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海外学习访问团赴港学习的体会与思考

2014-11-29 01:59大连海事大学张欣然武明扬李炯谷足凯朱祥超王亚凡
世界海运 2014年10期
关键词:访问团航运业海事

大连海事大学 张欣然 武明扬 李炯 谷足凯 朱祥超 王亚凡

在世界海运研究中心的组织下,大连海事大学海外学习访问团一行39 人进行了为期7天的赴港交流和学习。在这7天里,访问团分别参观走访了香港的政府组织、高等院校、航运企业、海事机构、培训机构、公益组织,赴港之行让学子们收获颇多,感触颇深。这次游学也让大家明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拿来,为了更多地学到。

一、香港的教育,自由而多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香港的几所大学用了短短20年光景便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准。在本次游学活动中,访问团走访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海事训练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

香港的高校基本都是依山而建,地处高山或者面向大海,这种依山傍水的地形造就了学校那花园般的美丽和森林般的神秘。可贵的是,赫赫有名的学校并非高楼耸立、气势磅礴,恰恰相反,楼宇建筑个个敦厚朴实,室内设计舒适、实用,整个校园于清新自然中显出灵气,于朴实优雅中透出厚重,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霸占和征服。这就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敬重感,因为只有真正有历史、有文化的大学校园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种气质就是一种淡泊名利、胸怀天下的志向。

在香港科技大学,感触最深的是学校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校园里的古建筑物很有特色,即便已经放假了,大多数学生依然在咖啡馆、图书馆等地看书。教室内设施比较现代化,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在这一点上,内地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学长介绍说,该校EMBA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学术能力也非常厉害,在《金融时报》评选的学术研究排名中名列全球第十。

香港大学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校。在香港大学,我们感受到了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明德格物”的校训。明德格物,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意指博大的学问。儒家治学,首重个人德行修为,“明德”就是彰显德行,先完善内在德智的修养,然后推己及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指尽量扩阔知识领域;“格物”就是探究事物原理的意思。深入探索,学识自然会丰富起来,个人修养的基础巩固了,就可以身体力行,修己善,体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香港大学的校训是要告诉学生进德修业。与港科大的气派相比,港大更显精致,像一个私家园林。这里的大学生思想活跃、自由,对我们是一个启示。也就是,作为一个懂分寸的青年,应该有独立的分辨和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成长。

在香港理工大学,我们真正体验了一下香港的高等教育,聆听了运输物流系主任的一节全英授课讲解和答疑。课上介绍了MSC 的项目和部分博士生的项目。印象最深的就是港理工的包玉刚图书馆,又叫做大学学习中心及学术智库。图书馆总藏量2 663 242 册,2012-2013年进馆人次2 869 118 人次,堪称香港最繁忙的图书馆。这里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自习区、讨论区、阅读区,全自动的研读小间等等,这些硬件配置真是让人羡慕。

还有不得不提的就是香港海事训练学院。香港海事训练学院可以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整体来看,这个学院更接地气,也就是更贴近实际,这也是作为职业培训学校和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有所区别的地方。该校是一个非学位制的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杨沛强是一名航海经验丰富、目光长远的老船长。相比内地的一些航海类培训院校,香港海事训练学院规模并不是太大,但是其空间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有关海员培训的项目内容基本都有设置,确实做到了培训和上船工作无缝对接。无论是硬件设施(模拟器除外)还是情景模拟的软实力方面,都从实用出发,以工作质量为本。学校的设备并不是最新的,但是运用得非常充分,每一件设施和仪器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所以船员培训质量很有保障。

另外,该校还非常重视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这里管理制度严格透明,落实到位,过程也都照国际公约要求,一些危险培训项目的关键操作都要求有书面化的记载,所以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培训项目,如机舱失火、跳水等,也进行得非常彻底,从来不会简化或者省略相关危险科目的培训。而这些都是我们内地教育所应该借鉴和学习的。

此次赴港学习访问使我们对大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学术、大学师生活动的载体,也是一所大学形象的标志。除了有形的物质环境,校园还包括人文环境。世界知名大学的校园很多是糅合了这两种因素,从而构建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精神品质和各具特色的学校氛围。在香港的高校里,随处可见学生几人一组讨论、学习、研究,体现出了香港的教育模式——自由、多元化。此外,他们的讲师不会一味地灌输给学生知识点,而是出一个课题,课后让大家自由讨论、研究,非常重视学生的研究成果。

很庆幸通过海外游学活动见识到香港的教育,在感叹的同时,也勉励自己向更高更远的目标一步步努力靠近。

二、香港的航运业,有机会有挑战

在与香港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华光集团的交流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昔日辉煌的香港航运业除了集装箱吞吐量仍居世界前列外,广义的航运业事实上已经衰落,其中许多行业已经萎缩,有的甚至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必须在其经营模式、港口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成功转型。

香港不靠近腹地,与珠三角周边港口相比处于劣势。香港的土地资源紧缺,制约着香港港口业在规模上的进一步发展。陆域面积的有限,土地开发的高成本,也使其物流配套产业受到限制。另外,香港航运对腹地货源依赖性强,货物的生产及需求均在内地。与深圳相比,香港无论在码头及运货到港口等方面,收费均较高。香港现在远洋船员只有不到200 人,航运人才严重断层。香港的航运业之所以发达,靠的是转口贸易,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化,港口机械的持续发展,港口装卸工艺的完善,深圳凭借着更靠近腹地货源的优势,正在逐步取代香港,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首选港口。香港作为中转港,如果一味局限于传统的货物运输,会不具有可持续性,并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所以香港的航运业一定要转型。香港能否在新加坡和上海的夹缝间快速成功地发展其航运高端服务业,并成功立足,就要看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航运从业者的胆识和智慧了。在香港海员工会我们了解到,特区政府正在着手转型,致力于把香港的航运业打造成第二个伦敦。而在我们看来,香港就是香港,在一国两制的特殊政治背景下,一定要有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方式。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如今香港早已不再是港英政府时期的香港,如果一定要按照伦敦模式,就很难成为称霸东方的国际航运中心了。

访问团本次走访的企业都比较有代表性,涉及到物流、国航、海商法、航海、轮机等专业,专业覆盖面较广。虽然这几个企业不过是冰山一角,但是确实反映出香港航运业一些共性的问题。不置可否,航运业目前形式不乐观;不置可否,航海轮机专业急需人才;不置可否,海商法专业在香港仍有很大空间;不置可否……海洋面积占了地球面积的70%,海洋将来一定会是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航运业的兴衰也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弱,人才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炙手可热的,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才,比告诉自己要成为人才有用得多。从企业的走访中我们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生活中同时充斥着许多可能与不可能,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时刻做好准备,准备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及时把握住,结果的重要性往往强于过程。

三、香港的海事机构,敬业而有担当

7天之行中,访问团还走访了香港海员工会、香港海事局、香港海事博物馆,也是感触颇多。

在香港海员工会,访问团受到了亲切接待,让人亲身感受到了海运界浓厚的情谊,真的有种家人的感觉。在开班典礼上,海员工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做了精彩演讲,给访问团上了生动的一课。李主席鼓励海大学生努力学习,以后能够来香港发展,靠自己的努力振兴航运业;而副主席的讲话中特别打动人心的,就是他内心那种对祖国的热爱和赤诚。他从占领中环运动开始讲起,邀请大家参与到呼吁抵制占领中环运动中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香港海员工会组织的反占中签名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以国家兴衰为己任,秉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他们年轻时乘风破浪把青春奉献给祖国,但是更替的年轮却风化不了他们的赤子之心,这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在香港海事处,访问团参观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感觉他们的工作很不容易,工作强度很大。为了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他们每天只好每隔固定的时间交换岗位简单休息。海事处的校友处长讲解了香港VTC 和MRCC 的职责和服务范围,让我们知道了香港海监的服务模式和大陆海监的确有很大不同。香港海事处主任说,他们一定不会给船上指令性建议,船上的最高领导是船长,海事处的一切工作都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并时刻接受公众的质询。VTS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老船长,每个人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边听边想,边写边说,工作强度恐常人不能胜任。救助打捞中心的工作人员责任心非同一般的强,从一个问题循序渐进引导我们思考,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把海上救助最关键的问题和估算人体在不同环境下海水中生存时间的软件做了详细介绍,香港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真值得敬佩!

在香港海事处交管中心和搜救中心,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海上交通和搜救知识,还深刻认识到他们强大的法律意识和背景。他们的任何一个通知和操作都是有法律依据的,绝非感觉用事,因为他们随时准备接受舆论的审判。其个中意味,不可谓不深长。

在香港海事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这里是2013年刚搬迁过来的。海事博物馆有两部分,地上几层介绍的是蒸汽机时代的驾驶室和电报室,现代的锚地、货柜码头,以及未来的船舶(无人驾驶船);地下几层介绍的是西方航海家的探索、东南亚海上运输的历史、中国古代航运发展的历史、古代帆船模型。尤其要提及的,是海事博物馆收藏的很多古物都是从中国内地运过来的,对此,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香港的其他机构,可圈可点

这次的香港学习访问还去了香港立法会和礼徳齐伯礼律师行,似乎是跟航运不相关的单位。一个学船舶结构的学长说,来访的所有单位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但就真的学不到东西吗?答案很显然,不是的。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香港立法会的感觉就是建筑相当气派,旁边就是香港特首的办公场所。一位立法会的议员带领我们走进了会议大厅,让我们了解了香港立法会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礼德齐伯礼律师行,我们聆听了香港著名律师——大连海事大学校友李民先生做的关于香港律师制度的讲座。李律师从自身经历出发,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香港律师,并对香港的律师行业情况做了简单介绍。最后,李律师给予在座的同学们一些人生指导,指出职业选择要以兴趣为主,兼具国际视野,认清大趋势,鼓励同学们成为时代的栋梁。校友作为过来人,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行业和看法,这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来开阔眼界,而且也能体会到对自己成长有所帮助或借鉴的东西。

钱学森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也需要有文学的熏陶。只有做到科学和人文并举,才更能体现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优势。只重科学,不重思想,只会生产出一批批的工具;只重思想,不重科学,只会培养出一个个书呆子。广泛涉猎,术业专攻,既是对个人视野和世界观的丰富,又能有一技之长长于人。

五、结语

此次访问团在香港的收获绝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大家走过星光大道,看到了一个个自己熟悉的名字;登过太平山,站在全港最高地方俯瞰过整个香港的繁华,感受过夜色下的维多利亚港,安静的像是在倾诉着繁华背后的梦想与辛酸;乘坐过历史久远的天星小轮,仿佛看到了香港那最简单的,最朴素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各个单位的热情接待,让我们感觉到香港和内地的一家亲。赴港之行,感慨良多,既有收获的满足和喜悦,又有分别的不舍和无奈,当然更多的还是感恩。有幸成为大连海事大学的学生并参加这次香港学习访问,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也感受到了肩上担负的责任。虽然不能说此行改变命运,但多多少少会改变一点我们的人生轨迹或者方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海大学子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优秀,在海运强国的战略下一定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访问团航运业海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蒙古国作曲家联盟访问团在内蒙古交流访问
20世纪初香港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与发展
全球航运业触礁 德系银行深度被套
洁白桐花姐妹情——省妇联访问团赴台交流纪行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韩国传统媒体的处境与突围——随新华社访问团赴韩考察感悟