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汀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在大学英语口语的众多授课方法中,“口语小组”教学方式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虽然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提倡小班化教学,但大学英语这样的基础课程在本科类院校也大概是40~60人一班,整个大学英语需要涉及到听说读写译综合方面,实际老师上到口语课的时间则非常少。这样一堂课45分钟,如果每个学生都要练到,那每个人只有一两分钟,很难把完整的开头、主体、结尾讲完,至于要讲出彩就更难了。尤其老师还要点评,时间往往不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讲了一两分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听别的同学讲。同时,按照赤瑞特拉(Treicher)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中的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也就是说人对于信息的接受度,在里面强调了一个自我,尤其是自己述说的内容接受度非常高,记忆持久度最久。所以“口语小组”能让学生有一个交流的模式和氛围,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面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就需要学生集体交流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其中,GM:Group member(小组成员);GL:Group leader(小组长)。把整个班级分组,然后按照任务分配、准备、陈述和评估的流程“口语小组”在每学期的每节课前十分钟进行准备好的话题陈述。
学期伊始,找到队友,这样的队友要相知相助,诚实友好的,至少有一名队友非常健谈,并担任队长的任务,营造出一种纯英语的语言环境,需要经常坐到一起并共同进行口语任务组织——分工——资料储备——陈述稿初稿——改稿——定稿——最后检查并确定人选——公开陈述。至于话题方面:老师规定小组第一次展示须与自身专业结合,实际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优势,有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个综合班一起上课。在这样的一个财经类院校,有时一个班有人讲了计算机方面的最新的手机操作系统比较,学营销的还能讲出不同的产品用什么营销方式,学会计的同学能讲出全球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学金融的同学能讲出世界著名投资案例,等等,准备充分的小组有的时候讲得确实非常精彩,让说的人锻炼了英语口语,让其他专业的同学能了解到新的知识,增长了见闻;小组同一学期内第二次展示话题就不需要与专业结合了,只要主题是正面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体裁内容不限,形式可以是讲个小笑话,做一个游戏,讲个小故事,表演个话剧情景剧,讲技能、图片、电影、概念、专业知识、人物地点介绍或者唱首英文歌,学生可以讲任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时他们会讲自己喜欢的一部电影,有时讲一段自编的小品表演惟妙惟肖逗笑全场,有时模仿著名的演讲家朗诵般地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90后”的学生把他们的鲜明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们的表演欲得到了极大满足,对课程的满意度也上升了。
其中分为内容和信息传递两个部分:(1)内容方面,是否有效地吸引注意力?主题是否集中、清晰、鲜明?支撑观点或者论据是否充分起到支撑作用?是否引用了论据?是否陈述顺利?(2)信息传递方面,是否不用借助讲稿?有没有有效的眼神交流?互动如何?音量?有效的手势和动作?合适得体的语言使用?口语发音是否清晰正确?视觉教具是否清晰展示给观众?视觉教具展示后是否有补充并有效的说明?这个评分表只是指导老师给学生一个方向上的指引,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做,什么是好的陈述展示,目标应是怎样的,但说明并不一定严格打分,使学生能放松参与,尽情展示表演,在展示完后认真记录老师点评下次展示改进提高。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可以有个队友拍照环节(We need a photographer),到期末时冲洗出来送给表现优异者当礼物,对他们来说是种鼓励也是一份惊喜。
同时,为了激励或者督促学生参与到“口语小组”的活动中来,实施有实践意义的奖惩机制是有必要的,在纪律上要把此项活动当做平时成绩中课程参与度的一部分,公开陈述优秀者可以获得平时成绩加分,或推荐参加校级省级英语口语比赛争取赢得荣誉的机会,还可以实物奖励的方式鼓励表现突出者。
“口语小组”学习方法应用中提到,很难做到在每节课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言展示,然而这样的“口语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前有时间准备,并且有小组分工以及小组长和组员之间的监督,比起传统授课方式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例如,在一个小组中,在指导老师给出的两个方向中,大家相互讨论确定主题,然后,有些同学负责找到与主题相关文字内容和图片,有些同学再负责制作幻灯片,有些负责展示。或者有些负责在展示中担任互动观众的角色以达到好的展示效果。在这样的一个“口语小组”陈述内容展示准备前(Before Preparation)→准备中→(Preparation)→展示→(Presentation)评估(Evaluation)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增加了课程的参与度。
在“口语小组”学习方式小组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管理权,选择健谈、负责、有“榜样”作用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分工,小组成员之间有相互监督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就每次谈话开会讨论陈述展示内容需要有记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一般学生们在做陈述内容展示的时候都会把参与的小组成员姓名写在陈述内容幻灯片的第一页。有一次,一位同学同指导老师讲因为有一位同学并未参与小组讨论也未给小组陈述内容作出贡献,希望把这位同学的姓名从事先分好的小组名单中抹去,在这就体现了小组中希望成员都能为团队作业作出贡献并且能够相互监督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
以小组协同工作学习的方式能使学生增加团队意识,最后比拼的不是个人的展示效果,是团队共同的作品,因为团队作业里面有分工有团队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有面对不同观点时的相互妥协。例如,有一次一组同学派了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陈述内容,代表把PPT上的有关几个国家的国花展示完之后就站到台中央,不再看幻灯片,而是自己分饰两角表演了一个话剧,内容有关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当老师点评时说幻灯片展示的内容应该与所讲述的内容一致时这位同学才很难为情地说是因为小组成员之间观点的不一致造成的,小组的其他成员认为PPT.上的内容更好,他本人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更好。由此可见,在小组共同参与的作业中,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的协调以及面对不同观点时的反应都是“90后”的学生们比较欠缺的。
外国人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是生活在这门外语的语言环境中,所思所想所说皆用这门外语表达,但中国的本科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使用母语更为方便和舒适,而且使用一门外语在公众面前交流会感到非常害羞。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及特定的人物环境下(“口语小组”),可以从简单的问答开始,与同年龄段的同学在课下积极准备,逐步增加难度,试讲并在班级面前公开陈述有效地克服害羞、怕错的心理,树立起积极的英语听说自信心。在沟通交流时,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或者是纯英语的语言环境(English Only),如果有人忍不住说了母语代替,小组长和其他组员的监督之下口语给违反者一些小小的惩罚:如做几个俯卧撑或者在下巴上贴上“胡子”的方式,如果出发点是好的,即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练口语达到多练多说多会的效果,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不大适应,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英语口语表达更为自然,能把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精读文章中学到的新单词用到口语中来。同时,在“小组”沟通中,有时遇到不同的观点,心平气和地说服小组成员的沟通技巧也在不断地讨论和交流中提高了。
在“口语小组”的学习方式和模式下,在以上很多的优势并且简单易行,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有些小组太多内容源自互联网,自己的观点和新的一些创意较少;有的整体感欠缺,选题很好但内容可能比较陈旧或者创新不够或者是PPT.的制作上面,有的文字字体和配图颜色让下面的观众看起来比较费劲;小组成员间有时意见不合;有时并不是所有的小组成员都遵循规则做到小组讨论“English Only”;有些小组与观众互动不足;在陈述的时候,对讲述的内容熟悉度不够,还不能做到完全脱稿,等等。
解决方法,主要是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以及小组间的竞赛精神,精心准备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只是课程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如果对待的态度不对,就会造成学习参与意识不强,所以首先指导老师要传递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的信息,这样一种学习方法的优点,要有必要的奖惩措施,指导教师主要是伴奏的角色,但也身兼管理者,引导和管理学生的交流。在评价学生的陈述内容时,一般采取先肯定后否定的方法,真诚地鼓励和赞扬陈述过程中积极、正面、做得好的部分,恰当地指出错误的地方,营造出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英语口语表达交流的氛围并引发学生思考改进的可能方案,要选择有模范作用的小组长监督带头。教师的点评环节也非常重要,最好小组能记录下来,在学生写作练习时可以写一写心得体会和改进的愿望和方法,一举两得。
“口语小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口语教学中是有代表性的,实践性比较强,非常容易操作。本文针对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做了一个梳理和归纳,指出了大学英语授课中的“口语小组”模式训练的优点,详述了在此模式下的具体实施方法,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在细节上也有一些新的改进和创意,如在应用方面、管理方面和奖惩方面。总地来说,“口语小组”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参与度、自我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更好的英语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自信心、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
[1]Johnson K.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Ellis R.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赵雯君.浅谈小组讨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2010,(8).
[4]吴永泉.大学英语中的文互法教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
[5]李文胜.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法之探析[J].民营科技,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