校是我国高知识群体最集中的地方,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兴衰,关乎到能否正确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关乎到能否进一步巩固我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增强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影响力,实现党在高校高知群体中的工作目标有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一、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政治威信
高校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立足高校实际,突出高校特色,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走群众路线的良好氛围,实现推动高校科学发展。要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赢得高校高知识群体的广泛支持,增强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政治威信。
(一) 强化理论引导,增强高知识群体政治认同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高校高知识群体对于创先争优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是增强高校高知识群体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关键。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始终把理论学习和坚定信仰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的首要的任务。高校应该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科优势,全面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泛宣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做法和产生的效果,强化对高知识群体的政治引导,为增强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政治威信奠定基础。
(二) 实现活动成效,吸引高知识群体热情参与
创新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活动的实效才能真正吸引高知识群体的参与。这就要求开展活动要真抓实干,不走过场,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培育创新意识,真正做到活动有新意,效果很显著。一是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聚焦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三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教育提醒,问题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四是坚持领导带头,形成上级带头、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五是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
(三)建立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机制,赢得高知识群体广泛支持
要建立健全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机制。如群众参与机制,调动高知识群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来;如目标机制,重点是实行目标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以形成良好局面;如责任机制,健全完善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责任追究制度、履职问责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如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定期分析、研究制度,通过制度的推行,明晰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建立健全活动机制,能够使高校党组织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和拥护,从而激发出工作、学习的干劲与活力,同时也会赢得高知群体的广泛支持。
总的来说,要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高知群体了解活动、参与活动,赢得他们的支持,并从活动的实效中深刻的体会到党的先进性,从而增强党在高知群体中的政治威信。
二、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树立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良好形象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只有把党自身建设好,树立起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良好形象,才能加强党对高知识群体的影响力。
(一)高校党委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是办好社会主义高校的关键。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来进行,使高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要始终着眼于育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善于同师生交朋友,虚心听取师生建议,千方百计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高校要通过改革不断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化解各种矛盾,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通过实现科学发展体现高校党委的执政水平,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信心和荣誉感,进而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
(二)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最新要求,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高校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要立足高校实际,突出高校特色,以建设高校学习型领导班子为重点,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使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具体来说,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中,必须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学习,确立共同的理论学习愿景;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理论学习制度;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内容,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摆在学习的首位;必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使高校各级党组织树立起自觉学习的意识,不但能够主动学习,而且能够善于学习、持久学习,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在学习中,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政治化、制度化的学习为载体,采用互助式学习方法,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达到高校党组织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实现党在高校的政治目标服务。
(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改进作风建设。一是对于当前高校的各类腐败现象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形成高校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坚决查处,依法严惩,扎实推进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要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形成高校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形成高校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二是在优良学风形成、学术道德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整治方面,要弘扬高尚的学术道德,培育优良的道德学风。加大整治学术道德力度,有效制止学术不端行为;规范教学科研行为,加强学术道德制度建设;加强学术道德监督,提高学术不端行为防范能力。
高校党委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使高校高知识群体对于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有强烈的认同;深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使党在自身建设中拥有了自我学习、自我纠错的、自我发展的不竭动力,使高知识群体对党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进一步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学风、校风建设,树立了党在高知识群体和人民群众中的廉洁正义形象。由此,党在高知识群体中树立起的良好形象,将增强党对高知识群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积极做好党员的推荐发展工作,发挥高校高知识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尽可能把高校高知识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充实到党的队伍中来,这是新形势下保持我党先进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挥高知识群体先锋模范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一)建立高校高知识群体人才档案和发展计划
高校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工作方针,通过建立高知群体人才档案,认真研究制订高知识群体人才发展专门规划,推行定人、定期培养、考察机制,切实把那些比较优秀的高知识群体人才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
(二)认真做好高校高知识群体的入党思想发动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宣传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召开高知识群体党建工作座谈会,零距离面向专任教师宣传、讲解党的基本知识,宣传高校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介绍申请入党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倾听高校高知识群体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专任教师对党建工作的疑惑。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那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素质比较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校高知识群体人才在工作上优秀的同时,也在思想认识上积极要求进步。
(三)深入做好高校高知识群体思想政治工作
选聘工作认真负责、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的党员学科带头人、学术权威, 与非党员教师结“对子”,协助基层党组织加强对高知群体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转正工作。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违纪违规问题,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要积极主动到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去,宣传党的政治主张,进行党的路线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而选拔和培养一支数量比较多、素质比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四)要切实关爱高校高知识群体党员
高校党委、党总支、教职工党支部要深入了解高知识群体党员的工作、思想状态及要求,使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给予的温暖及关怀。在思想上,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西方敌对思想文化的渗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在工作上,关心高知群体的教学、科研情况,关心职称、学历提高等情况;在政治上,充分发挥高知群体党员在领导岗位上的骨干作用,在系、院两级领导班子中,加大配备高知识群体党员骨干力量,使党总支工作的压力变小,贯彻执行学校工作部署也将变得通畅有力。
四、高度重视高校高知识群体诉求,形成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的心理归属
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积极引导高校高知识群体人员立足教学科研岗位,发挥其专业和学科优势,就要积极调动广大高知识群体人员的积极性,高度重视高校高知识群体利益,积极解决他们在学校事务中的民主参与、他们的事业发展和他们的生活困难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使高知群体形成对党的心理归属。
(一)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高校高知识群体的积极性
高知识群体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较强的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让他们直接参与决定学校大事,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一方面,高校领导要充分发挥高知识群体在学术研究、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智囊团”作用,做到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没有经过专家论证不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由高知识群体人员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等学术或咨询机构的作用。在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上,要逐步实行重心下移,赋予二级学院更大的权限。
(二)要高度重视,创造条件,积极为高知识群体搭建事业发展平台
高知识群体,一般都有较强烈的成就需要,希望有较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和发展机会。高校党组织应该把事业发展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关心高校高知识群体发展事业、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事业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智力支持。[1]
(三)关心高校高知识群体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解决高校高知识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与解决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相结合。要经常认真倾听高知识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着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高校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关心和帮助高知识群体解决其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尽力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真正信任、拥护和支持,进而起到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说,高校党组织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高知识群体的根本利益,以事业、感情凝聚人心、党心,形成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心理归属,进而增强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实现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捷.重视党组织在高知群体中凝聚力问题的研究 [N].光明日报,2010-01-25.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